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渐行渐远的匠人 记忆中的匠人
记忆中的匠人
——散文拾遗杂谈
作者:王耀华
木匠
在乡村,木匠是颇受人们尊敬的一个行当。小到家用的桌椅板凳,大到修房造屋、犁耧锄耙,哪一样也离不开木匠。
好木匠须懂得物尽其用,做什么家具用多少木料,早已成竹在胸。好本匠还要划得一手好墨线。下料是第一步,站在一堆木料前,左瞅右看,左选右挑,然后拿出墨斗,用尖尖的线锥往溜圆的树筒子截面一戳,线从墨斗里浸染扯过,木匠的左手拇指按压住墨斗,右手宛如弯弓拉弦,把墨线轻轻地向上绷起,骤然弹落,一条清晰的墨痕直直地,仿佛木头的胎记印在那里,那里就是木匠截料开锯的疆域。锯、刨、凿、推、拼、漆,一道道工序逐渐完成。犁耙、风车、木桶、澡盆、桌凳、橱柜,是他们奉献给主家的物品。
乡村木匠做活不需要铁钉,全部是木榫子装接而成的,牢扎耐用。榫子就是木匠的伏兵,安插在树木年轮的深远里,给予家俱新的生命。
篾匠
勤快的山乡主妇告诉请来的篾匠师傅: 要添置些筛子、箩筐、竹蓝和背篓,还有一个竹躺椅,专给老太爷用。说好了价,主妇开始做饭,篾匠师傅到房后的竹林中去砍竹子。
头几天是备料,看似很硬的竹子,到了篾匠师傅手中像豆腐一样软。圆圆的竹筒噼呖啪啦地裂成了两半儿,然后裂成四半儿,半个小时不到,都成了粗细不一的细篾篾儿。破了竹子之后,篾匠师傅就搬了把小椅子坐下来,膝盖上就搭护上一块皮襟儿,拿着竹刀刮竹瓤子。一根竹蔑在他的手上翻飞着,青色的竹皮朝下,白色的瓤子朝上,噌噌噌,左手拉着,右手按着刀刃儿,竹节心里的厚瓤子就被刮得卷了出来。倾刻功夫,身边的地下就落了一大片被刮掉的废竹瓤子。
一旦料备好了,只见篾匠师傅蹲在地上,拿几根竹篾儿踩在脚下,从田字形编到井字形,随着手和竹篾儿的舞动,碗大一片筛子就有形有状了。他编一会儿,用木榔头磕一磕,篾挤着篾,严丝合缝的。不大一会儿功夫,他手中的筛子就像瓢一样凹了进去,用根柳条木镶到筛子边,再把竹篾儿往上缠,缠一下扎一下,收圆了口,一张筛子也就做成了。
篾匠师傅一般在乡村走得很远,毕竞编一茬竹器要用上好几年,再回头那就是几年后的事了。但篾匠走得很慢,村里只要有一户人家请篾匠,往往三五户人家就续上了。一家接一家,一干就是个把月,直到几乎把全村的竹器活儿干完了,结了工钱,这才会离开村庄,又朝另一处山乡村庄走去。。
铁匠
自古以来,大小集镇,一般都有铁匠铺。一间四面透风的棚子,一座火炉、一尊钢砧、一架风箱,几把大小铁锤就是铁匠的全部家当。
铁匠铺一般有师徒二人,一样黑红的脸膛,一样结实的腱子肉,一样的沉默寡言。他们搭起炉灶,燃起炭火,拉起风箱,将烧红的铁块放在砧子上,抡起铁锤,甩开臂膀,叮叮当当,像一首铿锵有力的打击乐。他们手执铁钳从炉膛里夹出烧得通红的铁条,随着叮当、叮当、叮叮当的打击乐,不时在繁华的乡镇和寂静的村落里划过,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家里常用的生活用具,如菜刀、锅铲、斧头、剪刀等就从他们的铁锤下诞生出来了。
使大锤的铁匠徒弟使蛮劲,使小锤的铁匠师傅使巧劲。小锤敲那,大锤打那。刃口的嵌钢,淬火,都是小锤师傅的妙手之作。红泥封炉口,抡大锤的徒弟弯腰拉风箱,把炉子的火舌吹得旺旺的,而火侯的把握则靠小锤师傅的好眼力。火侯把握好,打制出来的农具钢火好,不会轻易卷刃或折刃。
泥瓦匠
汉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大多是土坯房。土坯,汉中方言叫“胡基” 。修房先做土坯,做土坯先囤泥,人们反反复复把坯泥踩得黏稠筋道,再捧进木模里,用力按瓷实,抹平,把木模往上一拎,一个个土坯就脱颖而出,在院场里晒几天,土坯就成了。
