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历史文化用语(粤语里面有种文化叫的)
#2021生机大会#粤语里面有种文化叫的"米"文化
米因其在粤港人日常饮食的重要地位,而又被用来借指其它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如指钱财,
粤港人说有钱会说成“有米”,反之则“冇米”,而财路就称作“米路”。
“有米”之人最怕的就是“捉只老鼠入米缸”了。人所皆知,老鼠爱大米,词语形容的就是引狼入室自取破财的举动。“米”在粤语亦指“着落”、“结果”。
如“得米”,指成功、得手。
又如“煲冇米粥”,粥由米煮成,没有下米又谈何得粥呢?此语指说没有眉目的事,或喻对毫无把握之事作无谓的空想。
“米”虽然重要,但米太多亦未必是件好事,假若被人“煮重(cung5)米”有时就很麻烦。“煮重米”原意是煮饭前下比平时多的米量,留客食饭时说上一句:“我煮重你米咖啦,唔好走啊!”由于此举常是先瞒对方而下米,米已成炊时,客人只好留下,因而“煮重米”可以说是善意地耍手段。如此一来,它又生出另一意思,就是在人背后耍手段,例如“煮重你米,预咙咗你酒”,其中“酒”与“走”谐音,意为恶意中伤、逼走对方。此时,“留客米”就成了“赶人米”了。
米亦不可乱食,例如“唔食广东米”。香港在开埠之初,米皆来自新界及广东,后人口激增,逢内地政局不安而输港米量下降,才向越南、泰国、美国购入。时人称之为“洋米”,又因惯称洋人作“鬼”而戏之曰“鬼米”。“唔食广东米”言下意为食“鬼米”。食得鬼米者,自不是人,即喻人去世。
“食塞米”亦不要得了。“食塞米”乃“食米食塞心肝”之意,即脑子被米饭堵塞,形容人无理智、愚钝。同义的有“成(gau6)饭咁”,形容人木讷;“食枉米”,形容人白吃饭不做事。
米是与每个粤港人密切相关的食物,立心不良之人,借冒牌米发横财,实在“衰到无涯”,终归自断“米路”,讲古佬临尾都要“喷”他们一句:“衰公,‘听乞米’啦!”
有种称谓叫"肥仔米",
有种大虫,叫 "蛀米大虫",嘲笑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庸人或讽刺尸位素餐的官吏。
有种收获叫"得米",
有种米,叫"糯米鸡"。
有种合作叫"夹米落镬",
有种嫌弃叫"嫌米贵",
有种寿星叫"倒米寿星",一些好心做坏事的人称之为“倒米寿星”。
有种凄惨叫"乞米",即乞儿。
有种预知未来叫"问米",巫术的一种。
有种疑问叫"米问"即 “别问”,财路称作“米路”。
要千方百计谋生,因此称“搵米路”。
没眉目的事,叫"煲冇米粥"。
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虱。
形容人白吃饭不做事,叫“食枉米”。
比喻人还年幼,不懂事,不近人情。粤语叫做"唔臭米气"。
想占的便宜没占到,还把前期用来做诱饵的投资给赔了,叫做"偷鸡唔到蚀抓米"。
广东人所说的粘米,其实是占城米,
香港有不法之徒就乘机“唱沙作米”,出售冒牌泰国米。“唱沙作米”比喻以假乱真、以劣为优,
粤港人有句“米贵大围事”,“大围”即所有人,米价升了,每个人负担都加重,并非个别人的事。此句常用以安慰他人:无须紧张,形势改变,其他人一样受影响。唯独可置身事外的是尚在食奶阶段的孩童,他们是“唔嗅米气”的,即连米饭的气味都没有嗅过,用以形容人没见识、思想幼稚。
(聂巨平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