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接续护绿海悠然见青山)
地处博罗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象头山,有神象化身的传说,有“象岭飞云”的奇观,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江重要水源涵养林,也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难得的物种基因库。
象头山林场位于象头山的山脉东部,林场成立66年来,共享着象头山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红利,也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着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经过一代代林业人的接续奋斗,植树造林,抚育管护,现在的象头山林场群峰叠翠,碧潭如珠,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达97.4%,林场内有高等植物约1500种,林木蓄积量增到32万立方米,成为绿色明珠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迎来最好发展机遇的象头山林场,正以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为主要抓手,培育与管护好森林资源,加快推进惠州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和开展自然科普教育等,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红利。
●历史变迁
建场至今经历4个发展阶段
骤雨初歇,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徐徐前进,20多分钟后便进入象头山林场下嶂管护站辖区。在一处开阔地带驻车,环顾四周,林海苍茫,流云奔涌,群山浮动,仿若仙境。
1956年,新成立的象头山林场就把场址选在下嶂。66年来,象头山云海奇景依旧壮美无比,象头山林场则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
林场建立初期的经营面积为38655亩,建场的头11年(1956年至1967年)主要以造林护林为主,大力改造残林、发展人工林。
象头山有神象化身的传说,有“象岭飞云”的奇观。
今年55岁的林场职工黄圣辉说,曾听林场老人讲起,新中国成立前,林场辖区的这片森林时有火灾发生,常有人放孔明灯、烧山赶野兽、捕捉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林场建立之后,开始在荒山岭地植树造林,10年间种植杉木、马尾松、经济林等1.4万余亩,林场生态得到较大改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1968年,部分林木已进入郁闭期。此后10年,林场转入抚育间伐、经营管护阶段。1974年,100多位知青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到象头山林场下嶂插队,植树造林。林场在知青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积极扩大人工林面积,共营造人工林10249亩、毛竹5000亩,并新开了10公里林区公路,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9年后,象头山林场转入森林主伐利用阶段,并在搞好林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相继建起了松香厂、木材加工厂、水电站等,林场也从单一的经济模式向多元化产业结构推进。1979年至2001年期间,象头山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营林生产不但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还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平均砍伐木材7000立方米。”象头山林场资源管护股的林业工程师崔汉青回忆,当时,林场运输木材的车辆进出频繁,木材加工厂也是生意兴旺,整个场区热闹得很。
1979年进入象头山林场工作的江顺平,正好赶上林场大发展的时期,他先后在松香厂和电站干过,当过护林员,还开过拖拉机。他回忆,那时林场场部已搬到山脚下,但下嶂工区还有不少职工居住,负责伐木、护林等工作。“当时交通比较落后,从下嶂工区到泰美镇有十七八公里,下山去买东西很不方便。”江顺平说,每隔三五天,他就会被安排开拖拉机下山去采购各种物品,解决职工的生活难题。
随着林场的发展越来越好,职工的福利也不断提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场还专门购置一辆中巴车作为“学生车”,接送各工区职工子弟到镇上上学,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2001年后,象头山林场逐渐由生产木材为主转为保护生态为主的经营模式,并于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分别划出34380亩、5353.5亩和10691亩山林作为国家级生态林、省级生态林和市级生态林。目前,象头山林场经营总面积为62160亩。
象头山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盛大勇介绍,林场于今年4月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在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以生态公益为前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
●生态良好
桫椤自然生存繁衍并形成群落
“看,这些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桫椤。”在象头山林场南山三级电站的一条山涧里,顺着林场副场长曾振森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9棵桫椤,其中5棵比较高大,有三四米高,冠幅也大,宛如一把巨伞;其余几棵较小,约一两米高。
