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阅读故事的收获(点亮阅读之灯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与思考)

话题:读经典,读整本的经典  【按】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史一个不爱阅读或者只知崇尚八卦阅读的人,不难想见其精神的贫乏与无聊一个忽视经典训练、只知以庸俗娱乐教导下一代的民族,必将与一流渐行渐远,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师幼互动阅读故事的收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师幼互动阅读故事的收获(点亮阅读之灯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与思考)

师幼互动阅读故事的收获

话题:读经典,读整本的经典

  【按】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史。一个不爱阅读或者只知崇尚八卦阅读的人,不难想见其精神的贫乏与无聊。一个忽视经典训练、只知以庸俗娱乐教导下一代的民族,必将与一流渐行渐远。

  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萎缩的时代,直指心灵的阅读、厚重经典的训练,都成了奢侈品。再加上应试的压力,教育的目标被窄化成了只是一些可以量化的东西:分数、升学率、考上大学的比例,等等。观照人的心灵、精神,滋养高尚、纯洁的人格,往往沦落为漂亮的口号而已。

  然而,身处太湖边上一所农村地区学校的张学青老师,一直默默地带领学生阅读整本的儿童文学经典,至今已坚持3年多。

  必须向张学青们致敬!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理想的光芒。他们把教育与学生的生命相连,把语文与学生的精神贯通,把教师的精神使命写在乡村朴实的大地上。

  人是要一点精神的。

  只要教育还坚守一份理想,整个民族的精神就会昂扬向上。

点亮阅读之灯

——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与思考

  ● 张学青

  一、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堪忧。

1. 儿童阅读资源匮乏。笔者长期任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从每学期的家访情况来看,学生的家庭藏书量很少,部分家庭几乎为零。没有藏书,并不是说家庭没有经济条件。相反,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家长能把小洋房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房;家用电器件件高档,可孩子却没有一部经典书籍,除了“课课通”、“优秀作文精选”之类的教辅材料,就几乎找不到教材以外的书了。加上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质量低,社区又缺少公用图书馆,农村小学生很难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读物。

2. 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学生过分依赖声像材料诸如电视、录像、电脑游戏等媒体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他们愿意看2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读20分钟的书。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中高年级学生,大有人在。

  电视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快捷的资讯服务和感官享受,但是它与纸质阅读有着很大的区别。电视给予人的信息,都是包装好的,无需个人心智努力,而纸质阅读要求不假任何外助,凭借自己的头脑来增进理解、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看电视剧《红楼梦》,陈晓旭一出场,林黛玉的样子就定型了,而读《红楼梦》小说,林黛玉是这个样子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就要靠读者凭借文字通过想象在头脑里塑造。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所以,纸质阅读,既体现了读者的主动性,又保证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

  此外,通过电视媒介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一鳞半爪、肤浅的。因为电视的专业帧频为每秒24帧,一些变化极快的游戏的帧频甚至达到每秒100帧。因此,孩子根本无从得到细致的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是快餐,能够填饱肚子,却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营养。而纸质阅读是文火煲出来的汤,是可以改变精气神的滋养品。

  因此,儿童坐在电视机前度过课余时间,不能不说是一种危机。

3. 把一本语文教材看作语文课程的全部,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六年不少于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无法得到保证。小学生需要读什么?首先当然是教材中的课文,这些课文的阅读需要通过精确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其次就是语文课程中由教师指导的语文性的、文学性的阅读;此外,还有其他课程范围内的阅读,如百科阅读等。后两者的阅读,虽然不直接指向教材,但实际上是为理解教材提供丰厚智力背景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从目前的阅读状况来看,除了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得到保障,教师指导下的语文性、文学性的阅读基本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更不要说百科类的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在语文教育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

  如何为学生与好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如何把坐在电视机前看肥皂剧的学生吸引到书桌前?如何带领学生读整本书,使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家庭环境最差的,也能基本完成小学阶段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几年来,我选择“师生共读整本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应该说,解决农村儿童“阅读洼地”的手段不止一种,但开展“师生共读整本书”活动,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走“师生共读整本书”之路。

  (一)师生共读好在哪里?

