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策划及单元测试)
穿越历史时空 再现大师风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穿越历史时空 再现大师风采
——部编语文八(上)第二单元备课
一、单元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
二、教材简析
【文章主旨】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母亲钟太夫人逝世之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无限敬爱的深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忠于人民,尽忠于党的决心。
《列夫·托尔斯泰》是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个章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展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美丽的颜色》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传记作品《居里夫人传》中的一个章节。课文选取几个镜头,描述了居里夫人工作条件的简陋、提取镭的艰辛劳动、乐观亲密的生活和成功后的喜悦,颂扬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坚守、乐观、淡泊的人格。
【写作特点】
《藤野先生》
(1)双线并行,脉络分明,形神益彰;
(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回忆我的母亲》
(1)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2)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突出文章主题;
(3)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包含深情敬意。
*《列夫·托尔斯泰》
(1)运用比喻夸张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2)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反衬人物灵魂。
*《美丽的颜色》
(1)成功地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2)叙述中多处摘引居里夫人的笔录,增强真实性,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人文素养
了解别样人生
丰富生活体验
四、语文素养
(1)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的特点;
(2)学习刻画人物方法;
(3)品味风格多样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单元教学建议(注意拓展阅读文章推荐)
单元课
时安排
(9课时)
学习重点
单元导读课
2课时
单元导读 文学常识 字词积累
读写、理解、积累
主题阅读课
4课时
《藤野先生》 《列夫•托尔斯泰》
《回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列夫•托尔斯泰》 《阿长与山海经》《琐忆》《母亲与书》
概括典型事例
分析人物形象
赏析表达方式
分析欲扬先抑手法
群文阅读课
1课时
《美丽的颜色》 几篇文章
课外引领课内
主题写作课
2课时
单元写作训练《学写传记》
阅读指导、实践写作、讲评互评
综合实践课
1课时
人无信不立
了解、搜集、整理
第一课时
知晓大师故事
课型:单元导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能够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内容与步骤:
学生活动:
1.学生齐读单元导读,把握单元要点。
2.教师提示导读要点,学生通读课文。
要求:带着下列几个问题,通读《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课文。对文章整体感知,概括事例,理清思路:
①《藤野先生》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一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课本P26)
②《回忆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课本P32)
③概括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的人物形象。
3.小组合作,总结问题答案。
4.分享阅读成果,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5.再读课文,梳理感知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对文章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追寻作者人生路
课型:单元导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生字读音、熟记字形;理解并掌握生词词义,能恰当运用。
2.了解重要作者的生平简介及其写作背景。
3.了解人物传记和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师布置学生梳理字词、文学常识、文体知识任务,并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
学生活动: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组内交流补充(限时)。
2.利用工具书了解生字词音义与用法,并做批注。总结易错字。教师归纳并点评。
3.教师选取重点词语(四字短语)进行造句或语段训练。
4.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再读课文,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解决疑问,教师补充。
5.学生结合单元内文章初步感知传记、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6.了解夸张修辞。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故人难忘形飞扬
课型:主题阅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阅读篇目:
《藤野先生》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1. 能够分析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典型事例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学习活动:
任务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散文”与“传记”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基本特点:
讲究真实,记录典型事例。适当发挥想像,用一些传神的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任务二:感知人物形象
要求:1.采用速度的阅读方法;2.阅读过程中必须圈点标画;3.依照“任务一”相关知识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藤野先生》(阅读6——23自然段)
1、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性格?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2、画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阅读1——5自然段)
3、这一部分是通过哪些方面对列夫•托尔斯泰进行描写的,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任务三:合作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任务二相关内容。
2、讨论过程中要及时做好记录。
3、讨论内容要有条理,语言表述要清晰、完整。
方法点拨:
①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如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通过故事情节、典型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
③通过侧面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任务四:当堂测练
写100字的片段,通过外貌与动作描写展现班内某位同学的某种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故人难忘形飞扬
课型:主题阅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阅读篇目:
《藤野先生》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3. 能够分析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典型事例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学习活动:
任务一:复习回顾,衔接新旧
小组讨论上节课中的相关任务,快速回顾两篇课文。
任务二:探究手法,技巧点拨
(一)小组展示:
《藤野先生》(或《列夫•托尔斯泰》)第( )自然段的 属于( )描写,展现出人物的 性格。
(二)精讲点拨
任务三:强化训练,学以致用
1、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第6——9自然段,分析人物形象,并探究表现人物何种品质?
