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怎么学习就业(学门手艺考证书)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石家庄11月4日电 今年10月,保定市徐水区西崔庄村育婴员刘雪芳在雇主家干满一年。被芳姐的专业、负责感动,初为人母的雇主小孙恳切挽留,又延长了协议。近两年,全区像刘雪芳这样,经过系统培训、掌握专业技能,在城里和本地家政、餐饮、物流等岗位就业的妇女已逾千人。她们工作入手快,人踏实,月工资低的三四千元,高的七八千元。

据保定市徐水区妇联主席丁桂枝介绍,城市育儿、养老、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更多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劳动者。农村随着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普及,富余劳力面临转型。而中年妇女由于技能、年龄因素,就业路子窄、难度大。亟待组织专业培训,让广大妇女具备一技之长,拥有就业“通行证”。

去年以来,该区依托专业培训机构,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把课堂开到百姓家门口、手指尖。先后开办中式面点、育婴、养老看护、美容美发、电子商务、行为礼仪等线下培训班23期,同步开通网课,参加面授及自学的妇女2000多人,测试合格颁发专业证书。区妇联还不定期组织各类比赛,广辟展示交流平台,提升妇女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44岁的刘雪芳勤奋好学,继育婴员之后,又考取了月嫂、面点师、家政员资格证书,今年3月,被保定市妇联授予“直隶福嫂”称号。

农村妇女怎么学习就业(学门手艺考证书)(1)

保定市徐水区妇女在保定市家政技能比赛中获奖。 徐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学得好更要走得出、干得好。保定市徐水区相关部门、家政企业通力协作,为妇女就业牵线搭桥。通过网络招聘会、妇联组织和培训机构推荐、用工单位对接等多种方式,使大批妇女走上就业岗位。其中,常年在保定主城区从事家政服务的就有200多人,有的到北京工作,深得家庭雇主和用工单位信赖。这些妇女既是家政员、服务员,也是用工信息员,经她们带动和介绍,又有更多妇女参加培训、就业增收。

外出务工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学习历练的过程,一些妇女有了一定积蓄和经验,回乡个人开店。崔庄镇南公村妇女周小红从企业辞职,购买加工设备,在家乡开了一家主食店。做工讲究,物美价优,光大饼每天就卖出100多张,开张几个月生意一直火爆,实现从就业到创业、从“打工妹”到“小老板”的精彩转身。(商帆、刘柯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