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强村富民(抱团聚力让兴村富民火更旺)
编者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近日,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不少地区的乡村积极探索兴村富民新路,将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以强村带弱村,以富裕村带空壳村,壮大村集体经济。这种从“单打独斗”想出路,到“抱团聚力”谋发展的新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邀请四位一线实践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谈感受、话心得,为新征程上的乡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景美如画。刘浩军摄/光明图片
一村带三村的“共富秘籍”
讲述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
我是一位基层干部,最关注的就是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明确表述,让我深受鼓舞——这正是我们鲁家村在做的事。
十多年前的鲁家村还深陷贫困,路是泥巴路,房是土坯房,厕所是随意搭的,全村找不到一个垃圾箱。村集体负债高达150多万元。
再看看周边的村子,日子都比我们好。怎么比拼赶超争上游?这成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压在我们心上。
穷则变,变则通。我们走访了很多富裕村,进行了一轮又一轮集体讨论,决定采取“公司 村集体 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打造18家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用一辆观光“小火车”,把整个村子连成大景区,盘活乡村资源,走乡村旅游之路。摸索了一段时间,效果很明显。村子火了,访客多了,项目、资金、政策纷至沓来,聚人气、生财气,村集体的账本上有了大变化:2021年,村集体资产增加到2.9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约1.5万元增加到约5万元。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常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村的力量、资源有限,规模、空间也就这么大,要想再上一层楼,还得有“外援”。如果能和周边村庄抱团发展,就可以让共富的火苗燃得更旺。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人们在稻田景观上合影。新华社发
2017年,鲁家村携手赤芝村、义士塔村、南北庄村建设“田园鲁家”综合体项目,并争取到了3亿元建设资金。
要想富,先修路。我们组建了一村带三村的工作专班,修了一条长30公里、环绕四村的两山绿道。基础设施、环保举措也随之跟进,环境变得越来越美。
有一次,一家企业找到我,打算在鲁家村落地一项休闲旅游项目。但是,我考虑到项目对自然环境的需求,认为隔壁的南北庄村更加合适,便把客商引荐给了南北庄村。最终项目落地,当地的收益显而易见。
聚合于“田园鲁家”综合体项目中,其他三个村子的村集体经济在3年内翻了一番。我们鲁家村的旅游体验项目也不断丰富,向着更加高质量迈进。
众人拾柴火焰高。村子“抱团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明确、系统的发展规划与整体设计。另外,事情做得好不好,关键看人,尤其需要一批有想法、能吃苦的年轻人。今天,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一些人在义士塔村、赤芝村开起了民宿,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年轻人的到来,如同汩汩清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期待更多青年扎根乡村,挥洒汗水、实现梦想。
在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友好村,农民在收获水稻。新华社发
携手“扮靓”桃源新世界
讲述人: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蓝涛
我到穆云畲族乡工作已经三年了,一步步见证了乡里的新变迁、新图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我们信心满满,更有干劲。
以桃花闻名的虎头村,是福安市少有的平原畲村之一。阳春三月,一走进这千里沃野,就能看到一片片桃花如红霞般灼灼盛开。那场景,真喜人。实际上,不单虎头村,相邻的几个村子也很有农业特色。可是,以前守着好资源,却没能盘活。为啥呢?乡里没有整体的开发规划,每个村子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想想看,是握紧拳头有力量,还是5个手指头各自伸展更厉害呢?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盐铺村农民在采摘“徽州贡菊”。施亚磊摄/光明图片
为了整体发展,很多乡镇干部走遍各村、调研谋划。每个村子各有特色,怎么才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带来更大红利?正犯愁时,国家政策的春风吹来了——穆云乡向上级单位争取到了项目资金,修建白云山水和福穆公路两大景观带。借着这样的政策红利,我们以虎头、溪塔两村为核心,打造了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将周围几个村庄联合起来,拉开了携手共进的序幕。
虎头村的水蜜桃是出名的好,还得了个“闽桃珍果”的雅号。如今,一斤桃子的均价达20元以上,种植户的年收入有十来万元。除了桃子,葡萄、橙子也是咱当地特色。我们以“一村一品”的方式鼓励合作社种植,并打造了“2 N 旅游”的发展模式。这一套一套,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老乡们都很懂。“2”就是以水蜜桃和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主,“N”就是选种猕猴桃、橙子等特色产品。依托产业链条,建立观光园、采摘园,丰富旅游路线与内容。
为了增加凝聚力,各村组建了党建联盟,交流种植技术,互相帮扶。旅游火了,游客多了,大伙在家门口就可以将农产品卖出去,有些还被搬到网上,成了“爆款”。
刚开始筹建生态旅游区时,由于缺钱、少人,也有人担心:“安安稳稳在地里种桃得了,有多少、卖多少。搞大旅游区,投入这么多,见效能快吗?”有了疑惑就得及时解决。我们挨家挨户地讲,一场会接着一场会地讨论。慢慢地,一部分人弄懂了政策,解开了疙瘩,迈出了第一步。后来,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发现当年着实有些过虑了。现在,虎头村的千亩桃园,溪塔村的“最美葡萄沟”,下逢村的水乡渔村,南山村的“悠然田居”……这些已在四邻八乡中耳熟能详的名字,聚成了乡镇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棋局;桃花节、水蜜桃采摘节、刺葡萄采摘节,一张张亮丽名片引来八方客。一条合作共赢、兴村富农的路走得越来越开阔。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康庄葡萄园里,村民吴通兴在劳作。新华社发