2、完成互动训练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议到真处情自来
第五课时
课型:主题阅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篇目
《回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其中的情感。
2.找出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学习活动
任务一:通读文章,整体把握
1、回顾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浏览课文《回忆我的母亲》,默读选文胡适的《我的母亲》
要求:用铅笔标画出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并试着做批注。
任务二:品味语言,对比阅读
1、理解以下句子含义
2、分析其表达效果和情感
提示:从画龙点睛,刻画人物形象,升华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
课文:
①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②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④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选文:
①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②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任务三: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任务四:学以致用,颂扬母爱
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写一写对母爱的感触,班内交流。(不少于100字)
教学反思:
附选文:
我的母亲
胡适
我小时身体弱,不bai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du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zhi他们乱跑乱跳。dao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
十一二岁时 ,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志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屁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们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
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
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作好作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
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
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作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人道是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
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我母亲慢慢止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
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儿,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净日子。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
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第六课时
欲扬先抑显人格
课型:主题阅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篇目:1 X(《列夫·托尔斯泰》 《阿长与山海经》《琐忆》《母亲与书》)
学习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理解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领悟托尔斯泰普通外表下所蕴含的高尚人格与情操。
学习活动:
任务一:回顾课文,赏析手法
1、回顾所学课文《阿长与山海经》,思考课文是怎样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的?
2、明确欲扬先抑的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任务二:自主学习
略读《列夫·托尔斯泰》,精读《琐忆》,
(1)请从《列夫•托尔斯泰》中找出写“抑”(主要为外貌)和“扬”(高贵精神品质)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笔标注)
(2)《琐忆》一文文章开始时作者口中的很多人和作者认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近人情,甚至刻薄)
(3)《琐忆》一文文章最后,通过哪些事情,作者认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热情但不是严厉)
任务三: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1、作者先写托尔斯泰极度平凡甚至丑陋的外表,又写了其高贵的品格,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2、《琐忆》中,欲扬先抑的写法对于鲁迅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任务四:交流展示,教师总结
1、思考: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②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③使作品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2、从这三方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篇文章《列夫•托尔斯泰》《琐忆》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作用。
任务五:推荐阅读
课下阅读《母亲与书》,体会此文运用欲扬先抑的作用。
教学反思:
附选文:
琐忆
唐弢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声,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意在说明舆论的力量。那么反过来,伪造的“众口”当然也可以吐出污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而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由于产量不多,《自由谈》以外又不常见,那些“看文章专用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一面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自己作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
“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这笔名,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于是我也笑了起来。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
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深沉,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征。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就叹息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也乐于代劳。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会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
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宣传美国将出面主持“公道”,结果还是被人家扔弃了。当宣传正在大吹大擂地进行的时候,鲁迅先生为我们讲了个故事,他说:“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听讲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来。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肉偶而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生活在天地间,呼吸着天地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这样,每个人都是……喏!喏!”我们已经笑不可仰了,鲁迅先生却又站起身来,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这些谈话常常引起我好几天沉思,好几次会心的微笑,我想,这固然是由于他采取了讽刺和幽默的形式,更重要的,还因为他揭开了矛盾,把我们的思想引导到事物内蕴的深度,暗示了他的非凡的观察力。我又想起一件事情。我的第一本书,最初也是经鲁迅先生介绍给一家书店,而后又由另一家拿去出版了的。当时因为杂志上一篇《闲话皇帝》的文章,触犯了日本天皇,引出日本政府的抗议,国民党政权请罪道歉,慌做一团,检查官更是手忙脚乱,正在捧着饭碗发抖。书店把我原稿送审的时候,凡是涉及皇帝的地方,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从秦始皇到溥仪,从凯撒大帝到路易十六,统统都给打上红杠子,删掉了。好几处还写着莫名其妙的批语。我一时气极,带着发还的原稿去见鲁迅先生,把这些地方指给他看。
“哦,皇帝免冠啦!”鲁迅先生说。
“您看,还给我加批呢。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讲这些昏话!”
“骗子的行当,”鲁迅先生说,“总要干得像个骗子呀。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是骆驼,不过自己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从此非说谎不可,这回又加上神经衰弱,自然就满嘴昏话了。”
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要是书店愿意的话,”他说,“我看倒可以连同批语一起印出去。过去有钦定书,现在来它一个官批集,也给后一代看看,我们曾经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
“这是官批本,”鲁迅先生认真地说。“你就另外去印你自己的别集。快了!一个政权到了对外屈服,对内束手,只知道杀人、放火、禁书、掳钱的时候,离末日也就不远了。他们分明的感到:天下已经没有自己的份,现在是在毁别人的、烧别人的、杀别人的、抢别人的。越是凶,越是暴露了他们卑怯和失败的心理!”
