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除了大家较为熟悉的习俗外)
重阳节是传承着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各地还有哪些特殊的习俗呢?
一、要从重阳节的起源说起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关于重阳节起源于何时?并没有什么文字记载那时就已经开始过重阳节,至于《吕氏春秋》中的九月祭祀,应该是一种秋收之后对上天的回馈仪式。
关于重阳节来历的传说都和一个反派瘟魔有关,瘟疫是古代人最害怕的一种疾病之一,几乎不可能痊愈,所以一旦染上瘟疫等同于痛苦和死亡,因此瘟魔也成为十分害怕和厌恶的存在。
不管是“重阳女消灭瘟魔”还是“恒景求道斩杀瘟魔”,最终都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消除的灾祸,获得平安和健康。人们祈求的不过是太平安稳的日子。
因此重阳节的本质和除夕、过年是一样的,是一种庆贺消除灾祸的节日,而不是什么“因为日子吉利所以庆祝”,庆祝是因为这天经历一些比较危险的东西而平安地度过了。
重阳节在魏晋到后来的唐朝才正式成为节日,其实中国传统节日很多都是因为某一种寓意或是民众的需求,进而出现了一些传说,最后才形成节日的。
二、各地过重阳节的独特风俗
陕北过重阳,在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
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
在福建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这些民俗是各地的特殊传统,仅在当地流传。
三、古代的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村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要有迎火仪式,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南北朝时规定,每年的重阳节,人们必须练习骑马射箭,并把骑马射箭作为武举应考项目,只有步射和骑射都及格了,才能参加其他项目的考试。唐代曾规定:重阳节时,五品以上官员,可以齐集于玄武门练习骑射。所以,骑射活动也是古代重阳节习俗。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