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

#2020公祭伏羲大典# 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记时中的反映,基本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

天干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人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那么这十字怎样形成,具体又各有什么含义,从两方面来解读:

字形演变,天干十字随时代发展,字形不断变化,具体见下图: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1)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2)

来源含义,远古时代,华夏民族是一个由十大部落联盟执行的邦联体,这十大部落分别用天干十字代表各自部落的图腾徽号,从而形成各部族的标志。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3)

"甲"字,早期古人类发生冲突打仗时一手一支棍,绑成一个十字架,作为盾牌,后来发展在十字顶部覆盖一块兽皮,这就是甲字的来源 ,并标志着甲部族很会制作盾牌。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4)

"乙"字,字形是一条绳索,古时候缺少化学纤维,而植物纤维又短缺,以亚麻中提取纤维需要水中沤泡,烂腐心杆后方能取皮成束,弥合制绳,其难度大于今天火箭上天。该部落以此为骄傲,把"乙"字作为图腾徽号。形成了"乙"字的来源。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5)

"丙"字,丙字最早不出头,后来才在上面画出个头部,代表钻木取火的工具,能用火,被当时人类认为有特殊的能力,称为当期人类文明大进步。据传远古最早的祖先不是女娲伏羲而是燧人氏,是可用打燧石取火的人,击石取火难度大,由此后来又发明钻木取火,用一块硬木托底盘,再用一根软木在上面绕绳拉动高速摩擦,渐燃生火,然后催燃底物,获取火种,从而掌握了一种钻木取火的工具,于是以"丙"作为本部落图腾标志。后来,丙这个字一直保持火的含义,比如后来加了个火字旁,如"炳"字表示点亮丙部落之意。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6)

"丁"字,丁字部落居住依山傍水,水边有竹林,山中有铜矿,后来他们发明了竹木和金属制成的顶宽足尖的契子,方便了器具制作,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即以"丁"字为图腾徽号,成为丁字的最早来源。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7)

"戊"字,戊部落争强好斗,相对其它部落,晚期起步,研究用戈、斧组造成威猛长柄武器,并以此为荣,用"戊"字标志为图腾徽号,形成了戊字来源。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8)

"己"字,造字本义为在绳索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或标明物品的归属者。用绳索记事成为独特文化方式,从而形成了己字的原始来源。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9)

"庚"字,造字本意逆风扬箕粮食谷物中的碎屑或糙壳。是最早标述劳动生活的技能,形成庚字来源。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10)

"辛"字,甲骨文表示加刃于木,即用刀斧劈柴。造字本义,用锋利的刀斧将原木劈成两半,备作柴薪。据《汉典》象形甲骨文像古代刑刀。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11)

"壬"字,据《象形字典》甲骨文写作"工"(巧具):表示聪明机智、善于使用巧具,善于办事,金文在巧具"工"的握柄上好一点指事符号,表示使用巧具。造字本义,善于使用巧具,胜任事务。

12天干的详解(天干十字的解读)(12)

"癸"字,第一象形字典,甲骨文指事字,纵横交错的"乂"形指事符号表示东西与南北方向。造字本义,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根据象形字义,癸字象征古代兵器,形成癸字来源。

托土屯山

2020.06.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