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前会有一种味道(人死之前真的会散发)
本文由 160健康研究所(WX:ZX91160)编辑部原创
大家好,我是所长。
最近,英国“死亡货车”事件牵动万千中国人的心。据报道,冷冻车是当日乘渡船到达英国,车上有8名女性和31名男性。39人待在零下25度的冷冻车内,超过14个小时。
39条生命,就这样被活活冻死。
据媒体报道,车厢内壁上还留着大大小小的血手印,那是他们大声呼救的证明。我不敢去想,他们被关在密不透风的“冰柜”里,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会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临终前,我们会经历什么?大多数死亡,并非像电视剧中那样平静安详,甚至带着笑意。
几乎所有人,在死前都会有剧烈的挣扎。包括那些早已在死前失去意识的患者,他们都会不断抽动身体,发出哀嚎。那种哀嚎让人毛骨悚然,不是从嗓子眼里发出的,而是从身体里,每一个细胞,每一块组织。
死亡的过程,一般是漫长而痛苦的。除了非常极端的,比如被原子弹砸中直接气化和暴力性死亡。
去过临终关怀医院的人会知道,那里的气味并不好闻。
那里多是生命垂危或是癌症晚期的患者,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会写在眼睛里。濒死者的眼睛,是空洞无神的,瞳孔明显地向外扩散,没有焦点。与他们对视,你会发现那种眼神似乎能穿透你的身体,看得你心慌,甚至起鸡皮疙瘩。
他们的死期,会写在空气里。就像水果腐败从内部开始腐烂的一样,濒死者的身体也是会发出味道的。死亡的气味因人而异,垂危者的病房,气味非常难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窒息和压抑的味道,和健康的人身上的生气完全不同。
据一些意外生还者描述:“我有预感自己已经死了,感觉灵魂已经从身体中抽离出来,想回去但很难。身体没有知觉,也没疼痛,心里平静如水,像安乐死一样。”
对比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濒死的人都要经历一段很痛苦的时期。而意外生还的人,往往没有经历所谓的“死亡过程”,所以他们的“濒死体验”都是相对平静的,就像昏迷中做了一个梦一样。
死亡,是一种解脱?法医界将人的死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濒死期,也称死战期、濒死挣扎期。说白了就是我们口中的“垂死挣扎”。由于死因不同,每个人的濒死期都不一样,主要症状是身体和重要器官功能发生严重紊乱和衰竭。
最初,病人会面容苦闷、露出“死相”,偶尔鼾声如雷,血压升高。随后,他们会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对身体失去自控能力。
处于濒死状态的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就会发展到“临床死亡期”。这个时期非常短暂,病人先后会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血压为0、各种反射完全消失。
我之前在《人死后,身体这些部位还活着……》中写到过,这个阶段机体组织还是能够进行微弱的代谢活动。在脑缺氧死亡之前的6分钟内,如果使用人工呼吸机,心脏按摩、心脏起搏器等急救措施,生命还是存在复苏的可能性。
生物学死亡期,发生在“脑死亡”之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死透了”。这个时期,身体会逐渐变冷、僵硬,发生尸僵,长出块状的黑紫色尸斑。生物学死亡是死亡的最后阶段,发展到这个时期,就说明再也无回天之力。
总有人觉得“活着比死更难”。但实际上,死也并非易事,它可能比活着还痛苦。就拿喝百草枯自杀的人来说,一时间是不可能死透的,他甚至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体内的器官正在一点点腐烂,是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很多自杀的人在最后一刻都是后悔的。证据是,90%跳楼而死的人,都伤在手部,肘部或者腿骨,因为在最后一刻他们采取了撑地的姿势,他们想活下去。
求生,是一种本能。
死亡才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明白活着的意义。
你浑浑噩噩过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期待却没有到达的明天。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吗?
