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1)

被人说“衣冠禽兽”,先别着急,人家可能是在夸你。跟着小编来学习成语知识。

我国是一个礼仪大国,礼节在古时候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仅体现在言辞行为上,即便是服装的人们也是要按照一定的礼节穿着打扮的。

宫廷作为礼仪使用最繁琐的场合,自然对服饰上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且不说帝王妃嫔这些本身就生活在皇宫中的人,单单是历朝历代的大臣们的服饰就已经是让人眼花缭乱了。

官服虽然是衣服的一部分,但他身上所承载的更多的是政治的需要,以及各等级官员尊卑等级的划分。因此官服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一席地位,向我们展现出它独具特色的文化意义。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2)

官服最早起源于《周易》中的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从这以后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开始效仿先帝,创造出一套独具自己朝代文化特色的官服。

在众多朝代的官服中有一个朝代的官服极为特别,身着这一时期官服的人曾一度被人们称为衣冠禽兽。衣冠禽兽在当代是指穿戴着衣帽的禽兽。同时暗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很明显这是个用来骂人的贬义词。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3)

但若是穿越回明朝听见有人骂你衣冠禽兽,先别急着跟人对线,因为在明代衣冠禽兽是用来夸人的词汇,原因则是与明代的官服有些渊源。

朱元璋建了明代以后,像历朝历代的帝王一样,新朝代新气象,当即便也改革设计出一套独具自己朝代特色的官服。因为朱元璋出身贫苦,深知黎民百姓的不易,因此他也仅仅是对官服进行了简单的改制,在宫廷礼节方面则是提倡一切从简。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4)

不过虽然是改新制,但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了他的想象力,明代的官服形制再新也新不到哪去,因为他所说的新不过是相对于元代来说的。

元代作为入主中原的外族王朝,他们的官服在改制设计时融入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因此当时元朝的官服形制与传统的汉族官服形制差距还是挺大的,而朱元璋的改制则是将官服的形制又改回到了正统的汉制,更准确的来说是承袭了唐制。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5)

明代时的生产力发展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虽说明代的官服形制沿袭唐制,但明代的官服不管是面料还是制作工艺都已经远超唐代的技术。因此明代的官服在整体做工上相比于唐代来说工艺更加精湛,纹饰更加精美。

本来最早朱元璋选择的官服颜色很是简单喜庆,一品到五品的官员官服的颜色为紫色,六、七品官员服装的颜色为绯,放眼望去满朝文武都是大红大紫的,又吉利又喜庆多棒。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6)

但是后来有礼部官员可能觉得这种配色虽然很红火,但远远看过去过于艳俗了,毕竟这工作服最后可以要穿在自己身上的,于是便对朱元璋建议沿袭前朝按照五行划分颜色的方法努力为自己的工作服争取一个更好看的打板。

朱元璋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听后觉得大臣讲的在理,便同意了大臣的建议统一用素红色打底。但是后来可能大臣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尊贵,官服还是渐渐地演变出了多种颜色,变成了一至四品绯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则为绿色。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7)

衣冠禽兽主要说的是绣在官服上的纹饰,因为明朝时为了便于区分文官与武官,他们官服上的绣的纹饰都大不相同,文官官服上绣的纹饰是不同种类的禽鸟,按照等级分别是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武官的官服上则统一绣着各种各样的猛禽,按照等级分别是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古代反腐趣闻 衣冠禽兽原本是夸赞(8)

因此在明朝时如果别人称呼你为衣冠禽兽,那绝对没有贬低你的意思,恰恰相反人家是在夸赞羡慕你身份地位尊贵。至于为什么衣冠禽兽后面变成了骂人的话,原因在于明代后期,官僚勾结常常仗势欺人,随意征收苛捐杂税,渐渐地就将为官的好名声给败坏掉了,自此之后衣冠禽兽便变成了讽刺人的词语。

小编热评: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文化总是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万万没想到衣冠禽兽曾经竟然是个褒义词,如果有一天不小心穿越到了明朝,被人叫了一句衣冠禽兽,可切记不要生气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