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断电辟谣(核能何去何从冰上的)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断电辟谣(核能何去何从冰上的)(1)

【Oilprice网10月25日报道】上个月,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建造的“罗蒙诺索夫院士”(Akademik Lomonosov)核电站屹立在港口小镇佩维克(Pevek),该小镇位于俄罗斯北极地区偏远的楚科特卡半岛上。该核电站的建立将为大约1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在可再生能源无法使用的地区有望转向使用核能,并且在对抗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然而,尽管有这样的承诺,罗蒙诺索夫号还是遭到了反核组织的攻击。绿色和平组织称其为“冰上的切尔诺贝利”,并利用这一噱头大肆宣传以试图抵制该核项目。

绿色和平组织常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但他们的批评也应该得到回应。环保人士提出问题是正确的,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但正如美国核管理委员会(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前负责人戴尔·克莱因(Dale Klein)所说:“反对罗蒙诺索夫号的一系列说辞只是恐吓战术,只是让人们想到某些核反应堆事故。所以,它没有科学依据。”芬兰监管机构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对反应堆引发的担忧不予理会。

仅仅因为过去发生核反应堆事故而拒绝使用低碳能源的想法很危险,因为目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取得的成效微乎其微。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迄今为止,包括三里岛、切尔诺贝利和福岛在内的所有核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刚不到5000人。无可否认,这是个悲剧,但相比之下,燃烧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和褐煤,每年可导致数百万人过早死亡。

诚然,欧盟已经有近一半的成员国实现了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然而,随着反对核能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反对“罗蒙诺索夫”言论的煽动,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对原子为避免气候灾难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真正的评估

困难重重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过去十年中有八年创历史新高。目前世界上只有一种主要的能源,既能在需要时随时提供电力,又能中和二氧化碳,那就是核能。大多数能源专家认为,随着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降低碳排放的紧迫性不断增加,核能将发挥关键作用。但可悲的是,那些自称要建立可持续未来的倡议组织,反对核能的同时无意促进了矿物燃料的使用。

德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里的反核情绪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在福岛核事故的刺激下,这些反核力量逼迫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2022年之前逐步淘汰核能——即所谓的“能源转型”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煤电的比重也有所回升。因此,关闭核反应堆使柏林并未实现其2020年减排目标,即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0%。尽管“能源转型”计划存在明显缺陷,但德国绿党(German Green Party)仍一意孤行,继续实施该计划。最近德国绿党因推动全球逐步淘汰核电、攻击英国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电项目而登上新闻头条。

从法国的能源结构来看,核能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理论与现实之间冲突更加明显。巴黎70%的人口依赖核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4.6吨,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之一。尽管如此,环保组织还是对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进行了抨击,指责他不愿效仿德国的做法,甚至要求法国环境部长辞职以示抗议。

没有免费的午餐

说到能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它们都是有代价的。天然气单位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但甲烷泄漏时有发生;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需要大量有毒化学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风力涡轮机会导致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

核能的优点与可再生能源的优点类似:发电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同时核能也具有可再生能源所缺乏的关键优势:它不是间歇性的,它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可以适应全天的能源高峰和低谷。它与时断时续的可再生能源配合默契,保持了电网的稳定和清洁。

但是核事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让情况更复杂的是核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悖论:它属于风险非常低的类别,这意味着不太可能发生严重事故。但它也属于潜在后果极高的类别,重大事故如反应堆爆炸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后果。绿色和平组织这样的环保组织对其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性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没有核能,世界将无法实现基本的气候目标。

故障安全设计和预防故障设计

许多反对核能的人未能理解故障安全设计和防故障设计之间的区别。故障安全意味着如果确实发生了事故,系统将进入安全状态。举一个简单例子:电力保险丝。如果有太多的电流试图流过保险丝,保险丝就会熔化,电流就会停止流动。现代核电站均采用故障安全设计,这在核能发展初期(60年代和70年代)并未实现。

相比之下,环保人士则希望核能设计能够万无一失——一个不合理且不太可能实现的标准。因为没有一种能源是万无一失的:煤炭和天然气工厂爆炸,太阳能电池板着火(就像美国多家沃尔玛商店发生的那样),大坝决堤,风力涡轮机的旋翼叶片破碎。然而,尽管数据显示,每TWh(高能量发电站的发电单位)产生的能源中,核能是最安全的,且只有核电站才符合这一标准。

决策者不应该屈服于对核能的深刻误解所带来的压力。不管环保人士喜不喜欢,这项技术是目前唯一有望成功限制碳排放、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技术。

( 译者:刘倩 审校:常雅馨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81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