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只有留住人才能发展(武汉打响人才大战)

武汉只有留住人才能发展(武汉打响人才大战)(1)

编者按:2017年以来,以武汉、南京、西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以住房补贴和户口等来吸引人才在当地就业、创业。一年过去了,这些政策执行效果如何?是否吸引到城市亟需的人才?求职者对这些政策的反应如何?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如何应对人才大战?界面新闻近日走访了一些热点城市,试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去年春天,雷特决定离开呆了10年的北京,因为越来越贵的房价让他觉得在京城安居无望。备选的城市有武汉和成都。在他看来,成都互联网产业发展得比较好,之前在腾讯制作视频的工作经验可以用上,而武汉教育资源丰富,离老家荆州也近。

正在犹豫时,武汉颁发了人才落户政策,只要是硕士生不限年龄皆可落户,这意味着雷特可以立马拿到武汉户口并买房。于是,去年6月,32岁的雷特在武汉重新出发。人留下来了,可做什么又成了问题。

类似这样的人才租赁房武汉还有6000多套。去年7月,武汉以商品房配建、购买、租赁、政府投资等形式在13个区公布了首批3600套人才房的选址,此后又公布了第二批3011套人才房的筹集情况,毕业生拿着毕业证和身份证,就能排队申请相应优惠房。

从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人才政策的效果似乎不错。2017年,在人才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毕业季,有30.1万名大学毕业生来到武汉工作,是2016年的2倍,新增落户大学生14.2万人,是2016年的6倍。

但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情况似乎没有那么乐观。根据武汉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武汉市实行的人才新政对该校毕业生留汉就业的影响并不大。根据武大的报告,2017年,该校58.72%的本科生选择读研或出国,剩下四成求职者中,留在湖北工作的只有25.46%,较上年还下降了2.06个百分点。

在专家看来,相比行政手段的优惠政策,人才的流动更多是受到就业机会和职业前景的影响,因此,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产业发展和创业氛围才是决定人才去留的最关键因素。

“留人最核心的其实是城市提供的岗位和潜力有多大。”武汉某知名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对界面新闻说,该校新闻学院的毕业生留在武汉工作的很少,“因为这里没有对应的好企业”。

专家指出,包括武汉在内的二线城市出台的人才政策过于笼统,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并没有体现出当地的经济特色。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范子英教授对界面新闻表示,吸引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当地经济,因此要与当地经济特点结合起来。“要发展哪些产业?要吸引什么样的人才?都没看到具体的说法。”他在谈到二线城市的人才政策时说。

武汉历来是中国重工(5.490, 0.09, 1.67%)业的重镇之一,除了早年的钢铁业,近年来,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的GDP贡献良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汉可能更需要高级技工类人才而非笼统的应届大学生。

此外,二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大多集中在户籍和住房两大方面。比如南京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办理落户手续,并筹建人才安居房和延长住房租赁补贴权限。长沙政府也在去年实施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根据学历发放金额不等的生活补贴及购房补贴的政策。

即便不考虑这些“以房为主”的政策是否真的吸引到一个城市迫切需要的人才,在地方财政日益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住房补贴政策的可持续性也有待检验。

目前武汉的规定是,人才租赁房只供给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这就意味着2015年毕业的小陈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可以享受。她对记者表示,打算到期后借用学弟的名额再租一个,“反正只要是大学生登记的就行,管得没那么严。”

而住在明泽华丰苑的大学生恐怕没这么“幸运”。华丰苑的部分楼栋是洪山区政府和当地村民签的租赁房,属于廉租房,去年清出一部分小户型给了大学生。据武汉洪投保障房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政府的租约今年年底就会到期,到时所有居住在内的大学生都要搬至20公里外的福临居廉租房。

“政府租赁的房子就是会面临到期的问题,政府参与投资的房会长久点,商品房配租的房条件好点,就是比较贵,”工作人员说,“不过条件都不怎么样,毕竟不是请你们来享受的。”

再者,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能省下一部分房租固然是好事,但并非对所有的大学生来说,二线城市的优惠房租都比“北上广深”的发展机会更有吸引力。

“我之后还是会先去大城市吧,”一位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对界面新闻说,“武汉新兴产业的发展刚开始,在它起来前,先出去锻炼下。”

和很多中国城市一样,武汉也将互联网产业列为转型方向之一。武汉市政府表示,要将武汉打造为中国互联网第四极,位列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2017年,有24家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企业的总部或第二总部落户武汉光谷,其中包括小米科技、科大讯飞(57.510, -1.76,-2.97%)、海康威视(41.220, -0.13, -0.31%)、ofo等行业龙头企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界面新闻调查发现,知名互联网企业在武汉的招聘需求并不多。互联网招聘平台拉勾网显示,3月31日,海康威视、神州数码(21.600, 0.00, 0.00%),金山云、奇虎360等号称在武汉落地的企业并未发布招聘广告,腾讯在武汉仅提供了一个月薪1.8万-3.6万的互联网 解决方案架构师的职位。

神州数码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神州数码在武汉有6个亿的投资,但和深圳近百亿的在建项目相比“小巫见大巫”。“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该负责人还表示,在武汉的项目并非是公司重点的投资项目,所以还没有规划好发展方向。

事实上,一线城市因为经济上的先天优势,依然是最富有吸引力的地方。2017年,从全国范围来看,一线城市中的深圳和广州的常住人口分别增加62万和45.5万,人口增量分列全国第一、第二位。其中,深圳去年共引进人才约23.37万人(不包括留学生、博士后引进),同比增长36%。

即便是去年常住人口下降的上海,外省市生源毕业生在沪就业的意愿也持续增强。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会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联合发布的《上海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2017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有34.6%的外省市生源留在上海就业,较2016届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当然谁都希望到品质好的地方去,但是人才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更高的竞争能力,所以一定是占据高品质的这样一个地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杨开忠近日在一次公开活动上指出。

与此同时,来自其他中小城市的竞争一刻也没有停。在武汉大学宿舍区的公告栏上,一张来自成都温江的招聘启事写道:“宜业宜居宜游、国际化都市新区、享受事业编制”。

小王是武汉“八折租房”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但她对目前的居住环境并不满意。她所在的金融港人才房离最近的商业中心光谷广场约8公里,到武汉市中心东湖18公里。晚上8点,这栋原本应容纳114户的人才公寓,只有20户亮着灯,其他楼栋散落着施工材料,隐没在黑暗中,因为路灯还没安装好。

武汉只有留住人才能发展(武汉打响人才大战)(2)

关上门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没有公共区域,没有集体活动,周围就算住了同龄人也互不认识。在金融港某私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小王说,她还没有下决心在武汉落户,因为不确定会不会有一天回到江西老家。

“我还是想离家近点,”她说,“而且武汉的房价和工资不成正比,就算买房有优惠,也就好一点点。”

来源:界面作者:訚睿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