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不愿放手让父母带孩子 父母甩手老人带娃
相信不少父母都会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将自家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
这样自己就能安心工作,孩子也有人看管,看似两全其美,可恰恰埋下了不少隐患!
我们都知道,母亲和孩子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犹如一棵树的根,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亲子沟通、认知发展、性格成长、情绪控制、社交能力,以及未来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婚姻,都会受到依恋关系的重要影响。只有与母亲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关系,孩子才会拥有幸福的童年,才有更大可能收获幸福一生。
正如心理学大师荣格所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
可惜,当前我们有太多家庭都是老人带娃、亲生父母做甩手掌柜,而且很多父母还不以为然,觉得这样才“两全其美”。
前两天,有位妈妈找我诉说自己的苦恼: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休完产假就回去上班了。因为平时工作特别忙,我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主要由孩子的姥姥姥爷来照顾他。每年寒暑假的时候,我就回老家,专心陪他玩上一两个月。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因为每次回去看他的时候,他都表现得很开心,而我回到城里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两全其美。可孩子六岁时,我把他接回来在我任教的小学里读书,才发现了各种让我头痛的问题。
这孩子跟我很不亲,每当我要求他认真写作业、把背坐直、把字写端正……他总是当成没听见。我看他没反应,就继续说,可数落他的次数一多,他就会用一种愤怒又很不屑的眼神瞪我,还会跟我顶嘴、朝我大喊、让我滚。
可如果是姥姥姥爷来了,孩子立刻表现的判若两人,听话又乖巧,让干啥干啥,也不怎么发脾气。
我很难过,我才是孩子的亲妈,为什么这孩子只听姥姥的话呢?我该如何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呢?我很担心,他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再过几年就到了青春期。现在都这么不听话,那时又该怎么办啊?
这位妈妈的困难,在于她错过了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
提到依恋关系,很多人都不陌生。
依恋关系指的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之间建立的、最初的情感联系,是婴儿和关系最密切的成年人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如果这个人是母亲,我们就称为“母婴依恋”。
但是,孩子也可能跟奶奶、姥姥、甚至是保姆形成依恋关系,只要他们与孩子的连接比妈妈更紧密,就可能取代妈妈在婴儿心中的地位。
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是姥姥取代了妈妈,与孩子形成了依恋关系。
如果没有与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到底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知乎上有个话题:孩子5岁之前交给爷爷奶奶带后果有多严重?
来自一位匿名的知乎答友给出了一个高赞答案:
我有个妹妹,身体很差,从生下来都住保温箱那种差,妈妈没有精力带两个小孩,我就被奶奶带到乡下直到读幼儿园才回城,即使我那时还很小,但我都记得得到当时见到我妈妈的感受,太陌生了,我太害怕了,我奶奶叫我去抱下妈妈,我都吓得赶紧躲在奶奶身后,我爸爸回来,奶奶又让我去叫爸爸,我根本叫不出来,只想回到乡下找爷爷,然后我妈妈爸爸就很生气,觉得我怎么不亲近他们,然后我在乡下没有太多规矩,就被我妈妈嫌弃,说我没教养,粗鲁,然后告诉我家里很多规矩,很多不允许,还拿我和妹妹对比,说妹妹斯文,我很野蛮淘气,虽然我那时才三岁啊,但是我真的到现在都记得那段回忆,从那一刻我和我父母就不亲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和父母的关系怎么也比不上妹妹,因为妹妹小时候太难带了,我父母有很多关于她的回忆,说到如何大晚上不睡觉到她去医院,说养她如何辛苦,说因为身体差害怕生病如何如何爱干净,吃的用的都要用开水烫,不像我,掉地上的捡起来就可以吃,妹妹的奶瓶要是不用开水消毒喝了肯定会拉肚子,有时我爸爸还感慨当年怎么给我妹妹洗尿布怎么照顾她的,关于我的记忆就真的很少很少,所以,小孩子还是最好在父母身边长大吧,至少你惹父母生气的时候,父母想到带你的辛苦时光,也会原谅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斯沃斯对依恋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人员把两岁左右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带到实验室,观察孩子在游戏时与妈妈的互动情况,然后要求妈妈离开房间,让一位陌生人进入房间,最后妈妈再返回房间,发现孩子们对妈妈大概有四种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孩子:与妈妈单独相处的时候,他们很有安全感,对陌生环境不畏缩,能积极主动去探索环境;妈妈离开时,会出现了较为短暂的情绪困扰;妈妈回来之后,孩子们可以很快恢复平静。与陌生人相处时,孩子的反应也比较积极,能顺利地一起玩儿。
这类关系,称为安全型依恋关系。
在安全型依恋关系下长大的孩子,似乎同时具有两种能力。
他们既能在感到安全时自由地探索,又能在感到不安时从依恋关系中寻求到安慰。所以,这类孩子不管在分离时多么紧张,重逢的时候能立刻与妈妈亲密接触,马上停止哭啼,然后继续游戏。
这种灵活性与韧性,要归功于妈妈长期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能够及时、正确、积极地回应,归功于妈妈尽量让自己的节奏配合孩子的节奏,而不是将自己的节奏强加给孩子。
比如,孩子哭泣时,这类妈妈能充满温柔地及时抱起他们安慰,而不是忽视、拒绝、控制或冷漠。
在这种依恋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有高自尊、能建立信任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善于获得他人的支持、也能与他人分享良好感受,在人格、社交、情绪等身心发展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出色。
第二种孩子:妈妈不在场或不在场,对孩子的影响似乎不大。妈妈离开时,孩子可能会抬头看一眼;妈妈回来时,他们又看了一眼;既没有对妈妈的离开表现出不舍,也没有对妈妈回来表现出期待和开心。
这类关系,称为回避型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对成年人形成真正的依恋。
记得,曾有一期节目采访了黄圣依的儿子,编导问6岁的安迪:“爸爸妈妈工作忙的时候,你觉得孤单吗?”
