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

张献忠的稀世宝藏

2015年4月,警方破获的一起盗掘案,再次将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张献忠的稀世宝藏上来。

在这起盗掘案中,警方发现了涉案价值3亿的文物,几乎全是从民间传说中张献忠沉银之处发现的。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1)

直到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张献忠沉银”原来并非民间传说,而是确有其事。

随后,考古专家赶赴现场,根据线索,围堰抽水,动用了20台抽水机,用去4个月的时间,将江水抽干后,终于让张献忠的宝藏重现天日。

那么,张献忠的宝藏究竟沉在了什么地方?

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珍宝呢?

“张献忠江口沉银”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

这句民谣在四川眉山一带传唱了几百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全都耳熟能详。

歌谣中的“金银万万五”,指的就是当年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宝藏,据说只要能破解歌谣的秘密,就能找到足以买下成都的财富。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2)

对四川人来说,张献忠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经过13年的艰苦“创业”后,在1643年带兵攻下了武昌称帝,国号“大西”,他也被称作“大西王”。

他是个爱财的人,从来都不嫌钱多。在他称帝的第二年,也就是清兵入关那一年,张献忠率部进入“天府之国”四川,开始大肆劫掠当地的富民商贾。

据说当时他对手下劫掠来的所有财宝都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还立下了严格的规矩,不允许部下私藏。如果发现部下私藏金银,藏一两就会斩杀其全家。在这样令人生畏的规定下,整个四川的财宝几乎都汇聚到了张献忠手中。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3)

后来的历史学家根据已有的史书记载进行过粗略地计算,张献忠在当时可能至少拥有千万两白银,如果再根据那个时候的白银购买能力,与现在的人民币进行比较,当时的1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300元左右。

也就是说,张献忠在当时的身价可能达到了30亿。

不过张献忠没能享受太久,只是两年之后,清军和吴三桂就带兵来到了四川讨伐他。根据地方志《彭山县志》的记载,张献忠在撤出成都的时候,因为陆路已经被清军封堵,他只能改走水路。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4)

当他带着妻妾和金银财宝乘船沿江航行,在来到彭山县江口境内时,遭遇了杨展带领的武装部队袭击,几乎全军覆没,那些金银财宝也就沉没在了江水之中。

也有民间传说称,当年张献忠在撤出成都前将银锭藏在许多木筒中,然后投入江水,让它们顺江漂流,准备在狭隘处再打捞上来。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遭到杨展部队的袭击后,张献忠兵败如山倒,根本没机会再去打捞,那些银锭也就慢慢沉江了。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5)

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张献忠的财宝沉入了江中。

几百年来,当地人只当这是民间传说,不过也有很多贪财之人,垂涎这笔巨额财宝,经常跑到江中打捞,但都毫无收获。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5年。

“水下博物馆”

在2005年,彭山县政府为了完善引水工程,在江口镇附近的河道施工,没想到在水底挖出了7枚明代时期的银锭,上面刻着“崇祯十八年”“黄冈县银”等字样,地点和时间都与张献忠转战非常接近,被认为是“江口沉银”的有力证据。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6)

在同一年,还有一个在岷江捕鱼的村民在江边捡到了一块50两的银锭,上面刻着“大西”的字样。消息传开后,当地人再次想到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谣,开始猜测或许这首歌谣并非空穴来风。

贪婪的盗墓贼们也很快就听到了消息,纷纷闻讯赶来偷偷盗掘。

最初跑来盗掘的都是些小毛贼,有人捞了半天只捞到了一个50两的金锭,随即被警方抓获。剩下的人学精了,白天不再出动,只在晚上偷偷划船去捞,而且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奔逃,给警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7)

直到在2015年,警方破获了一起有关张献忠沉银遗址的盗掘和文物倒卖案,抓住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犯罪团伙,追回了上千件文物,其中包括几十件一级文物,涉案的珍宝文物估价达到了3亿元,这对我国来说损失可不小。

据被抓捕归案的宋某交代,他在2013年清明节那天到岷江河畔潜水,第一次下潜就摸到了一个“金坨坨”。他拿出水面一看,原来那是一只金老虎,这让宋某非常兴奋,没过几天又下水继续摸宝贝。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8)

