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来历(作为世界上最早由人声配音的民间传统艺术)

周杰伦恰好有一首同名歌曲“皮影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呢?里面的歌词写得很好“动静掌控全在绕指间,透明的眼,纯净的笑脸,只看颜色就能辨忠奸”,描述了皮影戏的表演和神情动作,看得人们出神入化,如今“皮影戏”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皮影戏来历(作为世界上最早由人声配音的民间传统艺术)(1)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信大家在网上或者电视里面都见到过皮影戏,是用兽皮制作而成的皮影人物,表演者在白布后面操纵皮影人物,并讲述故事情节再配上乐器,足以在当时吸引无数的人前来观看,这种新潮的玩意一下子就传开了,传播范围及其广泛。

据记载,皮影戏在西汉开始兴起,发展于唐朝,而后在清朝盛行,在元代就传到欧洲等国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大家知道,最初皮影戏是怎么来的吗?

皮影戏的来源呀还跟一则被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相关,相传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因为疾病去世了,汉武帝非常难过伤心,迟迟不能相信爱妃就这样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自己,也不去上朝了,大臣李少翁有一天在大街上看到小孩拿着布娃娃在阳光下和影子玩耍,于是灵机一动,便将李夫人的画像做成可以活动的纸片人,请汉武帝就做,自己在白幕后面表演,汉武帝看完后非常喜欢和开心,慢慢的开始治理朝廷之事。这也就是“皮影戏”的最早起源了。

慢慢的皮影戏也发展起来了,也更加的专业,从最开始的简陋设备到现在的专门台面,从刚开始的黑白纸片人物,到现在的五彩斑斓关节可活动的皮影,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积淀。

皮影戏来历(作为世界上最早由人声配音的民间传统艺术)(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皮影的制作工序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是非常的复杂。总共下来基本上要刻三千多刀以上,工序大致上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等。

选皮:各地选用的兽皮各有不同,以牛皮最为常用。

制皮:一般是指将牛皮净泡在凉水里两三天,在刮制四次,没刮一次就要净泡一次。

画稿:皮影有专门的画稿,都是世代相传的。

过稿:将画稿描绘在牛皮上。

镂刻:用专门的刀具沿着牛皮上的线稿雕刻。

敷彩:就是皮影雕刻完成后上色的过程。

发汗熨平:等到敷彩完成后就可以将牛皮里面的水分挥发掉便于长久保存。

缀结合成:将皮影各个部分结合起来。

中国的皮影戏不仅红遍中国还闻名世界,卓别林等等大咖都对皮影戏给予高度的评价,在国外不少地方皮影戏依然是节日庆祝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下,皮影戏显然慢慢被遗忘了,短视频、电影这些便捷的,闲暇之余消磨时间的东西,慢慢的填补掉我们的日常。

皮影戏是非常有文化意义的一种艺术,如果皮影戏可以和当下的流行趋势结合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呢?不过皮影戏讲究的还是融入到现场的氛围,场景。如果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我想或多或少会失去一些东西吧,有时间不妨可以去现场感受一下,皮影戏带来的魅力。

就像周杰伦唱的“皮影似神仙,我声轻如燕,你面前忽隐又忽现,飘逸在云和雾里面,傲气贯山巅,随性唱一遍。”

皮影戏来历(作为世界上最早由人声配音的民间传统艺术)(3)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