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神话故事(楹联的故事和传说)

挽张大千联(四)

张大千在香港的老朋友陈荆鸿送的挽联是:

六十年古旧无多,海角天涯,还得几回重聚首;

千百世丹青不老,风流文采,定知八表永垂名。

陈荆鸿是香港著名书法家,他和大千有六十年的交情。此联写的情文并茂,堪称宝刀不老。

还有一副写的好的挽联是张大千的旅港门人王汉翘、费侯碧漪等人送的:

积石导源,教泽长随江水远;

梅丘在望,心丧空仰庐山高。

上联写老师的教导恩泽,下联写弟子对老师的悼念与崇敬,极为得体,也是传统的挽联写法。古时老师死后,弟子不穿孝服,只在心里悼念,叫“心丧”。(见《礼记.檀弓上》)所以心丧只能用之于弟子挽老师的。《庐山图》是张大千谢世前未竟巨构,“心丧空仰庐山高”既有“仰之弥高”的意思在内,又有实事可指。上联的“积石导源,教泽长随江水望”亦非泛词,而是和张大千的籍贯有关的。大千是四川内江人,内江在沱江中游。沱江是长江的支流,流经内江至泸州入长江。长江在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因此上联的十一个字,也只有用在张大千身上才益觉其妙的。

楹联的神话故事(楹联的故事和传说)(1)

大千泼墨 山水

许多挽张大千的对联中,有一副挽联颇引人注目,这副挽联是梅葆玖送的:

与先父最投契,重画梅兰见道义;

望北台而雪涕,春风料峭暗摩耶!

单从对联艺术着眼,此联有欠工整。“重画梅兰”与“春风料峭”根本不能对。“道义”对“摩耶”也显牵强。(“道义”是虚词,“摩耶”是“摩耶精舍”的简称,属专有名词)它只所以引人注目,不是由于对联的本身,而是致挽者的身份。梅葆玖是梅兰芳的儿子,也是梅派继承人,这副对联是他托人从北京送到台北的。

对联不算工整,但是道出了梅兰芳和张大千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一段友谊。北京对联高手很多,如果找人代笔,当然会写的很好,如今由他自己来写,纵然有欠工整,却正足以表示他对父执的诚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