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特点(呆若木鸡也挺好)

呆若木鸡特点(呆若木鸡也挺好)(1)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原来的意思是说,呆得像木头雕成的鸡一样。

这个典故,说的是纪渻(shěng)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训来训去,却训成完全相反的样子。比喻看似呆,却有很强的战斗力。原意为褒义词,说的是这样的斗鸡战斗力强。

但是后来,用作贬义词,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讽刺“像木鸡一样麻木”。

可是,呆若木鸡是一种回归自我的能力,让自己能充分去应对周围环境,以及变化莫测的世界。不管外界如何,自己专注自己的积累和建设,战斗的时候,才会有胜利的把握。

类似地,西方哲学中,斯多葛学派的苦修原则,推崇将人的灵魂建立为“内在堡垒”。

这种所谓的“内在堡垒”,说的是内心不被外界的烦恼、动荡等所干扰。与此同时,内在堡垒也不是象牙塔,而是在我们内心中,建立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这个避难所,是有高度的,站在里面,可以拥有广阔的视野,能让人思考各方面的得与失、成与败。

同时,这个心灵的内在堡垒,也是我们行动的基础,能让我在适当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去行动,而不是过于柔弱或者偏激。

说得有些复杂,其实就是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人也变得成熟起来。不再被外界的变化所干扰,只去做自己掌握的事情。外在表现,看上去很呆。这也是成熟的表现之一。

就像那只木鸡一样,听到其他斗鸡的叫声,已经毫无反应。因为它的精神,处于高度凝寂的状态,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

当别的斗鸡看到这样一副样子,没有一只敢跟它交战,只好回头跑掉。此时,这只斗鸡已经无敌。

感谢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