桫椤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
据介绍,桫椤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与恐龙同时代,出现于2亿至3亿年前,曾经是恐龙的食物。恐龙灭绝后,桫椤历经无数沧桑,一直存活至今,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南山三级电站站长周伟琼回忆,1994年电站建成投产时,这几棵桫椤就已经存在。“当时比现在矮一些。”周伟琼说,桫椤生长比较缓慢,倒是山涧里的杂草长得快,站里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清理杂草,为桫椤腾出更好的生长空间。
让周伟琼惊喜的是,近些年,他们在电站周围的溪谷和山涧里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桫椤,“这一带起码有几十棵,巡山的时候,时不时就能发现一些。”
曾振森介绍,桫椤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需要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和、日照短、湿度大、无污染的环境。桫椤能在这里自然生存繁衍,并形成一定的群落,与象头山林场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象头山林场在象头山山脉的东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林种齐全,资源丰富,全场森林覆盖率为97.4%。据初步调查,林场内有高等植物1500种左右,其中国家珍稀保护植物近40种,包括桫椤、金毛狗、白桂木、华南栲、巴戟天等和众多兰科植物。野生动物拥有国家级Ⅰ级保护动物蟒蛇1种和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白鹇、原鸡、穿山甲、大灵猫、虎纹蛙等18种。
除了珍稀动植物,象头山林场还有不少大树和古树。崔汉青介绍,目前,林场共有6棵古树列入惠州市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其中位于下嶂工区的一棵枫香树,已有320年树龄,为二级古树;另5棵树龄均为100多年,为三级古树。
在崔汉青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这棵枫香古树。古树目测有二三十米高,树干巨大,要4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巨大的树干分出5条粗壮的枝丫向四周延伸,从下往上看,整棵树就像一个巨大的爪子。再看仔细些,其中两个枝丫用钢管支撑着,一个枝丫的分枝被锯断了,还有一个枝丫上留有“输液”的袋子。
林场6棵古树列入市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
“人有生老病死,树木也一样。”崔汉青介绍,这棵古树由于自然衰老和台风、暴雨等天气的影响,一度出现榕树寄生、树枝断裂、长势衰弱的情况。2021年7~10月,市林业局对全市47棵濒危古树进行抢救复壮,其中就包括这棵枫香树。“当时在古树周围搭起了架子,修剪了枯枝,清理了寄生的榕树,修建了支撑,进行了复壮输液等。”崔汉青说,“你看,现在古树长了许多新枝叶,说明它又慢慢恢复元气了。”
盛大勇介绍,当前,象头山林场以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为主要抓手,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保护和灾害防控,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让更多的古树和珍稀植物得到关注和保护,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绿色发展
开展自然科普教育,让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渐入人心,象头山林场由“砍树经济”转为“护树经济”,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15年,市属国有林场迎来转机。这一年,中央、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惠州市分阶段推进改革。象头山林场在今年4月正式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市财政全额拨款。
新时代赋予新机遇,新使命呼唤新作为。今年6月,“80”后植物学博士盛大勇接过象头山林场场长的担子,带领班子对象头山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谋划。
“首先是要转变经营理念,结合林场公益一类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深入谋划发展定位。”盛大勇说,要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发挥自身区域和资源优势,逐步开展良种示范、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监测、科技示范等工作。
同时,结合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打造林场自然教育和科普基地,向社会敞开大门,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林场多年来保护森林资源为社会带来的生态红利,继续唤起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象头山林场正在积极推进2022年公益林示范区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04.63万元,运用森林培育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打造集生态旅游、生态科普、大径材培育、林下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生态公益林综合示范区。