听着鲁迅先生的谈话,昏沉沉的头脑清醒过来,我又觉得精神百倍了。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一面仔细地吟味着每句话的含义,一面默默地抑制着自己的感情。不然的话,我大概会呼喊起来。真的,站在鲁迅先生面前,我有好几次都想呼喊,我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的东西!
写于鲁迅八十诞辰之时,北京。
母亲和书
赵丽宏
又出了一本新du书。第一本要送的,当然是zhi我的母亲。在这个世界上,最关注我的,是dao她老人家。
母亲的职业是医生。年轻的时候,母亲是个美人,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她年轻时独有的那种美质。儿时,我最喜欢看母亲少女时代的老照片,她穿着旗袍,脸上含着文雅的微笑,比旧社会留下来的年历牌上那些美女漂亮得多,就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滩那几个最有名的电影明星,也没有母亲美。母亲小时候上的是教会的学校,受过很严格的教育。她是一个受到病人称赞的好医生。看到她为病人开处方时随手写出的那些流利的拉丁文,我由衷地钦佩母亲。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是个严肃的人,她似乎很少对孩子们做出亲昵的举动。而父亲则不一样,他整天微笑着,从来不发脾气,更不要说动手打孩子。因为母亲不苟言笑,有时候也要发火训人,我们都有点怕她。记得母亲打过我一次,那是在我七岁的时候。那天,我在楼下的邻居家里顽皮,打碎了一张清代红木方桌的大理石桌面,邻居上楼来告状,母亲生气了,当着邻居的面用巴掌在我的身上拍了几下,虽然声音很响,但一点也不痛。我从小就自尊心强,母亲打我,而且当着外人的面,我觉得很丢面子。尽管那几下打得不重,我却好几天不愿意和她说话,你可以说我骂我,为什么要打人?后来父亲悄悄地对告诉我一个秘密:"你不要记恨你妈妈,那几下,她是打给楼下告状的人看的,她才不会真的打你呢!"我这才原谅了母亲。
我后来发现,母亲其实和父亲一样爱我,只是她比父亲含蓄。上学后,我成了一个书迷,天天捧着一本书,吃饭看,上厕所也看,晚上睡觉,常常躺在床上看到半夜。对读书这件事,父亲从来不干涉,我读书时,他有时还会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而母亲却常常限制我,对我正在读的书,她总是要拿去翻一下,觉得没有问题,才还给我。如果看到我吃饭读书,她一定会拿掉我面前的书。一天吃饭时,我老习惯难改,一边吃饭一边翻一本书。母亲放下碗筷,板着脸伸手抢过我的书,说:"这样下去,以后不许你再看书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你现在这样读法,会把自己的眼睛毁了,将来想读书也没法读。"她以一个医生的看法,对我读书的坏习惯作了分析,她说:"如果你觉得眼睛坏了也无所谓,你就这样读下去吧,将来变成个瞎子,后悔来不及。"我觉得母亲是在小题大做,并不当一回事。
其实,母亲并不反对我读书,她真的是怕我读坏了眼睛。虽然嘴里唠叨,可她还是常常从单位里借书回来给我读。《水浒传》、《说岳全传》、《万花楼》、《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书,就是她最早借来给我读的。我过八岁生日时,母亲照惯例给我煮了两个鸡蛋,还买了一本书送给我,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在50年代,哪个孩子生日能得到母亲送的书呢?中学毕业后,我经历了不少人生的坎坷,成了一个作家。在我从前的印象中,父亲最在乎我的创作。那时我刚刚开始发表作品,知道哪家报刊上有我的文章,父亲可以走遍全上海的邮局和书报摊买那一期报刊。我有新书出来,父亲总是会问我要。我在书店签名售书,父亲总要跑来看热闹,他把因儿子的成功而生出的喜悦和骄傲全都写在脸上。而母亲,却从来不在我面前议论文学,从来不夸耀我的成功。我甚至不知道母亲是否读我写的书。有一次,父亲在我面前对我的创作问长问短,母亲笑他说:"看你这得意的样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你儿子一个人是作家。"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下子变得很衰老。为了让母亲从悲伤沉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我们一家三口带着母亲出门旅行,还出国旅游了一次。和母亲在一起,谈话的话题很广,却从不涉及文学,从不谈我的书。我怕谈这话题会使母亲尴尬,她也许会无话可说。去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套自选集,四厚本,一百数十万字,字印得很小。我想,这样的书,母亲不会去读,便没有想到送给她。一次我去看母亲,她告诉我,前几天,她去书店了。我问她去干什么,母亲笑着说:"我想买一套《赵丽宏自选集》。"我一愣,问道:"你买这书干什么?"母亲回答:"读啊。"看我不相信的脸色,母亲又淡淡地说:"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说着,她走到房间角落里,那里有一个被帘子遮着的暗道。母亲拉开帘子,里面是一个书橱。"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我过去一看,不禁吃了一惊,书橱里,我这二十年中出版的几十本书都在那里,按出版的年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本也不少,有几本,还精心包着书皮。其中的好几本书,我自己也找不到了。我想,这大概是全世界收藏我的著作最完整的地方。看着母亲的书橱,我感到眼睛发热,好久说不出一句话。她收集我的每一本书,却从不向人炫耀,只是自己一个人读。其实,把我的书读得最仔细的,是母亲。母亲,你了解自己的儿子,而儿子却不懂得你!我感到羞愧。母亲微笑着凝视我,目光里流露出无限的慈爱和关怀。母亲老了,脸上皱纹密布,年轻时的美貌已经遥远得找不到踪影。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呢?
