结核病的三大挑战(感染病头号杀手是它)

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今日上午,佛山市举行世界防治结核日宣传义诊活动,向市民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增强市民结核防护意识,让全社会参与到终结结核行动中来。

当天,记者从佛山市卫计部门获悉,2017年全市共免费筛查肺结核可疑患者10224例,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475例,全部进行免费项目治疗和管理。

新发现患者全部进行免费项目治疗和管理

2017年世卫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全球1040万新发病例,48万新发耐多药肺结核,150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人数超过艾滋病,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之一。而中国93万新发病例,估算死亡人数3.8万,我国在高负担国家中排名第三。我省、佛山市结核病疫情总体上较全国低,但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耐多药结核病、结核菌与艾滋病毒双重感染仍然是佛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017年,佛山市卫生行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以佛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印发《佛山市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包含卫生计生、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小组,建立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制度,明确各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职责。落实结核病报告、双向转诊制度,采取首诊负责制加大结核病患者发现力度,定期开展漏报调查对各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监督指导。全市共免费筛查肺结核可疑患者10224例,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475例,全部进行免费项目治疗和管理。

结核病的三大挑战(感染病头号杀手是它)(1)

此外,佛山大力推广新诊断技术应用,如开展液体培养、GeneXpert及Hain等快速诊断检测;开展平板药敏试验,有效缩短药敏结果等待时间;引进全自动涂片、阅片机,减少人工操作,实现痰涂片镜检自动化等,提高肺结核患者病原学诊断率。

与此同时,佛山还在全市推行由本市自主开发的“佛山市结核项目管理系统”,实现肺结核病疫情报告、转诊追踪、登记、治疗、管理(病案、药品、社区督导等)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功能一体化。利用系统确保结核病全程管理综合防治模式无缝衔接,有效降低患者特别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脱管”或“失联”。

2017年,全市新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为92.97%,新涂阴成功治疗率为95.99%,病人系统管理率为97.51%,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

因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最高可以减免10000元

据悉,佛山对禅城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和全市传染性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住院治疗,收住市级定点医院,待传染性大大降低后再出院,切实阻断肺结核传播。

佛山市门诊结核病免费政策包括普通肺结核和耐药肺结核,涵盖户籍和流动人口,延伸至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全过程,包括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检查和处理等;2017年开始增加耐多药不良反应住院治疗费用,每位因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最高可以减免10000元;禅城区和高明区由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为肺结核患者提供项目治疗期间的交通营养补助。

目前,全市已将耐多药肺结核纳入(城镇)居民慢病门诊,每年最高可享受5000元的减免额度。

“现在流动人口较多、农村地区防病治病意识不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主任张锡林表示,初治患者一般需要6至8个月疗程,成功治疗率达到95%,而有些患者在病情得到好转后自行停药,容易引起药物、细菌的耐药或耐多药。“耐药或耐多药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有的长达2年,对身体危害较大,治疗成功率仅有50%多。”

接下来,佛山将加强对全社会人群进行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尤其在流动人口密集处,以及农村地区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结核病防控氛围,提高患者依从性。

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评估,并形成“培训准入制度”,全面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重点人群预防和应急干预力度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约5.5亿人曾感染结核,新发结核病100万/年。感染及发病高危因素多种多样,包括HIV感染、实体肿瘤、吸烟、糖尿病、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这些人群也是结核病防护的重点对象。

据了解,佛山开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重点项目——中学生结核病防治干预项目。每年9月,为全市高中入学新生免费开展X线胸片(DR)检查筛查肺结核。在筛查工作进行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2017年全市筛查学生近6万人,任务完成率达99%。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学习压力大,居住比较集中,一旦存在传染源,很容易发生学校结核病爆发。”张锡林表示,若发现结核病患者,一定要尽快进行隔离治疗,一般经过2至3个星期的治疗,能够降低传染概率90%以上。

结核病的三大挑战(感染病头号杀手是它)(2)

此外,还把禅城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人肺结核筛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以街道为单位,结合老年人体检、慢病门诊、社区门诊等多途径全方位铺开工作。2017年全年筛查近2万人。与此同时,全市开展对病原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及学生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基础者筛查率达100%。

张锡林介绍,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的病原菌,容易借助打喷嚏、咳嗽等“交通工具”进行传染。“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佩戴口罩,不要与人大声讲话、随地吐痰等。”他补充道,保持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空气中细菌,避免发生传染。

■医生提醒:得了肺结核需及时、彻底治疗

佛山市中医院肺病呼吸科简小云主任中医师提醒,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简小云指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在身体的各个器官发病,但多发于肺部,中医又称痨病。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经历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痰和少量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为补偿疾病引起的消耗,增强抵抗力,患者在饮食上根据自身体质加强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适当补充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高钙饮食;补充含钙的食物,促进钙化。以奶类、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食物作为蛋白质的来源。增强免疫力:可予以灵芝瘦肉汤、冬虫夏草瘦肉汤等,以增强免疫力。

滋阴润肺:沙参、玉竹、燕窝、莲子、百合。但忌饮酒、吸烟,因为吸烟饮酒会对气管和支气管产生不良刺激,诱发病人咳嗽;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如有咯血时,还要忌葱、蒜、韭菜等。忌用活血食材,如人参、西洋参、高丽参等参类,黑木耳等活血食物。

在抗痨期间饮食方面应少吃茄子和牛奶,因为抗结核治疗中食茄子容易过敏。鱼虾类也要慎食。“抗痨期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险和脑出血。”简小云说。

宜食用健脾养胃食物:如选山药(淮山)、薏仁、小米、蜂蜜、面食、牛奶、花生、南瓜等,因抗痨药物易伤脾胃,多数患者抗痨期间胃纳差,部分伴恶心呕吐。

此外,结核病患者日常也要注意休息,接受规范的治疗。

【撰文】夏小荔 李楠

【摄影】李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