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烈士陵园葬了多少人(记者帮杨眉山烈士的后人找到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再过一个月,就是杨眉山烈士牺牲95周年纪念日。作为宁波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杨眉山祖籍诸暨,牺牲在宁波。在诸暨老家,还有他的烈士墓。
包括宁波海曙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内,很多人都在寻找杨眉山烈士的后人。小时新闻“记者帮”关注后,很多热心人士帮忙转发打听。(记者帮丨祖籍诸暨,牺牲在宁波,烈士杨眉山的后人在哪儿?)。
诸暨市孝德文化研究会新城协会会长杨卫欣,是杨眉山烈士的同村人,他给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烈士的外孙找到了。
今天(5月26日)上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与烈士外孙周继山取得了联系。
烈士遗孀金素云(右)和女儿杨汉旺
姐弟5人都生活在杭州,外公是他们的精神崇拜
此前,杨卫欣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印象中,前年,杨眉山烈士的三位外孙曾回诸暨老家祭扫过外公墓。他在村里问了一圈,终于问到了其中一位外孙的联系方式。
“是的,杨眉山就是我的外公。”上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与烈士外孙周继山取得联系,谈起外公,他说,这是我们的精神崇拜,“外婆在世时,会跟我们说一些外公的事,我们也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到了外公的事迹。”
周继山介绍,他们有姐弟5人,三兄弟之上还有两位姐姐,最大的已经70多岁,大家如今都生活在杭州。
“宁波确实有我们的亲戚,但是外婆等老一辈去世后,我们晚辈平时又忙于工作,联系就少了,时间久了就断了。”周继山回忆,之前与宁波方面因外公的事联系,大约是二十年前了,当时浙江电视台要拍摄一则纪录片,他代表母亲去过,“后来宁波建了纪念外公的明州双英亭,2006年我还去祭奠献了花,因为落款‘您的外孙’,想不到有市民打电话到报社,还引起了当地媒体的一次寻找烈士亲属的报道。”
平时,周继山如果去宁波出差,都会去双英亭看一看。而诸暨老家去的则比较少。最早是1987年回去,参加过外公墓地立碑仪式。
“清明节扫墓,我们会到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面有外公的一些遗物、照片和相关事迹介绍,也算是缅怀祭奠。”周继山虽然已从杭州日报退休,但手头上还有工作在忙,“本来想着先搜集一些资料,等空一些再联系,没想到他们已经找上门来了。”
周继山说,父母为人很低调,也一直教育子女正直做人,踏实做事,“所以我们平时也很少和人说外公的事,这也是外界不太知道杨眉山烈士后人的原因。”
杨眉山烈士遗孀金素云
烈士遗孀活到百岁,曾受鼓励学习文化
对于外公杨眉山,周继山的了解,主要通过一些革命前辈撰写的党史资料介绍和外婆生前的口述回忆,一则则事迹,都让他心生敬佩。
“外公牺牲时很年轻,外婆也才31岁,我母亲才4岁,所以对‘爸爸’其实没有什么印象。”周继山回忆,外婆金素云活到了百岁,常常会跟晚辈讲述她与杨眉山的一些往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外婆老是说,外公教她学文化的事。”
周继山说,外婆是诸暨的农村妇女,原本并没有文化,不识字。婚后,外公杨眉山基本在宁波忙于革命工作,两人聚少离多。但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之下,外公依旧关心老家的妻子,经常给她写信。
”外婆生前常说,外公给她写信,还教她识字,鼓励她学习文化知识。后来她才有了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也能看书写字。”外公牺牲后,外婆终生未嫁,独自一人把女儿培养成人。对于外公和外婆之间的深厚感情,周继山深受感动。
他还记得外婆上了年纪后,经常在家里翻看《江姐》《闪闪的红星》等几本小人书,“如果这时候我们晚辈在场,她就会拉着我们念叨,是外公教她识的字,让她学习文化。”
金素云在世时,杭州相关部门也很关注她的生活。“外公的烈士证是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最初的一张是用毛笔字书写的黄色的纸,是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颁发的,上面有陈毅、饶漱石、粟裕的签名。这张烈士证,外婆一直用手帕小心翼翼地包着,放在她床头的抽屉里,上世纪八十年代统一换了一本新证,老证被市民政局收回去了。” 金素云百岁时,街道特地给她举办过一个生日宴,简单却有仪式感,“那时候也有记者拍了照片,还是很珍贵的。”
而宁波也有人一直关注、关心着杨眉山烈士遗孀。“我记得宁波有一位老校长,学校前身就是外公筹办的启明女中,老校长之前一直有联系,始终关心着外婆的生活。”可惜后来外婆去世后,联系慢慢少了,“有一次我去宁波出差,本要上门拜访,但因为单位临时有事,最终没有去成。”
牺牲时照片太年轻,族人特地到照相馆添加了胡子
1927年6月22日,杨眉山被施行酷刑后,42岁的他在宁波旧道尹公署北首广场英勇就义。牺牲后,他的遗体由启明女中一位学生的家长出钱收殓。诸暨老家的亲人听闻后,前往宁波将他的遗体带回。
运回老家安葬后,杨眉山的事迹也渐渐在村里传开了,如今村里几乎人人都知道出过一位烈士,跟杨卫欣一样,很多人还是听着杨眉山的红色故事长大的。
在大家心里,杨眉山就是英雄的存在。
周继山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解放后有关部门找到外公老家,征集他的资料照片。族中亲人提供了一张,就是现在很多地方普遍使用的这张,杨眉山戴着眼镜,穿着中式服装。不过照片上的胡子,却是族人特地到照相馆加上的。
“因为外公牺牲的时候还很年轻,才四十多岁,原本并没有留胡子的。族人的想法很淳朴,这么年轻,会不会看起来不像党的领导人?所以特地到照相馆,让画师在照片上加了一点胡子,让他看起来更成熟一些。”外公留下的照片很少,这张照片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现在我提供的这张照片是原片,照片上的外公很年轻,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挂的也是这张。”
杨眉山烈士
关于杨眉山的故事还有很多,周继山也希望,能与宁波、诸暨等地的相关研究会取得联系,将杨眉山烈士的精神传扬。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