第七课时
何以彰显大师风范
课型:群文阅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篇目:1 X(课文《美丽的颜色》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飞鸟过后留印记——平静的第二次访华》)
学习目标:
1.了解镜头式的对比在表现人物品格中的有效性。
2.体会不同领域大师的高贵品质。学习大师高尚精神。
学习活动
任务一:自主阅读
要求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带着问题,圈点勾画、批注相关语句。
1.速读丛书中文章《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思考: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大师?(在原文中勾画出相关文字)作者如何表现了大师的风采?
作者运用_______的手法,将______和_______( ),表现了大师________的特点
2.详读课文《美丽的颜色》,思考:作者介绍了怎样一位居里夫人?(勾画相关语句)以怎样的方式让大师的风采在文字中凸显的?
作者运用_______的手法,将______和_______( ),表现了大师________的特点
3.快速默读,一分钟达到500字《飞鸟过后留印记——平静的第二次访华》,思考作者以怎样的方式表现了泰戈尔先生的为人特点?
任务二:交流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并标记相关讨论结果。
2、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余小组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
任务三:推荐阅读
《寂寞的茨威格》《发光的罗丹》《阿来的如花时间》《胡适先生二三事》(节选)
选择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写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教学反思:
附选文: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余秋雨
在欧洲,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4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5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
总之,这位身体残废的文化巨人有很长时间是在海盗窝和监狱中度过的,他的命运实在太苦了。
《堂吉诃德》已经出版,而且引起广泛轰动。但是,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法官,明明知道他的文学才华却不愿凭着一点良知,认真审查他遭受的灾难,给他一点点起码的公平。
当时的西班牙与英国不同,没有让只读过中学的塞万提斯像莎士比亚那样受到一批“大学才子”的审判,审判他的是真的法庭。然而正是这些真的法庭,使他联想到绑架了他5年之久的海盗,他们也有事没事就审判他。
当海盗的审判与法庭的审判连在一起组成他的人生过程时,他不能不摇头苦笑。
我一时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了,因为每一项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
因此,塞万提斯开始冶炼苦难。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正恰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
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堂吉诃德。这是塞万提斯用自身苦难铸造成的,由此证明他已彻底降伏苦难,获得了一种人类学上的读解。
堂吉诃德一起步,世界破涕为笑。
于是,塞万提斯也就在至高层次上诠释了漫画和寓言。
前一段时间我在马德里看到了塞万提斯的纪念雕像,雕像的下前方便是堂吉诃德的骑马像,后面还跟着桑丘。堂堂一国的首都在市中心以群雕方式来纪念他,而且把这个纪念广场以国名相称,叫做西班牙广场,我看在规格上已超过莎士比亚。这片土地以隆重的骄傲来洗刷以往的无知,很可理解。但遗憾的是,堂吉诃德和桑丘的雕像过于写实,就像是用油画的笔法描摹一幅天才的漫画,成了败笔。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娓娓论述,由史诗转换成雕塑是一种艰难的再创造,可惜西班牙历来缺少莱辛这样等级的理论家。
西班牙广场上的这组雕塑,塞万提斯为白色,堂吉诃德和桑丘为黑色。白色的塞万提斯天天注视着眼前黑粗笨拙的这一对宝贝又会暗笑,就凭你们这模样怎么还能流浪远方,把苦难流浪成寓言?
