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月夜诗歌赏析(赏析杜甫月夜)

昨日答案:选A。《望岳》先写远望,再写近观,然后细看,最后抒情。

今天我们赏析杜甫的《月夜》。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首联)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颔联)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颈联)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尾联)

首联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家中人,而是从妻子的角度来写思念诗人。

颔联写小儿女们还小,不理解母亲思念因战乱深陷长安的诗人。“未解”呼应上联的“独看”。

颈联写妻子久久地独自望月,头发被雾打湿,玉臂在清冷的月光照射下凉凉的。

尾联写何时我们才能一起倚靠窗帷前,让月光把我们两人的泪痕照干呢!“双照”应“独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对战乱造成家人分离的愤恨和谴责。

杜甫的月夜诗歌赏析(赏析杜甫月夜)(1)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望月怀思,自古有之。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一种独特写法——对写法。对写法简单地说就是从对方的角度去写,明明是诗人思念家人,却从家人思念诗人写起。

对写法是曲笔手法的一个典型,是中学生诗歌鉴赏常考的手法之一。

对写法在试卷中经常出现,再举两例:

比如高适的《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诗人却身居客舍,远离家人,这时的他无疑是思乡的。但他却写“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再如唐代诗人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写诗人搬家之时,对故居的一草一木依恋不舍。诗人不说,自己对这里依依不舍,却说柳条藤蔓,满怀离情,不忍分别,黄鹂频频啼叫,痴情挽留。诗人将花鸟视为挚友,运用对写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故居的留恋之情。

每日一题: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对写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句欣赏。

明天揭晓答案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