1. 创设最好的阅读环境。阅读需要时间和环境。所谓“课外阅读”,除了“课余以外”还有“课本之外”的意思。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不得不承认,学校是唯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在农村,90%以上学生的家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麻将声、扑克声以及电视、电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平心静气地面对纸质阅读,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学生往往做不到。

  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样了。“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是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他手里读着一样的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大家还会你追我赶,比着谁读得快。

2. 让阅读成为一种仪式。什么是仪式?仪式是在指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师生共读整本书,也要像仪式一样,有指定的场合(教室)、有固定的时间,而且需要规范化。比如某天的午自修时间是整班共读时间,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默词语、背课文、做练习等语文活动,都需要让步。学生知道,这个时间就是大家一起读书。长此以往,就成了一种仪式,成了像星期一集体晨会必须要升旗一样的行为。这种仪式的最后目的是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由的事情。

3. 拥有共同的生活与密码。意大利著名童话作家贾尼·罗大里有一篇童话叫《连环画里的小老鼠》,讲一只跳出连环画的小老鼠,来到了现实世界的鼠群中。但是,没有一只老鼠听得懂它连环画里的语言,他也听不懂其他老鼠的吱吱呀呀声。在一系列的误会之后,老鼠们联合起来把它遗弃了。就在这时,它遇到了一只连环画里的猫,也因为相似的原因来到真实的世界里,但因为听不懂现实中的猫语,刚刚被其他猫赶了出来。于是这两个无依无靠的动物相互拥抱在一起,发誓要永远友好,用它们那种奇怪的连环画语言聊了整整一夜,并决定从此永远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童话,深刻地揭示了“拥有共同的语言才是真正地生活在一起”这个很简单的道理。话不投机,即便老鼠与老鼠也只能是异类;言语相通,即便是猫和老鼠,也可以是真正的亲人。

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共同的语言,拥有能够开启彼此心门的密码?和学生一起,读他们的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读他们的书,就拥有了和他们交流的更多话题。“谁能做我的夏洛”——和我一起读过《夏洛的网》的学生心领神会,因为他们明白“夏洛”意味着什么;“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当我的学生们大声叫着嚷着这首《草房子》里的颠倒歌的时候,隔壁班没有读过《草房子》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我们为什么这么兴奋的;“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只有读过《人鸦》的孩子,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二)从儿童文学作品起步。

1. 什么样的作品适合共读呢?首先应该是儿童的。儿童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活泼而富有想象力。呆板的形象,生硬的道理,与童心无缘。有时大人用心良苦,总想着大部头的名著富有教育意义,但孩子偏偏不吃这一套。“乐”之不存,“教”从何来?从这个角度出发,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解放儿童的心,保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承认游戏是重要的,满足儿童潜意识中的需求……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特性,正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合。

  师生共读,尤其要选用以故事、小说为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有冲突,故事情节能吸引学生一页页看下去。小说更贴近人的心灵,更能清晰地向孩子展示人生的意义。儿童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从他人的思想、情感、苦难、探险等经历中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认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这样的作品,就是在体验成长,或者叫生命的“预演”。

  其次应该是优秀的。儿童喜欢的,并不一定都是优秀的,比如《鸡皮疙瘩》之类的流行书。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先读大量的文字。能自觉读起来总不是一件坏事。这些书,无需禁止,但不够优秀,就没有共读的价值。什么样的作品是经典或者优秀的?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提出了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的标准,其中提到好书是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人性和人类心情的书,是可以把人类高贵的感情、高尚的道德吹进儿童心灵的书。