哪家哪户要修房起屋,得选个黄道吉日立门上梁,堂屋的门框两边贴上安居乐业的大红对联。泥瓦匠开始拉线,好比大师谋篇布局,是慎重其事的。泥瓦匠的砌刀,一只永远下坠的重心锤,一线眯缝扫描偏正的余光。泥瓦匠师傅把土坯砌成遮风挡雨的墙壁。
泥瓦匠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新屋圆垛之际,他们骑在圆垛子上,仿佛将军骑在得胜班师回朝的高头大马上。他们严格分工,德高望重颇有几分文采的泥瓦匠即兴发挥,清清嗓音,头脑中早已酝酿的吉祥段子脱口而出,嬴得墙根下庆贺看热闹的亲朋好友一阵阵掌声。已经耐不住性子的另外一位泥瓦匠,一手挽起雄鸡的脖子,一手把持锋芒四射的菜刀,只是闪亮的一抹,雄鸡的尖叫渐哼渐息,殷红的血被先后有序地淋漓在不同方位的墙垛,以示风调雨顺岁泰年丰。这时,木匠师傅出马,指挥众小工把大梁抬上屋顶,稳稳当当码放在泥瓦匠师傅砌好的山墙垛子之上。
阉匠
阉匠,就是阉割猪牛羊这一行的匠人。这也是一门手艺,可一般人是不愿去学的,毕竟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的营生,同杀猪的差不多,没一定的胆量和技艺谁敢?虽然阉匠不像屠夫,一刀砍了家畜的脖子要了它的命,但剥夺动物们生儿育女的权利,在它们的命根子上动刀子,自然也算杀生了。
阉匠的家什很少,一块油腻腻的白布,包裹着几枚明晃晃的阉猪刀。阉匠干活非常利索,右手握住仔猪的右后肢,左手抓住其右侧膝前皱襞处,将其强迫按倒,左侧横卧在地,背向术者。阉匠用左脚踩住仔猪脖颈处,右脚内掌踩住猪的尾根部,在仔猪声嘶力竭的嘶叫声中,阉匠却不手软,用左手腕部压在猪的右侧大腿后方,使仔猪右侧后大腿向前方伸展,左侧大腿向后方伸直,充分暴露睾丸。手术时,先用来苏尔溶液洗刷阴囊,碘酊消毒,酒精脱碘。用阉刀划开一道切口,用扩创钩将切口撑开呈菱形,将腹膜慢慢挑开,再用托睾丸将直肠向下方推移,使睾丸充分暴露,左手持托睾勺,右手使套睾器套住睾丸基部,双手协作,将睾丸轻轻扭转摘除。再用同样的方法,摘除另一侧的睾丸。最多一柱香功夫,完活。
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曾赞叹阉匠有两句名言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把阉匠生涯描画得生动活脱,幽默诙谐。
杀猪匠
杀猪臣的拎包里,永远装着尖刃、砍刀、刮刀,手拎着桶杆、挂钩、提钩,没有这些家什,一头看似笨拙的肥猪是放不倒的。
农村杀猪一般多在腊月,有的还要请人看好日子。左邻右舍的男人们不请自来,在杀猪匠的指挥下,拽尾巴的拽尾巴,搬猪脚的搬猪脚,肥猪被强行按压在一条宽条凳上。杀猪匠左手持提钩,右手持尖刀,提钩伸进猪的嘴里控制方向,只见寒光一闪,尖刀那优美的弧线深入到肥猪脖子的血槽里,一股殷红的液体顺流而下,直射进瓦盆里泛着泡沫。不幸的肥猪四个蹄子悲绝地乱蹬,叫声由尖及吼,由吼及哼,由哼及嗡,直至气息全元。主人早把滚水备好,几个人齐攒劲,把死猪扔进兑好水的大木缸里,翻转浸泡一会儿,再齐齐地把猪毛褪掉。然后,杀猪匠迅速在褪光毛的猪的后腿上开一个小口子,用通杆长驱直入猪的胸腔,打开一个进气的通道。杀猪匠鼓动着缌帮子,半拄香功夫,就将猪吹得滚瓜溜圆,猪也显得愈外的肥。杀猪匠用刮刀把肥猪用气撑起的表皮刮得干干净净,再用吊钩悬立起来,找准体位中线,尖刃蓄足锋芒直逼肥猪的胸腔,分割成两片,遭遇骨头,砍刀就大显神威,再掏出猪内脏,把肠子、胃翻转洗净,把猪肉割成条状,放入主人家备好的筐内,就大功告成了。杀猪匠解下围裙,擦擦手,拿出别在腰上的烟锅,装上一锅烟,从灶口里扯出一小技燃柴禾,凑在烟锅里点燃,猛吸一口,坐在一只闲木凳上,惬意地叭哒叭哒抽起老旱烟。看着主人家忙前忙后地收拾着杀猪现场的残局。
石匠
石匠们背着钢钎、锤子等工具,每天早早上山,面对石山,一干就是一整天。
