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事迹简介(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的6年)

中新网开封8月16日电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建县历史颇为悠久。1948年起,焦裕禄曾两度在这里工作,前后达6年。

时间虽不长,但有人说,这6年是焦裕禄工作最危险、生活最艰苦、经历最丰富的6年。

作为焦裕禄培养树立的“巾帼劳模”,89岁的王小妹是这段经历的见证者。

焦裕禄事迹简介(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的6年)(1)

王小妹。袁秀月 摄

1947年秋,华东分局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决定从解放区抽调一批政治思想作风好、有一定指挥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干部随军南下支援前线。时年25岁的焦裕禄被抽调参加渤海地区南下工作队——淮海大队。

1948年,淮海大队到达尉氏县。焦裕禄被分配到尉氏县彭店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1949年,焦裕禄由淮海前线返回尉氏县,任大营区副区长。

王小妹第一次见到焦裕禄,便是在这第二年。那是一个上午,16岁的王小妹正在村里的西南地锄地,几个干部模样的人走到王小妹身边。其中一个人问她:“小姑娘,你自己在这儿锄地呢?”王小妹回答说是。那人又问:“除了锄地,你还会干啥?”她说:“地里的活儿难不住我,我很小就跟着俺爷爷学会了。犁地耙地,我什么都会。”

这人便是焦裕禄。

焦裕禄事迹简介(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的6年)(2)

焦裕禄雕像。袁秀月 摄

王小妹说,小时候家里穷,她的姐姐和哥哥都因没钱看病死了。从小,爷爷就把她当成男孩来用。16岁的她,已经是一名耕田能手。

“你这么小,就这么能干,真是了不起啊。”临走前,焦裕禄摸摸王小妹的头,对她说:“小妹同志,以后咱还有见面的机会。”

焦裕禄事迹简介(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的6年)(3)

王小妹。袁秀月 摄

那时候,虽然已经解放,但由于受封建意识的长期束缚,妇女自身还没有得到彻底解放。

为了调动广大妇女投入生产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动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祖国的大建设。焦裕禄请示县委,树立王小妹这个劳动模范。

为此焦裕禄还编了一个顺口溜——“王小妹,十七岁,犁地耙地她都会。大家都学王小妹,不畏艰苦不怕累,争当青年先锋队。”

被评为劳模后,焦裕禄对王小妹说:“小妹同志,党给你荣誉,你不要骄傲,要更加努力,回去以后把你那个乡、村的妇女都动员起来,参加社会劳动,和男人一样平等。”

后来,王小妹任尉氏县大营区团委委员、张乡民兵队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干部。

焦裕禄事迹简介(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的6年)(4)

焦裕禄与王小妹合影。

在大营的这段时间,焦裕禄干了几件大事,王小妹总结,一是剿匪反霸,二是土地改革,三是办学,四是栽树防沙。

“当时的大营,是尉氏一个偏远的贫困沙区,称得上‘风起黄沙飞,地薄苗不长’。”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的讲解员介绍,焦裕禄到大营后,深入调查造成风沙的原因,提出了在沙岗上栽树治沙的办法。这段经历为他以后在兰考治理风沙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93岁的尉氏县退休干部、焦裕禄生前秘书侯文升向记者讲述了焦裕禄“三擒两纵土匪头子黄老三”的故事。焦裕禄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发动和教育工作,他了解到大营村的李明、榔头、梁赖货等人受黄老三的迫害最大,对黄老三仇恨最深。

于是,焦裕禄天天去这些人家走访,同他们谈心,甚至和他们同吃同住,从而赢得了贫苦大众的信任,将黄老三的土匪黑恶势力分化瓦解,为土改工作扫除了障碍。

焦裕禄事迹简介(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的6年)(5)

焦裕禄在尉氏工作场景。袁秀月 摄

亲民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在王小妹的记忆中,焦裕禄不止一次对群众说过“我是你的儿子”。

“焦裕禄下村后,先找最穷的人,谁最穷找谁,不光问大人,还问小孩儿,小孩儿嘴里吐实话。那时候有个最穷的叫刘更生,他躲着不愿意见焦裕禄,找了他几次才见到。焦裕禄问刘更生的娘有几个儿子,老太太答就一个。然后焦裕禄说,以后你就有俩儿子了,我也是你的儿子。”王小妹说。

有次去赶集,焦裕禄给老太太买了两个烧饼夹牛肉,老太太心疼道:“你有几个钱啊,还给我买这个。”焦裕禄说:“我有一个钱,你是俺妈,我就得孝敬你。”

王小妹回忆,当时恶霸土匪经常宣传工作队“咋坏咋坏”,导致很多群众都害怕,不敢接近工作队。但在焦裕禄的努力发动下,群众逐渐转变想法,有的还主动帮忙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

焦裕禄事迹简介(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的6年)(6)

焦裕禄工作档案。袁秀月 摄

提起焦裕禄在尉氏的故事,王小妹情绪有些激动,她说每当想起这些,心里就不太好受。“焦裕禄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不能忘本,我要很好地宣传焦裕禄精神,只要我有一口气,我都要宣传。”

如今,王小妹是焦裕禄干部学院的特聘兼职教授,经常为参观学习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的访客义务讲解,成为很多人口中的“王奶奶”。

在她看来,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不一样。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过去的苦他们不知道,现在的甜他们不知道咋来的。她认为,所有的青年要学会“找苦吃”,学习焦裕禄精神,因为“人得有理想,没理想干不成事业。”(记者 袁秀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