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芥菜几月成熟(千年芥菜蝶变成大产业)

「亦熙品类品牌产业游系列之77」

谁能想到,昔日门前屋后一朵不起眼的“小青菜”,能蝶变成如今遍销全球的大产业?

华容芥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华容芥菜”2008年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2012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准证明商标。“华容芥菜”获评1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湖南省著名商标,品牌价值达19.06亿元,位居湖南省蔬菜类第一位。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是“中国芥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方便面风味包生产基地县,年产量高达30亿包。华容芥菜生产区域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湖南省现代农业十大产业聚集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华容县芥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年产量达120万吨。以芥菜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达40家,年加工能力50万吨,芥菜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

华容芥菜不仅进入我国20多个省份居民的家庭餐桌,还出口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极高的国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部分国家,综合产值达80亿元。

华容芥菜几月成熟(千年芥菜蝶变成大产业)(1)

华容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北部、岳阳市西境。北枕长江,南濒洞庭,境内河湖密布,素以鱼米之乡、粮棉大县闻名,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圈层、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

华容县扼湘鄂两省三市要冲,汇通长江和洞庭湖两大水系,是长江“黄金水道”入湘第一县,蒙华铁路入湘第一站。万里长江流经东北,八百里洞庭绕于东南,可谓襟江带湖,得“水”独厚。

说起华容,人们会想到四十五里桃花山,想起“关公义释华容道”。华容历史人文荟萃,史上曾有大禹、刘向、范蠡、楚灵王、关公、杜甫、岳飞等名人涉足于此;汉代胡广,明朝刘大夏、黎淳自是文韬武略,满腹经纶。

作为历史悠久的“水乡泽国”、千年古县,八方移民在此反复融合激荡,形成了开放包容、创新争先和尊师重教、重情重义的地域文化,寓外优秀乡友众多,已相继获得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粮食生产标兵县等荣誉。

华容地属北亚热带,为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暖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

华容芥菜,盛产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的淤积平原。这里土壤肥沃、耕作性好、原生态无污染,四季温差大,华容芥菜秋播冬生春收,生长期在低温寒冬,因此芥菜成为该县最适宜种植和发展的绿色食品。截至2021年9月,该县芥菜种植面积中,有1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6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华容芥菜颜色翠绿,质地脆嫩,略带辛味,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硒、钙等微量元素。腌制后色泽淡黄、微酸爽口、生津开胃,不仅是席上珍品,更是方便面酸菜包、酸菜鱼等不可缺少的佐料食材。

据《华容县志》记载,华容县芥菜种植始于魏晋,兴于明清,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华容历史上水灾多发,常遭水灾歉收。当地百姓发现芥菜可鲜食、可腌制储存,是很好的度灾度荒蔬菜。于是,芥菜在该县沃土上生生不息。

据《龙行天空乾隆与江南》记载,乾隆江南巡视时偶然品尝华容芥菜,感觉味美爽口,回宫后又用腌制的芥菜治好了太后的厌食症,于是谕湘布政司,将华容芥菜作为御膳之贡品。

近年来,华容县依托“华容芥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形成蔬菜种植规模化、芥菜加工园区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促进蔬菜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产业效益不断提高。

华容县推行“企业 基地 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推进集加工、仓储、交易、物流、展览于一体的芥菜产业园建设,建立企业联盟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成为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

位于湘鄂两省交汇处的华容县三封寺镇,有1500多年的芥菜种植历史。近年来,三封寺镇着力发展芥菜产业,全镇芥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去年开始,当地将原有的“水稻 芥菜”种植模式改进为“水稻 芥菜 芥菜”种植新模式,亩产可增收1500元左右。

该镇已形成“有基地、有园区、有品牌、有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年总产值达9.2亿元人民币,是湖南首批“农字号”特色小镇之一。

目前,三封寺镇建设的现代化芥菜产业园区现已完成一期建设,已有两家龙头企业入驻。湖南开口爽食品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

传统酱菜曾因卫生状况为人诟病,现在这一点上有了新突破。

在开口爽无菌包装车间,腌制成品在这里进行灌装、杀菌、挑选和包装检验,发往全国各地。厂区统一建设了标准化的腌制池,芥菜精深加工可实现全自动生产、可视化监管。

腌制是决定芥菜品质的关键环节。开口爽通过和科研院校合作,将传统的厌氧发酵改良为乳酸发酵,并结合产品特点进行了二次回坛和入味,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市场销售不错。2020年公司销售额约1亿元,2021年有望翻一番。

当地另一龙头企业湖南洞庭明珠食品有限公司成立近20年,是华容芥菜元老级企业,也是华容芥菜酱腌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该公司主要以低盐、乳酸菌为主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入驻芥菜产业园一年时间,产值和利润均实现翻番。

2021年12月30日,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洞庭明珠食品有限公司举行产学研战略合作基地授牌仪式。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处长胡泽友,华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易斌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双方期望,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做到产学研融合,为华容芥菜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华容县推进芥菜种植区域化、芥菜种子良种化、芥菜生产加工标准化、芥菜加工集群化,从品牌、工艺、产品研发上发力,助推芥菜产业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

全县芥菜生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利益共享模式基本形成。2021年华容芥菜产业园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华容芥菜成功创建了“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华容芥菜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56亿元,占国内芥菜类产品销售市场份额的54%。

眼下,华容县瞄准了更高的下一个目标——到2025年,全县芥菜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力争1家企业上市、1家企业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进入芥菜产业园的规模企业达到10家。着力把华容芥菜产业园打造成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食品加工标志性园区,把“华容芥菜”打造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强农品牌。

华容不仅有华容芥菜,还有华容稻、华容小龙虾公用区域品牌。华容县粮、棉、菜、油、鱼、猪等多类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或全省前列,已有8种农产品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当地打造了华容道旅游系列产品,南山矿泉水、胜峰银针茶、华凯旅游食品、江洲芦苇笋、插旗芥菜、兴华啤酒、华奥纺织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享誉三湘。

在华容,品尝完酸爽地道的芥菜后,还可以沉浸在山水之间“洗洗眼睛”、清净身心。这里有桃花山万亩修竹苍翠欲滴,华一水库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白果树千年不老写满沧桑。南有东湖紧挨洞庭大泽,烟波万顷,还有禹山、鼎山、墨山等群山簇拥,赤眼湖、西湖、罗帐湖、塌西湖等碧水环绕。境内长江外洲上还有十万余亩芦苇,别有一番韵味。

华容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境内东山是湘鄂西革命老区中心地域之一,彭德怀、贺龙、段德昌、周逸群等曾在此指挥战斗,何长工、蔡协民从这里走上革命征途。明碧山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新四军抗战医院旧址尚存。

华容民俗文化颇富特色。“夹叶点子”堪称华容民俗文化奇葩,它是一种地道的民间打击乐,其乐谱文化蕴涵深厚,让人听后遐想连连。华容说鼓、华容三棒鼓,以及划龙舟、玩龙舞狮、采莲船、蚌壳舞、竹马戏、地花鼓等民俗文化活动,为人们喜闻乐见。

同一个芥菜,昔日“度荒菜”,今天出口内销两边俏。不同时代的芥菜,命运大不同。华容幸甚,中华伟哉!

「红梯产业数字加速馆:以AI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加速对产业的了解,加速产业的崛起,加速产业的资源整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