这次,他在同样的位置摸到了一块四四方方的金属,上面刻着“永昌大元帅金印”,正好能跟之前摸到的金老虎契合。这块金印被宋某以800万的高价卖出,后来被警方追回,成为了国家的一级文物。

不断出现的实物,让传说逐渐变成现实。看到警方通报后,不光是当地人,全国人民都震惊了。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专家决定对张献忠沉银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

不过在开始正式挖掘之前,考古专家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沉银的具体地点,毕竟江水宽阔,不可能从头挖到尾。考古专家们想到了当地流传的那首民谣,既然传说是真的,民谣说不定也有一定的真实性。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9)

考古专家兵分两路,其中一队人继续在发现金银的江边勘探,另一队人则来到江两岸的村庄走访调查。当地村民对那首民谣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指点着考古专家来到岷江一处树林中,让他们看到了刻在岩石上的石虎和石龙

而根据民谣中的那句“石龙对石虎”,考古专家推测,张献忠沉银地点应该就在岷江江口一带,于是便将挖掘地点确定下来。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10)

确定好地点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立刻开挖了。岷江在江口一带的水流十分湍急,想从这样的江水中打捞沉底的珍宝文物,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考古专家们就此展开了讨论。

他们认为考古发掘应当选择岷江的枯水期进行,而岷江的枯水期一般从每年的11月底开始,到次年的3月底,这期间大概有4个月的时间可以利用。

于是考古专家决定趁枯水期在岷江河道内围堰抽水,还将多达两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划分,前后动用了20台抽水机,每天在抽水的同时,还有专门的飞机在上空进行航拍。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11)

随着抽水和清理工作的逐步深入,一座“水下博物馆”渐渐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岷江江口水底,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的金锭、银锭和其他珍宝文物,总计达到了3万多件。

这些珍宝文物主要以金银铜铁等金属器物为主,还有很多珍贵的金银首饰,以及大量的兵器和日常生活用品,涉及了明中晚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12)

有史料称,当年张献忠后宫嫔妃为数众多,考古专家在岷江江底的遗址中发现了他册封嫔妃的金册,而且不止一页,还有为数不少的发簪、戒指和吊坠一类的珍宝首饰,造型精美,像是宫廷御用之物,正好可以作证史料记载。

在2018年,考古专家还从江底发现了一只三眼火铳。该火铳每次可以装填二三枚弹药,当敌人距离自己三四十米远的距离时就可以进行齐射和连射。等到火药用完之后,该火铳还能继续作为棍棒来攻击敌人。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13)

考古专家们推测,这样的三眼火铳极有可能是来自明朝的火器部队神机营。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铁刀、铁剑,以及造型非常独特的铁蒺藜(jí li)一起出水。

不过在水下,专家们并未发现船体遗存,只有一些保存不好的木板和木头,以及大量的船钉。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交战时动用了火攻,这可能就是船体不好保存的原因。这不禁让人遥想,当年两军在此乘船开战,是何等的激烈。

此外,遗址中发现的珍宝文物中最有价值的还要数“西王赏功钱币”。西王赏功钱币并非流通货币,是张献忠当年用来奖励手下士兵的,只赏赐给有功劳的人,而且要以人头来算功劳,这对激励士气来说非常关键。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14)

这样的钱币,之前在我国明面上不超过10枚,而西王赏功金币更是只有一枚,在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这样的西王赏功金币竟然卖出了230万元的高价。

但在2017年遗址发掘之后,出土了数以百计的西王赏功钱币,西王赏功“币范”的重见天日,为鉴定西王赏功钱币的真假提供强有力的利器。

岷江江口沉银遗址的第一阶段考古工作持续了98天,虽然沉银遗址中已经出土了如此之多的珍宝,但考古专家们经过合理推算,认为这可能还只是宝藏的其中一部分,他们甚至还认为这并非沉银遗址的核心地带。

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挖出多少黄金(盗贼挖出3亿财宝)(15)

伴随着不断展开和深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2018年4月份,考古专家们决定将原本的“江口沉银遗址”改为“明末战场遗址”,这样就能以更权威的方式来确定遗址的性质了。

不得不说的是,沉银遗址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张献忠这位“大西王”残暴贪婪的一面,同时也有力地证实了“沉银埋宝”民间传说的真实性,也不禁让人怀疑起其他民间传说中的宝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我国其他传说宝藏的发现有着不小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