道路阔了,民宿新了,“智慧穆云”小程序把人们的衣食住行“搬”上了云端,老乡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缺什么?缺人才,缺懂技术、肯扎根的人才。咱农村的生活不比城里差,欢迎各方英才来穆云,一起“扮靓”这片桃源新世界。
村村牵起手,收入节节高
讲述人: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明塘村委党总支书记罗钦彪
1998年,我进入村委工作,到现在已经24年了。明塘村曾盛产煤炭,全村一度有10多家小煤窑。那时,山上到处都是黑乎乎的矿口,山下道路开裂沉陷,地下水位下降,井水难以下咽,农田没法灌溉。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靠煤炭吃饭的老路行不通了,必须找条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后,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里的面貌陡然一新:小煤窑关停了,安置区盖起来了,农田排灌系统畅通了,道路平坦开阔了。走在村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绿。
环境好了,怎么让村民们的口袋鼓起来?这成了横在我和村委心头的一道坎。
去年8月,镇政府提出了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多村抱团、飞地发展”的振兴乡村新思路。消息传来,大家拍手称快。
腊市镇不大,只有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不足是短板。几个村子取长补短,把短板补起来,把“长板”做得更长。比如,庙岭村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原种植规模不到千亩。通过抱团合作,本村和其他村的土地一起流转出去,种植规模一下子翻了好几番。种植规模扩大了,竺园村等村随之开展了油菜籽榨油、粮食酿酒等新业务,一条富村、富农的产业链条越伸越长。
我们也瞅准机会,成立农事托管公司,为大规模农作物种植提供农机服务。刚开始,村民心中有不少犹疑:万一揽不到业务,设备成了废铁,该如何是好?
为了打消顾虑,我们决定由党总支领办合作社。通过向区、镇申请扶持资金,筹措到200万元,购买农机、培训农机师,保障耕田、插秧、收割等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从去年10月公司运行到今年年底,约莫能净赚20万元。
有了这笔钱,咱就能放开手脚,为村里办更多好事。比如,修柏油路、装路灯、完善居住设施……相信,接下来的收入一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前些天,我和村干部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一听到关于“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的内容,大家的兴奋劲儿甭提有多高了。要想乡村振兴,就得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蹚出一条宽阔明朗的新路子。
村企合作,酿出甜蜜生活
讲述人: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民唐秀英
我今年65岁,在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的智慧农场里做育苗、维护工作。从当年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环境美、村民富,家乡这些年来的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40多年前,我嫁到村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县里号召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村里开始种大棚蔬菜,建养鸡场、养猪场,还有了家具厂、棉织厂等小企业,不久,日子渐渐好起来,还成了全乡第一个通上自来水、第一个搞了发展规划的村。
近些年,村里又建了果蔬合作社、豆芽加工厂,河滩上还种了经济林。农业科技生态园、水上嘉年华、美食一条街等“新鲜事物”更让人看不过来。乡亲们有承包的,有入股的,还从外头引进投资,村里越来越热闹。
大家就这样下力气致富,慢慢有了新想法:只靠自家一亩三分地种粮食是不行的,得有外面的力量“搭把手”、一起闯路子。
2020年,村里和同福集团合作,建起了乡村振兴示范园。听村干部讲,这叫“村企合作,引凤筑巢”,企业给村里带来了新品牌、技术、人才,村子发展更有底气了。
示范园里,智慧农场的空中红薯、气雾栽培、鱼菜共生,都是我没听过的新鲜玩意。还有中央厨房,好多孩子来体验制作同福馒头。游客从石家庄,甚至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涌来,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来好几万人。
在示范园带动下,很多农业企业都到塔元庄以及周边村庄投资发展。不少心思活络的村民还搭上了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有开民宿的,有开饭店的,有开观光车的。像我们村的尹喜柱就开起了饭店,每天那叫一个热闹,收入比十年前翻了足有十倍。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也跟着受益。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农活还没放下,就加入了智慧农场。当年在地里干活,一身土一身泥,现在环境好,干活不累,离家还近,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多元。像我一样在园区工作的乡亲已经有两三百人了,大家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今年中秋节,我们全村1600多人在村广场上一起拍了全家福。和前三次照全家福相比,相片里多了好些年轻人。他们回来建大棚、办工坊,都说在村里越来越有奔头了。
如今,我们村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物业费、水费、取暖费集体承担,老人还能免费入住老年公寓,按月领养老金,日子甜得像在蜜罐里。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李晓、陆健、高建进、胡晓军、李玉兰、耿建扩、陈元秋、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徐梦玲、赵元君、王豆豆、朱焕荣)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4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