对逝者来说,弥留之际是痛苦而漫长的。但对生者来说,死亡却是一瞬间的事。
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大二那年的国庆假期,整整十天。
爷爷早早就让奶奶打电话给我,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我说:“今年就不回去了。”
他落寞地应了一声,我却在为接下来的旅行感到激动。
这十天,我去了昆明,游山玩水,玩得很开心。期间,我居然没有一次,想要给家里打电话。
一个月之后,爷爷因为脑溢血进了ICU,这一进就再也没有出来。
小姑在我前一天到。那是下午三点,爷爷在ICU里意识模糊,在听见小姑叫了一声“爸”之后,爷爷吐出了最后一口气,告别了人世。
爷爷的最后一面,我是在殡仪馆看到的。入殓师给他上了妆,嘴巴红红的,但是因为癌症的折磨,他已经面如枯槁,瘦得脱形,只剩一层薄薄的皮肤,堪堪包住骨头。
他一定是觉得等不到我了。
爷爷在我大一那年确诊为膀胱癌,140的体重瞬间打了个对折,掉到70多斤。整个人瘦削得只剩一副骨架,眼睛也因视觉神经受到压迫而失了明。
爷爷非常喜欢大口吃肉,哪怕胆固醇非常高的红烧肉,他也从不听医生的话忌口。
生病之后,他食不下咽,连稀饭都喝不下;不是不想吃,而是进食困难。每吃一口饭,他的食管就像塞进了一只西瓜,挤得生疼。水也不敢多喝,因为癌症,他几乎次次尿血。
更不“体面”的是,他容易小便失禁,所以尿盆随身带。那时,我还暗暗嫌弃过他在饭桌旁边小便,散发出的剧烈臭味。即便天天给他擦洗身子,爷爷身上还是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真没那么多积极求生的癌症患者。痛到晚期的时候,爷爷几乎是每天求死,“还不如死了算了”“不要管我,让我去死”。虽然嘴上要死要活,但他的心里,比任何人都更期待明天,因为他在等我放假,等我回家。
我无法体会癌症的痛苦,但我能体会的是,比患者身上更痛的,是家属的心。毕竟,我们要眼睁睁看着他一点点虚弱、枯萎到凋零。
死亡的过程,漫长吗?
并不。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不知道会在哪个瞬间失去至亲至爱。
有人说,死亡是世上最公平的事,每个人都会死,我们活着就是在练习死亡。
可是,死亡也是最不公平的事,因为我们没法选择何时离开,也很难不留遗憾地离开。
死亡,离我们有多近?
前段时间,话题#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登上热搜。八成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
其实不止是90后,成年人的世界,除了长胖和脱发,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去年,28岁金融美少女的抗癌日记刷遍朋友圈。
她在上海工作,去年10月份被查出患有“滤泡型淋巴瘤2级”。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非常罕见的癌症。短短21天内,她就经历了口腔粘膜脱落、发烧脾虚、浮肿剧痛、手和脸失去知觉等常人不曾体会的痛苦。
发现癌症的契机,是一次普通的公司体检。当医生触碰到她的甲状腺结节时,发现了异常肿大的淋巴结。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又那么顺理成章。
这不是个例。去年7月,30多岁的律师小张,胃痛到吐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是胃癌晚期了。按医生的话来说,就是“胃里一片稀烂,手术都难做”,从确诊癌症到去世,不到3个月。
还有一个新闻,23岁的江苏年轻人,月入五万,每天工作到凌晨三点,最后换来的却是“胃癌晚期”的病历单。
真是令人唏嘘。他们还不到30岁,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癌症晚期”这四个字,就在他们的余生中留下了一个明确的死期。
这三个年轻人,真的不是特例,而是我们每一个为了赚钱而枉顾身体的人的缩影。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来,身体垮掉就再难养好了。
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换取身外之物。”
所长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恐吓你,而是希望可以能够唤起大家的警觉,希望你们和我一起爱护身体、养生续命。
要知道,当你全力爱自己时,才有余力爱你珍惜的人,才有力气追求你想要的生活,才有时间享受你奋斗得来的一切。
从现在开始,珍爱生命,珍惜眼前人,好好爱自己,也好好爱别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