塞万提斯晚年看到了别人伪作的《堂吉诃德》第二卷,于是赶紧又披挂上阵与文化盗贼搏斗,方式也就是赶写真的第二卷。真的第二卷出版次年,他因水肿病而去世。
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假人,给塞万提斯一本假书,看来异地同理:都想否定他们的真实存在。他们太使周围垂涎,太使周围不安。
直到两百多年后,德国诗人海涅指出: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海涅眼里,只有这三头统治,只有这三座高峰。但是歌德出生太晚,并世而立的只有两头,同在欧洲,却隔着大海,当时两个国家还对立着。
我前面已经说过,似乎是上帝的安排,戏剧家莎士比亚戏剧性地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去世,使4月23日成为一个奇怪的日子。谁知还有更奇怪的事情,似乎又是上帝,也只能是上帝,觉得两座高峰不能独遗一座,居然把塞万提斯的去世也安排在同一天!
那么,1616年的4月23日,也就变得更加奇怪。
当时,无论是英国的斯特拉福,还是西班牙的马德里,都没有对他们的死亡有太大的惊讶。人类,要到很多年之后,才会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经是余震。真正的坍塌发生时,街市寻常,行人匆匆,风轻云淡,春意阑珊。
飞鸟过后留印记——平静的第二次访华
孙宜学
相对于第一次访华的轰轰烈烈、毁誉参半,泰戈尔的第二次来华显得过于平静。1929年3月,泰戈尔借道中国去日、美讲学,下榻于福熙路913号的徐志摩家中。鉴于第一次访华的不愉快经历,泰戈尔到中国前一再叮嘱徐志摩,这次他来中国,一定不要再像上次那样弄得人人皆知,到处去演讲。他只需静悄悄地在家里住几天,做一个朋友的私访,大家谈谈家常,亲亲热热的像一家人,愈随便愈好。徐志摩明白老人的心情,所以对泰戈尔的这次来访,持极其低调和保密的态度,只有一些好友知道。
当时徐志摩与陆小曼新婚不久,“房子那么小”,使陆小曼羞愧得不敢让泰戈尔入住。而泰戈尔不去印度同胞的高厅大厦,就喜欢他们的小家,而且还不愿意住他们费尽心思布置的一间“印度式房间”,就爱他们的卧室和那张“破床”,因为他爱其“东方风味,古色古香”。在这个浪漫小家庭里,泰戈尔感受到亲情和温暖,过的是极普通的家居生活。对徐志摩与陆小曼夫妇,泰戈尔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地宠爱”。每次印度同胞请吃饭,他一定要带他们同去。在向印度人介绍徐志摩和陆小曼时,泰戈尔有次说他们是他的儿子、媳妇,这使徐志摩与陆小曼受宠若惊。泰戈尔还在徐志摩的纪念册上用毛笔画了一幅水墨自画像,并在画像右上角用钢笔题写了一句英文诗。
6月11日,泰戈尔结束在日、美的讲学,转道上海返回印度,又住在徐志摩家中。泰戈尔这次在上海只住了两天。离开上海的前夕,他把自己穿的一件紫红色丝织印度长袍送给徐志摩夫妇,并深情地说:“我老了,恐怕以后再也不能到中国来了,这件衣服就给你们留做纪念吧。”
临行前,泰戈尔和徐志摩还约定,到1931年泰戈尔70岁大寿时,徐志摩去印度为老诗人祝寿。然而,年轻的诗人却遭遇了空难。
之后诗人再也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三次来华却使诗人的心永远牵挂着这个让他悲喜交加的国家。他对这个文明古国的爱,从来没有因为曾经的不愉快而有丝毫减少。泰戈尔的中国之行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三次中国之行都是始于上海,终于上海。上海见证了诗人的悲喜,并留下了诗人实实在在的足迹。虽然诗人表示厌恶上海的西化色彩和逐利市风,但恰恰是这个西化的东方都市,以自己的宽容和博大的胸怀,让诗人倦飞的翅膀和疲惫的心灵得到暂时的栖息,并使诗人获得了真正的友谊。
在老诗人内心深处,必定留下了对上海的特别牵挂。
飞鸟飞过,必然会在天空中留下痕迹,只是这缥缈的印痕,需用心去感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