开石头是个力气活,春秋季节活好干一点。冬天,天气寒冷,山风刺骨,石头冰凉,一不小心就会把手磕破,石匠的手经常被冻裂出一道道的血口子。夏天,烈日当头,裸露的石山没有一点遮挡,蹲在酷署难耐的石窝里,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石匠师傅讲究的是技艺,那些三棱抱翘的石头只要到了石匠师傅的手里,就任凭摆布和修理。石匠一会儿用锤子砸,一会儿用凿子凿,一会儿用剁斧剁,就像变戏法似的,不成形的石头就成了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料石了。石匠垒墙砌坎时,在地基两头各放上一快标准料石,拉上一根绷直的线绳,到料石堆里搭眼一瞅,随手搬过一块石头垒在墙上保准合适,就是有个一块两块的料石稍不合适,用锤子敲打敲打也就行了。
村口祠堂旁边的场坝里,到处是石匠师傅的杰作。场坝边的厢房里,屋内屋外,比比皆是,石盆、石缸、石槽、石柱础、石磨、石碾、石碓、石桌、石凳、石磙、石窖、石井栏、石碑、石水池和石质牛栏、羊舍、猪圈、鸡埘,等等。石头是生活用具也是生产用具,村外小河上的几座小挢都是石头码砌而成,石头挢墩,石头护栏,条石桥面,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现在,能被称为石匠师傅的人都老了,如同那一座座石磨、石桥,己成过往岁月的一抹背影和一种永远的纪念。
漆匠
漆匠,俗称“漆客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是在留坝县江口区割漆的数千四川漆农的称谓。在所有匠人中,漆匠是最辛苦的。要成长为一个能力强的漆匠,最少需要五六年。有些四川漆农,十二三岁跟上师傅学艺,聪明灵光的人,十七八岁才能得到信任,得到师傅的信任,才能学到割漆的技艺及管理技能。上千四川漆农。他们来自四川省安县、蓬安、广安、安岳、南充、西充等县。其中几个带队老板都很年轻,三四个年龄大的四十多岁,有两三个老板,仅有三十岁出头。他们各自带领着一二百乃至二三百、四五百人的漆农队伍,年龄最大的四五十岁,最小的漆农仅有十二三岁。
所谓老板,就是漆农队伍领头人。供销社只认领头人。因为这个领头人要在供销社贷款买粮和筹备启动资金购买上山的必需工具,如砍刀、绳索、背篓、漆桶等生产必须品。其实当漆农老板也不容易,他们操的心多,费的神也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位。每年开春,先在四川老家召集漆农集中,三月中下旬领上漆农队伍乘车辗转来到割漆的地方,在供销社贷到款后,再到本地粮站,通过供销社提供的漆农花名册购买议价粮。议价粮一般为百分之七十包谷,百分之三十的大米或白面。各位老板各自带领着割漆队伍,一拨一拨背着简单的行李及割漆工具和购买的议价粮朝深山里进发。他们割漆的地点远的有200多里地,近的也有百十里地,都在深山之中。老板一般都在山下的生产队队长家、支书家或会计家租住,作为这支队伍的大本营。具体干活的漆农只能在山坡上搭一处“人”字型安蓬居住,一般为三至五人。搭建安蓬也有讲究,基本规则是背风、向阳、离水源近,尤其也离割漆的山峰、场地近,一般不应超过20里地。
