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j段和i段的区别(高考填报志愿线差法中)

笔者此前在头条主页发布的《600以上甘肃理科考生填报志愿考量》一文中,使用了“DD-SJ”概念。有家长不清楚这一概念的含义,现简述如下:

我们仍然通过下面这张数据表进行说明:

高考志愿j段和i段的区别(高考填报志愿线差法中)(1)

表中第2行7、10、13列表头栏 “DD-SJ”,含义为关键词首字声母组合。其中DD指当年低差,SJ指上年均差。则“DD-SJ”为院校当年低差DD(当年最低线差)减去上年均差SJ(上年平均线差)后的差值。

为什么要使用这样一个考生不太熟悉的参考值呢?

这是因为考生每年使用线差法填报志愿,主要参考上年院校平均线差,也就是参考省考试院《志愿指导》“分数线资料”表中“平均分线差值”选择冲高院校。正常情况下,当年低差减去上年均差(即“DD-SJ”)为负数,说明考生参考上年“平均分线差值”选择填报的院校,其投档线差参考值小于平均分线差值,是合理的,投档录取是有把握的。但是,如果该值出现正数,说明考生参考上年“平均分线差值”填报的院校,由于院校投档线差偏高,考生线差偏低,存在高考当年不一定能投档的情况。

可见,“DD-SJ”值是衡量院校投档线差的关键值。为填报志愿方便起见,我们可以按A、B两类院校做出区分。将平行志愿下连续多年“DD-SJ”为正数的院校划分为A类,这类院校每年录取线差上移速度快,竞争力强,如理科一本深圳大学;相反,连续多年“DD-SJ”为负数的院校划分为B类,这类院校每年录取线差上移速度慢,竞争力较弱,如理科一本兰州大学(A类、B类院校可能随录取科类、批次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变化)。

根据甘肃平行志愿下投档录取实际,B类院校投档线差连续多年上移的情况比较普遍,但其上移速度慢,上移线差基本处于院校上年平均分线差值以下,如近年来理工类本科一批录取过程中,省内院校基本如此。显然,这类院校考生填报志愿时,用平均分线差值很容易权衡。

但A类院校中,连续多年不间断上移的只是少数院校,大部分院校连续上移2-3年后,某一年度会适度回落,然后第二年继续上移(如上表所示)。这类院校测算其投档线差参考值时,需要分析至少三年以上院校录取线差数据,然后才能根据其变化规律做出考量。

以上分析说明:院校投档线差参考值,既是一个测算值,也是一个经验值,准确把握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建议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时,如果的确无法确定院校投档线差参考值的测算及考量结果,也可以请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帮助分析,确保既能录取到满意的院校,也能录取到满意的专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