桃金娘、木荷、红锥……走进位于下嶂的生态科普教育径,只见路径两侧林木茂盛,相关植物旁边竖立了绿色牌子,上面详细介绍相应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价值等,让访客对眼前的植物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曾振森介绍,这条科普教育径长约3公里,利用林场现有的林木集材道改建,接下来将会完善路径基础设施,并因地制宜栽植中草药植物和灌木,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公益林示范区还包括建设大径材培育区2153.42亩、石斛种植示范区40亩两个项目,目前正在同步推进中。“公益林示范区建设项目将有助于林场创建更高的森林质量、更美的森林景观、更优的森林环境,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曾振森说。
象头山。
记者了解到,象头山林场境内多高山,最高海拔1021米,其余多在800米以上,拥有较丰富的森林游憩资源,适合开展森林旅游活动。早在2006年,广东省林业局已批准成立象头山省级森林公园,园内集雄山、秀水、奇石、古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尤其是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最为丰富,形成了既可观光旅游又可度假休闲的旅游胜地。前些年,象头山林场引进并种植了60亩鹰嘴桃。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灿若云霞,吸引无数游人打卡,这已成为林场的旅游亮点之一。
盛大勇介绍,接下来,将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对林区公路、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配套,为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联动周边村庄,着力发展森林康养、科普观光、特色林下经济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南亚热带珍稀植物保育基地,推动森林公园建设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林场人故事
护林人
穿梭深山密林 常年甘于寂寞
山路湿滑、青苔满地、草深林密……采访当天,记者跟着下嶂管护站护林队走了一段巡山的道路。短短500米,记者走出一身汗,不是因为炎热,而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倒。
“对于护林人来说,这算是比较好走的一段路了。”南山三级电站站长、下嶂管护站护林队队长周伟琼介绍,下嶂管护站共有9名护林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大多是“场二代”,负责1.6万亩森林的管护。“护林人需要常年跋涉于山野间,穿梭在密林中,还要忍受寂寞,没有护林情怀和奉献精神很难坚守下来。”周伟琼说。
周伟琼。
下嶂管护站下辖的架拉山管护点是象头山林场最偏远的点,一共有4名护林人,两人一组,每组上班一周轮换一次。
“我每天走3万步左右,最多的一天走了6万步。”55岁的黄圣辉是架拉山管护点的一名护林人,每天上班时间,他和同伴就会穿上工衣、带上镰刀去巡山。如果遇上有游客、驴友等上山游玩,还得跟着,防止他们做出一些损害森林、破坏环境的行为。
黄圣辉的父亲曾是林场医生,救治过不少受伤的护林人和伐木工人。他也听过不少前辈护林的感人故事,如半夜蹲守防止附近村民盗伐林木,凌晨三四点启程上山铲防火线,每天带上午饭进山修路等。
“老一辈林场职工不畏艰苦、默默奉献的精神,建设林场、保护林木的情怀,让我深深感动。”2017年接棒成为一名护林人后,热爱写作的黄圣辉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乐意为林场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护林的确需要奉献精神。即使是今时今日,位于深山里的管护站,条件仍比较艰苦。“我们住所附近手机信号和网络非常差,基本无法正常通话和上网。”黄圣辉说,幸好他捣鼓了一个天线,能看到一些电视节目,不至于太无聊。
住在深山里,湿气重,蛇虫鼠蚁多,意外更是无处不在。一个雨夜,山洪突发,冲塌了管护点厨房后面的空地,还连带着滚下一块巨石,所幸没有伤及屋内的人……
“虽然山里的生活不及山下方便,但和前辈们相比,我们现在的条件好多了。”黄圣辉说,如今林场为职工建起了新的小区住房,工资待遇也提高了许多,“我更要努力工作,守护好这片森林。”
工程师
坚守是最好的选择 不负青山不负时代
“1987年,我分配到林场时,是最年轻的技术员,现在成为最老的了。”今年58岁的崔汉青,在林场工作35年,经历了林场大发展时期,在低谷期也一直坚守,终于迎来了“最好的时候”。
崔汉青是河源人,学的是林业专业,1987年来到象头山林场时,正是林场转入森林主伐、大力发展林业的阶段。“那时,每周要上山三四次,做好木材生产、造林更新、幼林抚育等工作。”崔汉青说,在山里,他遇到过山猪、眼镜蛇等动物,也曾摔过跤、被各种蚊虫咬过,所幸没有受过太多的伤。
崔汉青。
35年来,他几乎走遍了林场的每个山头、每条防火线,见过林场各种风景,参与过许多次森林资源调查……他被称为林场的“活地图”,这里山水草木、峰峦沟壑、林相地貌他都了然于胸。
进入21世纪后,惠州市属国有林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商品林采伐大幅减少,林场收入锐减,进入经营低谷期。当时,同事们有的离开,有的调走,崔汉青也有过走出去的机会,但他最终选择了坚守。
他爱这里的山水树木,他喜欢这份和自然打交道的工作;他爱这里的人,他在这里成家,孩子在这里出生,还有与他一同坚守的同事们。
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国有林场迎来了新一轮改革,象头山林场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从年轻技术员成长为林业工程师的崔汉青,工资待遇也有了保障,“坚守是最好的选择,过去的辛苦都值得了。”
崔汉青说,他现在的工作主要负责桉树林的改造和其他林业项目的建设,依然每周上山数次,依然和各种林木打交道,看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林场,心里却盼着时间慢点过,“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我要好好干,不负青山不负时代。”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