“不孤单。”安迪回答得坚定。
“为什么呢?”编导继续追问。
“因为,我已经习惯了。”
安迪一脸淡然。
这就是回避型依恋关系的真实写照!
忙于事业的黄圣依,错过了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也没有与日渐成长的孩子及时修复关系,难怪被称为“黑洞妈妈”。
在隔壁房间的黄圣依听到儿子的回答,脸上的苦涩与难过,溢于言表。
开篇那位妈妈与孩子之间,同样也是回避型依恋关系。因为妈妈很少参与对孩子的养育和照料,孩子就会感觉妈妈没有那么爱自己,所以对妈妈也表现出了一些疏远和冷淡。
也有研究发现,在回避型依恋关系下长大的孩子容易有反社会和攻击性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当妈妈把孩子接到身边抚养时,孩子会充满语言和情绪上的对立。
第三种孩子似乎离不开妈妈——妈妈离开实验室时,他们表现得非常痛苦,可当妈妈回来时,又表现得很矛盾:既想跟妈妈接触,又在接触时很生气,伴随着拒绝和反抗,出现了“别理我,别抱我!我讨厌你!”这样的表达。
就算被妈妈温声安抚,他们也一直在哭泣,好像还在寻觅一个“不在场的妈妈”,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情绪。
这类关系,称为矛盾型依恋关系。
其实,这类妈妈在育儿时,并没有直接用语言和行为拒绝孩子,只不过面对孩子的各种生理和情感需求,反应不够及时、不够准确。
面对妈妈时会产生矛盾的心理状态,是这类孩子最典型的心理特点。他们孤僻、焦虑、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人交往,很害怕面对陌生环境,爱把自己封闭起来获得安全感,长大以后的社交能力和职业发展也很受影响。
第四种孩子在妈妈在场时表现得莫名其妙、前后矛盾,甚至有些怪异。妈妈抱他们时,他们会躲开目光,或是带着忧伤的情绪,或是一脸茫然。
一些孩子明明已经被安抚之后,又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大哭,还有一些孩子看到妈妈时会用手捂住嘴巴(达尔文在灵长类动物中观察过这种手势,他将其解释为一种“被抑制住的尖叫”)。
这类关系,称为混乱型依恋关系,很多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就属于这种类型。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报道:
一位父亲在雨中骑着电动车,后面载着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女孩。过十字路口时,不知为什么小女孩从车后座上掉了下来,父亲没注意继续向前骑,小女孩从地上爬起来在后面使劲追,后面的好心车主看到这种情况,减速护送这小女孩儿穿过马路。
随后,父亲也意识到小女孩不见了,把电动车停在路边。当小女孩终于追上父亲、跑到父亲面前时,这位父亲上来就是一脚,女孩随即倒地,并滑了出去,在一个雨天的大街上。
显然,这位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容易建立混乱型依恋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来说,父母既是安全避难所,又被认为是危险的来源,孩子陷入一种既想接近、又怕接近的心理状态,从而出现行为混乱或怪异。
因为,混乱型依恋的孩子总是会感觉到一种“无法解决的恐惧”,从而更可能陷入崩溃状态。
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依恋关系,都是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大约占到中国家庭总数的40%。
研究显示,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心理和问题行为,比如抑郁症、焦躁症、恐怖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反社会人格等。
在0-3岁儿童养育中,应牢牢把握家庭教育的三大核心:
· 第一,在儿童和教养者之间需要一种温暖的、细心负责的、语言丰富的、稳定安全的互动关系。
· 第二,每个孩子都需要合适的环境刺激和引导。
· 第三,避免早期的忽视和虐待,包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缺乏和教养者之间的互动、不适宜的学习方法和内容等。
写到最后:
正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在《抛弃孩子》那首诗中写的:
“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等待,然而,孩子不能等!”
希望父母们早一点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