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丽的时光 追寻新鲜的美
(长沙红星花卉市场的瓜叶菊是“年宵花”热门选择。彭雅惠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过了年,高贻平就53岁了,但依然贪图“新鲜的美”。
1月20日17时许,高贻平在长沙红星花卉市场的两个店铺拉闸关门,店铺里的“年宵花”已销售一空。“今天赚了差不多2万元。”高贻平说,这样火爆的销售已持续10天。
从1月11日起,我省进入“年宵花”销售高峰。
“电话里说还有1300盆花,怎么来了就没货了?”
“老板,你想办法给我搞300盆瓜叶菊,我今天就全部拉走。”
这段日子,每天早上7时到晚上8时,高贻平的耳朵没有清静的时候。买花的人穿着棉袄来挑花,高贻平带着店里的员工只穿单衣,还是忙得汗流浃背。
多年来,高贻平的花店都是市场里生意最好的。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年宵花”生意比他预计的还火,但他总感到遗憾:“这两年,都没能搜寻和培育时令花卉新品种。”
做花卉生意,高贻平入行21年了。从租赁5亩地栽种装在黑色塑料袋里的袋苗起步,只用了7年,他就将生意扩大4倍。“赶上了湖南花木市场兴起的好时机,2010年左右,我一年花卉袋苗销售额有400万元,不过卖来卖去就是那么一些老花样。”他说。
高贻平说的“老花样”是石竹、菊花、甘蓝和一串红,是10多年前“称霸”三湘城镇的“街花天团”。
在“喜新厌旧”这点上,高贻平也不掩饰。虽靠着“老花样”赚了钱,但他不安分,心心念念要搞点新花样。2016年,他一口气从外地及国外买回了报春花、长春花、瓜叶菊等种子。
9月撒种下地,意外发生。“老花样”适应了湖南水土,用点心思、勤下力气就能种活,但新引进的花种却只适应在容器中用营养土培植,十分讲究营养配比。原本当年11月下旬就该出货,花苗却几乎全军覆没,20多万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高贻平不明所以,屡战屡败。直到损失超过100万元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改变低端的袋苗生意,从广州请来专业技术顾问,升级发展高端容器苗。
“我从一年只种几种花,变成一年培育20多种花,现在一年能培育出100多种时令花卉。”高贻平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创立的“南国雨林”花卉品牌也逐渐在省内声名鹊起。
新冠疫情发生前,高贻平特别想丰富“年宵花”的种类,于是在省内率先引进了郁金香、高杆报春等高端花卉。“用专业技术,摸索出科学的营养机制,精细培育,生产成本增加了约40%,但最终不仅回本,利润还提高了10%。”他说。
在高贻平看来,这就是做好花卉生意的“门道”。
为了有足够空间培育新品种,2019年,高贻平投资1000万元入驻安沙花卉产业园,建起200亩生产基地,其中四分之一的地用来培育新品种。
近两年,郁金香、瓜叶菊、高杆报春等过去“稀奇”的花,已遍布市场。虽然它们仍是“年宵花”的热门选择,但高贻平早就有了新想法:过完年,就去全国各地花市寻找“新鲜的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