  再次是有一定的阅读坡度的。与一般消遣和娱乐性书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书,读起来相对吃力,但吃力也有好处。读半懂的书,对学生来说意义最大——他在动脑子,他在不断疑惑和探索中,获得豁然开朗的乐趣。比如《西游记》的原著并非儿童语言,对学生来说构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但这样的语言,凭借心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障碍理解故事的。读这样的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技巧,获得心智的成长。

2. 我和我的学生读过这样一些书。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一个糟糕的民族。想象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如果没有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萎缩,乃至枯竭。最能培养想象力的文学作品,莫过于幻想文学了,我们读《绿野仙踪》,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中国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中神奇的宝贝、魔法、境地,接通了学生从现实世界通向理想世界的管道,可以刺激学生萌生源源不断的想象力。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要向学生传递永恒的普世价值。有一种是以友情、关爱为主题的“母爱型”的书,比如《夏洛的网》、《苹果树上的外婆》、《乌丢丢的奇遇》等,这些书,传达美丽,传达感动,在“真善美”的世界里带给学生光明、温暖;还有一种属于直面人生,以现实、深刻的眼光来处理人生难题的“父爱型”书,比如《一百条裙子》、《时代广场的蟋蟀》、《人鸦》、《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等,让学生对“漠视”、“理想”、“自我”、“成功”、“责任”、“专制”等词语的内涵有比较理性的认识。

  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是肉体与精神同步成长中的人。儿童阅读故事,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角。选择以成长为主题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与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经历成长的烦恼与困惑,比如《木偶奇遇记》、《特别女生萨哈拉》、《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男生贾里》、《女儿的故事》等,孩子可以从中寻找“自我镜像”,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不断超越自我,逐渐变得优秀起来。

  高年级的学生,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有想到外面去闯一闯的念头。这时候,就可以让他们阅读冒险、探索故事,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阅读它们,可以锻炼意志,增强对生活磨难的抗击力。

  到高年级后期,浪漫性的成分逐渐减少,现实性的成分逐渐增加。我们开始阅读《平民总统林肯》、《我的一生:安徒生自传》等。这些人物传记中的主人公,出身贫寒,但他们坚定的意志、卓越的行动能力和在困境中的非凡勇气,会成为学生仰慕的对象。所谓的“励志”,就可以通过阅读这类书来达到。

  此外,还有以亲近自然、走进科学为主题的书《昆虫记》,这类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的书,不是很多,我们读的也不多。

  三、如何进行“师生共读整本书”。

  (一)阅读的几个层次及操作流程。

  我主要采取以下程序进行共读:

  第一层次:检视阅读。检视阅读是浏览性阅读。将书下发,学生拿到书后,先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然后看看封面题图、内页插图、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绍以及书后的评论等。如果有书衣的话,看看出版社的宣传文案。这些都是作者在向你传递信号,让你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还可以从目录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浏览,东翻翻,西翻翻,念上一两段,或者连读一些段落,但不要太多。

  这种粗浅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这需要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平时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大拇指、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做“指针”,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上手部动作的移动。一旦跟上,可以继续增快手的动作。这样训练,可以防止阅读时因“逗留”、“倒退”而影响浏览的速度。这种能力,对学生以后查阅、搜集资料十分有用。

  第二层次:基础阅读。基础阅读的任务是通读全书。师生共读的作品,多为故事、小说。对于一本故事书,唯一的建议是:快读。理想的阅读,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不过对于长故事,这是不可能的。但在阅读时,一定要尽力紧凑些,否则,容易忘掉一些情节。除了快读,就是全身心投入地读——让自己活在故事的世界里,参与事件的发生,让故事贯穿自己的身心。此时,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灵,接纳故事。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通读全书后,需要对书做一个回顾。此时的阅读,需要带着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体现引领功能,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让学生带着话题进行阅读。对于小说、故事来说,故事的大意、主要情节、重要的角色、场景、关键的细节、小说的主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手指放在作者的脉搏上,感受他的跳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读书报告单的形式将自己的初读成果、体验传达给教师。教师在整理读书报告单信息的基础上,设计读书交流会的流程。

