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探春的性格及成因(红楼梦解读探春远嫁之时)
八七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第三十二集,主要讲述探春远嫁的故事。在金陵十二钗之中,贾探春与王熙凤是与贾家兴衰关系最紧密的两个人。探春所代表的是关心贾家兴衰的“有心人”,而凤姐则代表坐视贾家衰败的“旁观者”。这是交织在贾家表面与暗地里的两股错综复杂的势力,很显然贾探春最终落败。她的改革以失败告终,她自己也成了贾家政治谋算上的牺牲品。
造成贾探春悲剧命运的最终缘由,在于她的出身与志向上存在着的深层矛盾。她是贾政小妾赵姨娘所生,虽然从小跟在贾母身边长大,并没有沾染赵姨娘的恶习,但这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在贾府并不是有权有势的人物。她曾经多次自嘲自己是“投错胎做了女子”,可见其志向之高。在见识到贾家众儿郎不学无术、挥霍无度之后,贾探春对于家族未来有着深刻的担忧。只可惜,她一来不是嫡出小姐,二来不是男儿之身,三来并非王夫人的心腹,纵然胸中有改革之法,奈何无法完全施行。再加上有一个不争气的母亲赵姨娘从中作梗,探春所面临的困难,是所有人之中最令人感到绝望和无力的。
程高本续作中,贾探春最终远嫁海疆。她嫁到了镇海总制周琼的府上,而此时父亲贾政在江西粮道任上。一个管兵,一个管粮,这种亲事在古代是十分忌讳的。皇帝最怕的不是有大臣作乱,最怕的也不是后宫不宁,他最怕的是手中兵权不稳固。镇海总制对于远在京城的皇帝来说是鞭长莫及的人物,因此平时少不了戒备。而贾家此时参与四王八公夺嫡之争,已经被皇帝疏远,只能凭着祖荫继续留任。因此,两家对于皇帝来说,一个是职位敏感,一个是时机敏感。二者成了亲家就变成皇帝的心腹之患。
续作之中交代,贾府蒙难后,周琼就奉旨在海疆戡乱,一直无法与贾家获得联系。这是皇帝的一种手段,为的是用海疆之乱牵制周家,随后分而治之。在周家得知贾家的消息时,贾家的势力已经被连根拔除了大半。此时,周家纵然有异心,也不敢再有所动作。而皇帝很明显知道周家的心思,因此命令被起复的甄应嘉安抚海疆,稳住了周家等一众海疆官军之心。周家能得善终,不是皇帝忘了他们与贾家是亲家,而是不想在这个海疆刚平定之时,再添波折。
脂砚斋等版本的批注对于探春远嫁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上都肯定了“远嫁”的事情,只是在远嫁对象之上有所争议。但无论如何,从表面上看似乎远嫁的探春得到了善终。事实上,不论按照程高本续作,还是其他批注版本的推测,探春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例如,上文我们说皇帝怕海疆再生动乱,利用甄应嘉安抚了周家等领兵统帅。可这显然是暂时的。皇帝对于贾家的清算是十分狠辣的,不可能会轻易放掉与贾家结亲的周家,更何况周家还是边疆要员。因此,在安抚之后,皇帝还是会趁周家放松戒备之时对其动手。这是维护皇权稳固的必然选择,任何一个掌权者都不会允许这种有隐患的家族掌握兵权。因此,周家最好的下场也只能是被罢职夺权,最坏则不会输于贾家,最终落得抄家清算的下场。
能够佐证这一推测的,还有另外一点理由。贾家何种根深叶茂的大家族,在为儿女选择婚姻之时,考虑的更多是家族的未来。政治联姻和商业联姻是两种非常常见的形式。比如贾迎春嫁给孙绍祖,贾赦看上的是孙家如今的政治势力以及家产。因此,探春无论是否嫁给周家,她的远嫁必然是出于家族的某种企图。一旦这种企图得逞,在贾家看来是“赚到”,但在皇帝看来却是“威胁的上升”。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这样的敏感时刻,贾探春与谁家联姻,就会变相害了谁家。
贾探春这个人物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多重层次的。家族的选择决定了她的命运,而她的出身、眼界则决定了她的痛苦比别人更深沉。远嫁的骨肉分离是人伦亲情上的痛苦,目睹家族走向衰亡无力回天是立场上的痛苦,而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则是人生志向上的痛苦。相比于贾家其他姐妹,探春想得多、做得多,最终一切曲终人散时,失去的也最多。
对于探春这个人物,我们应当也必须保持足够的尊重。因为,如果将《红楼梦》的故事放到某一个朝代背景里,贾探春就是那个试图挽救一王朝和黎民百姓的诤臣;如果将《红楼梦》的故事放到一个家族背景里,她则是那个想要扭转家族命运的不屈晚辈;而如果将《红楼梦》的故事仅仅缩小到她个人身上,她则是一个敢于和命运抗争的坚贞女子。探春改革失利,错不在她,但她敢于站出来扶大厦于将倾,这份勇气是贾家男儿们所缺乏的。
八七版电视剧中对于探春远嫁的场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甚至可以用全剧中最出名的几个“大场面”之一来形容,这是剧作团队对于这个人物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喜爱。探春的倔强和不屈,是可以在任何一个时代激励人们的动人篇章。相比于“旁观者”王熙凤,贾探春有魄力更有骨气,有志气更有勇气。在探春的形象面前,王熙凤的格局立即降低了一个档次。曹雪芹所塑造的这两个“女强人”形象给了人们非常好的警示。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王熙凤也有贾探春的远见和才华,在接受荣国府内务最初就着手进行开源节流,贾家断不会这么快坐吃山空,更不会出现各种令人悲愤又无奈的乱象。相比于探春,王熙凤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帮助贾家,可她选择旁观,甚至选择做了家族衰亡的推手。这是人物性格和角色理想上的巨大差异。
贾探春的出现,既是曹雪芹对于贾家大部分后辈不思进取的痛批,可又何尝不是一种无法拯救家族命运的惋惜?在塑造探春这个角色的时候,不知道曹公是否想起来当年曹家覆灭时很多亲人的无奈与酸楚。也许,曹雪芹曾几何时也希望曹家早点出现一个如贾探春一样出色的人物,真正为家族尽心筹谋;又或许,曹雪芹在某个时期,将贾探春当作了理想中的那个自己:同样的怀才不遇,同样的无力回天,同样的失望透顶......
感谢观看本期内容,喜欢的记得关注和推荐,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