漆农上山后,有一二个月的前期准备一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开辟数条乃至十几条的通往割漆场地的路,四川人称之为“涮路”。一支百十人的队伍中,起码要具备一二十把在江口古镇铁匠铺打制的前端带弯的砍刀,再安上一尺五至一尺七长的木柄。山里荆棘丛生,野草繁盛,必须用弯刀开辟出能走人、能抬、能背漆桶的通道。漆桶一般能容装40至60公斤生漆,在山里行走,坡陡路滑,为了人货安全,必须要清理出多条安全的通道。为此一个多月的“涮路”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程。于是乎“劈荆斩棘”是漆农队伍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在“二老板”(大老板助手,专门负责山场割漆及搭建工蓬具体工作)的带领下,逐条逐条开辟、清理、整治在荆棘野草丛生的荒蛮野地里开辟出的山路。他们用尖利的川音在旷野里呼喊助威以驱赶野兽,在乱草丛中挥刀砍伐以撵走虫蛇。这项工作快的也有月余,慢的,再加上下雨,会延绵到近两月时间。
四川漆农老板都讲迷信,进入山林前,先敬“山神”。他们在山沟里农户家,买一只大红公鸡,入场前杀鸡祭山神,口中喃喃有语,说些让山神保佑的吉祥话语,而后才敢让手下漆农进山里干活。前期准备工作搞完后,节令到了“夏至”就正式进入割漆的繁忙时节。这项工作是先放漆树的“枯水”,大致两三天时间,放完枯水才能割漆。漆农队伍有一句名言:“百里千刀一斤漆”。从字面上一看就明白,采割一斤生漆有多么地艰难。每一支漆农队伍都有一种自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那就是“贝壳”,漆农称之为“检壳子”。它的作用就是盛装从漆树的刀口中流出的生漆,每支队伍中大概有数千枚乃至上万枚这样的工具。
漆农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他们从四月份进山,国庆节过后才从山里出来。工作期间,他们腰侧挂一个桦树皮做成的小木桶,手里拿个自制的漆刷,将“检壳子”的生漆液,小心翼翼地刷进小漆桶内,腰间的小漆桶满了,又倒进大漆桶内。每天要安置数千个“检壳子”,还要刷数千个“检壳子”(收漆),要跑数个山头,走百十里山路,真正是苦不堪言。好在,四川漆农吃苦精神强,这些苦、累都不在话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十多年前的往事,现在想起来,还是令人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用于工农业和军事工业的生漆,也被其他更加高级的新产品替代了。然而,中国几千年的生漆生产历史却永远被后人们怀念与追忆,因为它毕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过辉煌的篇章。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文物、现存的故宫博物院那些历朝历代的显示中国生漆历史的文物,无不说明着一切……
二0二二年九月七日上午11.38分落笔
作者简介
王耀华,生于1952年农历2月23日,大专文化程度,老三届(初六八级)学生出身。1970年10月参加工作;2012年3月在中国农业银行汉中分行机关退休。喜欢读书,喜爱文学,喜好钻研,对诗歌、散文、小说有浓厚兴趣。1972年学写诗文。1977年在兰州军区《民兵建设》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数篇。1992年开始短篇小说写作,先后在省内外《新大陆》《百花》《滇池》《莽原》《拓荒》发表中、短篇小说《生存》《除夕夜》《深山小镇》《大山里的故事》《人与狗》《大山忠魂》《河对岸那座旧磨坊》等二十余篇。另外,有杂文、散文、游记、散记、诗歌几十篇,大都在省农行局域网上刊发。2015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最后的王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