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

“导语: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吃货,这些你得知道。”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1)

“吃货”一词并只是前几年的网络用语,其实它是百年前的一种重庆方言,而在书面语的应用之中,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有过关于“吃货”的讲述。

其实聊及“吃货”一词,大多是形容一个人的贪吃、好吃、爱吃,虽然这是一个褒贬聚合的词汇,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当然可以成为一个吃货,但不仅仅只是一个吃货。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2)

一个有深度的吃货,会吃,懂吃,会做,会品,甚至对于一些美食冷知识也是涉猎甚广。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谈资,更是对于美食文化的一种探究。

下面这20条关于美食的冷知识有可能你部分看过,也有可能让你惊掉大牙,喜欢的话不妨一观究竟吧。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3)

1:对于爱喝咖啡的人来说,很多人感觉黑咖啡更能彰显品质,但这种味道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但你知道吗?其实咖啡太苦的话,尽量不要放糖,撒上一撮盐试试,钠离子的成分能降低苦味,但糖的成分只会让苦味消失。

2: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水果果核都是长在果肉内层的,所以它们的种子都被很好地保护着。但唯独草莓,它是唯一一种种子长在果肉外层的水果。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4)

3:很多人减肥都喜欢吃黑巧克力,感觉即营养又饱腹。但你不要忘了,黑巧克力之所以“黑”,正是因为它的品质纯正,但这也说明它的糖油含量也是巧克力中最高的。

4:野生蜂蜜的保质期确实可以长达千年,这主要是因为其浓度过高,渗透压大,无论是细胞还是病菌进入里面,基本都会造成严重脱水,所以才能延长保质期。但我们生活中吃的蜂蜜绝对没有这种浓度,请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5)

5:中国人习惯喝热水,养生学家说每天喝八杯水,话是这个理,但水并不是最补水的饮品。因为补水的含义是水分停留在体内的时间长短,如果想要真正补水,喝些牛奶和橙汁有可能会更好,水只能说是最便宜,也最没身体负担的补水饮品。

6:海苔和紫菜其实是一样东西,海苔就是把紫菜烤干压扁后的产物。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6)

7:什么样的食物最解辣?前三甲分别为牛奶,糖水,酸梅汤。所以说喝水只会越喝越辣,因为你把辣椒素都给扩散。

8:鱼为什么总是腥臭无比?记住,这是三甲胺在作怪。这和动植物身体被分解时产生的物质是相同的。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7)

9:豆类食物吃多了之所以会“放屁”,主要是知道其中低聚糖成分作怪,它无法被人体吸收,只能由体内细菌转化成了硫和甲烷物质,当废气排出体外。

10:很多失恋或者内伤之人都会大吃特吃,这是因为东西吃多了能让体内产生一种荷尔蒙——血清素,它能很好地帮人调节情绪。所以说化悲愤为食量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8)

11:吃垃圾食品并不是什么过错,而是身体的一种本能。但你要明白,适量吃可以,超出人体承载标准就是你的不对了。

12:平时爱吃瓜子?但你要知道的是,瓜子并不是向日葵的种子,而是它的果实。

13:爱吃北京烤鸭吗?其实北京烤鸭源自南京,它只是当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时,把烤鸭的技艺顺延到了北京。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9)

14:重庆鸡公煲并不是重庆的名菜,甚至和重庆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只是一个叫张重庆的人发明的而已。

15:是不是感觉吃了柠檬很酸?但你知道吗,其实柠檬在水果的分类被分到了碱性物质一栏。

16:“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痛觉”,之所以有人爱吃辣,只是身体爱上了这种痛觉的刺激。

17: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当然是饭前吃水果。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10)

18:奶茶到底有没有营养?其实它除了热量高,糖高,油高以外,也就只剩水分。它的营养价值远不及一杯蜂蜜水。

19:生活中的卷心菜,花椰菜,紫甘蓝,大头菜其实是一个品种,统称为甘蓝,他们都是兄弟姐妹,只不过经过百年的培育,品种多了而已。

20:其实玉米笋不是笋,它只是玉米长成阶段的“幼年期”,而且听说玉米粒都是偶数的列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奇数存在的玉米。

你不知道的吃货小技巧(关于美食的20条冷知识)(11)

其实关于美食的冷知识还有很多,如果你也知道一些,不妨和我分享一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