  第四层次:反刍阅读。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之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有关章节,再作阅读。含英咀华,可制作摘记卡,也可写读后感。

  (二)关于班级读书交流会。

1. 读书交流会的目的。班级读书交流会的质量,是衡量“师生共读整本书”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班级读书交流会不同于一般课文的精讲课。一般阅读精讲课,往往承载着识字、阅读理解、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基础技能的功能。而班级读书会,我觉得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一群人在共同读完一本书后,交流心得,碰撞观念,轻松地聊书的过程。

  一本书,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主题往往也是复调的。面面俱到的话,恐怕一个星期都讨论不过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讨论的话题。

2. 什么样的话题更有价值。从形式的角度看,话题应该是适合儿童的,有情趣的。读完了吴承恩的《西游记》,让学生做个西游排行榜,看看谁的功力最高,谁的兵器最厉害,哪场打斗最好看,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具体内容见文后案例)

  从内容的角度看,多提诠释性、有创意、开放性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能让学生读聪明,读成有思想的人。还有就是要努力让一个故事“穿越”学生,让学生读出故事中的“我”。

  从以上要求出发,以下话题是值得探讨的:

  可以检索学生对作品内容整体把握的话题。这类话题,主要帮助学生回顾与复述故事中重要的情节、人物、场景等。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中写到了哪些少年?如果要投票评选油麻地的“好孩子”,你把这一票投给谁?为什么?读《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让学生画一张鲁滨逊的漂流图——他依次到过哪些地方?呆了几年?干了些什么?

  可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话题。《夏洛的网》小说中的威尔伯,是前后有明显变化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往往最值得探讨。夏洛为威尔伯织了“了不起”、“光彩照人”、“王牌猪”等文字,威尔伯是不是配得上这样的网上文字?“落脚猪”与“王牌猪”,这样的矛盾冲突,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个事件的前后经过中去思考、评价。

  涉及作品主要精神内涵的话题。《一百条裙子》中的穷孩子旺达画下了一百条裙子,实现心中的梦想。假如旺达没有画画的天赋,她该怎么办?她是否还可以拥有她的“一百条裙子”?在《特别女生萨哈拉》中,同样是特殊学生,同样是波迪小姐教,为什么萨哈拉的变化比德里大得多?这样的话题,就跳出了“爱心牌”教师的窠臼,提出了认识自我、确认自我的重要性。这些话题的设计,触及了作品的灵魂,值得好好探讨。

  能够链接学生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话题。读《灰姑娘》的故事,想想: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读《丑小鸭》,让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丑小鸭”与心中的“白天鹅”。读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可以说说在书中找到了谁的影子。读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中的“驯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属于他(她)的“驯养”。这些话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读出故事中的“我”。

  (三)相关延伸活动的开展。

  读书交流会结束,并不意味着整本书阅读的结束,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去丰富读书生活,深化读书感受。可以看电影,如《草房子》、《夏洛的网》、《城南旧事》等,在读书交流会之后找来看,别有一番滋味。可以为故事中的人物画肖像、设计造型,还可以排演话剧。可以做读书笔记,或进行延伸的写作活动。比如,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可模仿书中的作者,用假想收信人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心声。读了《昆虫记》,做个小法布尔,像他一样去观察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生活习性。总之,需要巧妙安排,切不可为了活动而活动,更不可为了活动而把学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读书、文学的蒙 的喜爱抹杀了。

  梅子涵先生说,作家史蒂文森写过一首诗,叫《点灯的人》。诗中有个点灯的人,叫李利。那个李利,在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于是,那些坐着喝茶的人,就又看见了柔和的光。作为语文教师,我愿意像他说的那样,做一个点灯的人——把一本本有趣、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蒙蒙  间,我们也点亮了那盏让人长大、让人优秀的灯。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9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