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1)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2)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3)

9月5日至11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4)

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陌生来电、垃圾短信不断,在网上看个物品或输入一个关键词,很快就会收到手机App推送的相关广告或信息。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连接公共WIFI、点开短信中的未知链接、下载不明性质的软件、注册网络平台账号,都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财产重大损失。

截至2022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有22.1%的网民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从网络数据大规模泄露,到手机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从用户被画像“杀熟”,到国家涉密信息被精准分析。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早已与人民群众和国家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5)

如今网络安全已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安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下面这份清单,一起来自查吧!

妥善保管单据票据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快递单、火车票、飞机票、银行对账单、缴费凭证等,很多都包含了个人重要信息,不可随意丢弃。

警惕不明性质应用

在正规平台上下载安装软件,一些不明来源或非法性质的手机APP、电脑软件,很可能携带病毒、木马等程序,一旦使用,就会盗取重要隐私,甚至盗用移动支付功能。

注意手机应用权限过度开启

特别是涉及拨打电话、收发短信、读取通讯录、获取相册照片、开启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权限,要慎重授权,防止恶意手机应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

收到带有网址链接的短信、聊天信息,提高警惕,在未验明安全性之前,不随意点击。

使用正规安全支付方式

当前各类手机支付码五花八门,需特别注意多次跳转才能完成支付的操作,及时终止。

重视手机换新换号问题

更换新手机时,要将旧手机的账号退出登录,并在新手机上重新登录。更换新手机号码前,一定要将原手机号码与网络账号进行解绑。

谨慎使用扫码功能

遇到来源不明、有疑问的二维码不可乱扫。特别是一些打着“福利”名义,宣称能领取红包、优惠券的二维码,有会诱导用户填写并套取个人信息,窃取支付密码或资金。

仔细辨别网络活动

遇到调查问卷、测试小程序、购物抽奖、申请会员卡等网络活动,要仔细核对真实情况,对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要有所警惕。

合理使用云存储功能

云存储应用简便,已经成为大众喜爱的存储方式,对于联系人信息、照片、文档等重要资料和隐私,要更加谨慎。不安全的“云备份”服务器,极易被不法分子非法浏览、拷贝或篡改,造成信息泄露。

防范个人电子设备数据泄露

手机、电脑、硬盘等带有存储功能的电子设备,在转让出售时,一定要恢复出厂设置、进行格式化处理,否则容易造成个人重要信息和隐私泄露。

做好个人网络信息保护

注册和使用网络账号时,尽量不使用生日、电话号、证件号等个人信息数字作为密码。特别是涉及资金交易的,一定要确认好网站地址。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主动设置手机屏锁

防止因手机丢失或被他人盗用造成安全隐患,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尽量对支付类软件、即时通讯软件、手机相册、电话簿等加设密码访问保护。

做好日常安全防护措施

定期使用手机和电脑安全防护软件对设备进行安全扫描和查杀,及时清理不需要的应用和注册表单。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6)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安全防范比治理往往更有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培养网络安全技能,成为网络安全的建设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点击下图查看▼

审 核:陈 颖

责 编:张沉澄

编 辑:李金洁

来 源:安全研究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7)

全国网络安全常用标准(这份个人网络安全清单)(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