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出世闹出了很大动静,玉帝就问群臣发生了什么事。群臣皆面面相觑。玉帝就令千里眼和顺风耳打探,方知是石猴出世了。千里眼如同今天的卫星定位,顺风耳如同打电话,古人的想象力也真够丰富了。人类凭借科技,实现了神话中的想象。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目”。

目甲骨文作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1)

,就是一只眼睛的样子。本来是横着的,到了战国时期,文字简化,图案线条化,眼睛立起来,不是那么形象了。我们看甲骨文中的见字作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2)

,一人跪坐,突出头部的大眼睛。

甲骨文中有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3)

,就是民,按照郭沫若先生的说法,民是古代的奴隶,眼睛被刺瞎了。

甲骨文文中的臣字作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4)

形,是低眉顺眼的样子。我们在商周的青铜器上会看到大量的眼睛的形象,有种狰狞恐怖的意味。我们还知道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有纵目人,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5)

样子非常奇怪,眼球呈柱状突出出面部,仿佛看到人世间不能看到的东西,非常神秘。

有个成语叫贵耳贱目,意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道听途说,就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意思。其实在今天看来,眼见未必为实,一方面人类的会有难以觉察的视觉误差。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6)

另一方面,ps的技术越来越高,修图高手的能力,只有你想象不出来的,没有他修不了的。

再说说含有“目”的几个成语。

鱼目混珠,就是用鱼眼睛去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以次充好。指代的对象是物。这里一定要和鱼龙混杂区别开来。

鱼龙混杂是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相当于良莠不齐。指代的对象是人。

刮目相看,有句话说的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三国时吴国有位大将吕蒙,当初不好读书,孙权就劝吕蒙多读书。吕蒙推说军中杂务繁忙,抽不出时间。孙权劝他说,自己要处理的事情更多,但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学习。后来吕蒙终于折节读书。当鲁肃路过吕蒙的驻地时,与吕蒙纵论天下大事,非常震惊的说:“和老弟分手没几天,以兄的胆识和谋略,你已经不再是吴县那个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回复说:“君子只要分别几天,就需要重新另眼相看了,你看清的还是太晚了。”这个成语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再去看他了。

青目,又称青眼,说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名士阮籍的故事。阮籍旷达不羁,为人不拘礼俗。他的母亲去世,嵇喜、嵇康两兄弟前来吊唁,对遵从礼法的喜阮籍白眼(眼睛斜视)相对,而对带酒携琴而来的嵇康青眼(眼睛正视)相对。故有垂青一词,而白眼则表示不屑一顾。

古代传说仓颉造字,据说仓颉就有四只眼睛,比二郎神的三只眼还厉害。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7)

其实,中国古代的汉字创造,来自于巫师,汉字是巫师于神灵沟通的工具。中国自古有巫史不分家的传统。你看,甲骨卜辞的贞人就是这样的身份。文字来自于先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许慎《说文解字(序)》中有这样一段话: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意思是说,皇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走过的蹄爪的痕迹,脚印纹理不同可以据此辨别鸟兽,据此他创造了文字。仓颉四目正是强调他非凡的观察能力,这是造字的关键所在。

再说一个特别容易误用的成语,目无全牛。这个成语常被理解为没有全局意识。这个成语来自《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时,眼中能透视出牛的骨骼关节,刀随神走,能把牛肉剔净,而骨架完整,刀也没有损伤,后来比喻技艺高超。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8)

唐代诗人施肩吾好诙谐,同榜进士有个叫崔嘏的,施肩吾便作一首名为《嘲崔嘏》的诗,诗中说: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我们不尽发出疑问,二十九人考中,同去赴探花宴,应该是五十八只眼才对啊。多亏施肩吾在诗下有小注说:肩吾与嘏元和十五年同第,嘏尝失一目,以珠代之。这我们才明白崔嘏原来只有一只眼睛。如此,可以推断在我国唐代已经有了假眼替代真眼的技术。

说文解字说汉字(说文解字目)(9)

最后,说说侧目,又称之为道路以目。这个词也容易误解为斜眼轻视之意。实际上,指敬畏、愤怒不敢言。话说春秋时周厉王暴虐成性,专擅山泽之利,征收重税,搞得民怨沸腾。他采用特务手段,排巫师四处监视人们的言行,凡是反对他,说他不是的人就会被处死。这样举国上下,再也不敢对国事评头论足了。百姓在 路上见面了,不能大声说话,只是快速的交换一下眼神,就匆匆走开了。周厉王还为自己能想出这种手段而洋洋得意。大臣召公劝他,要给百姓言论自由,否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怨的闸门一旦打开,必将会国家动乱。三年后,国人发生了暴动,周厉王逃离了王宫,一直没有回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