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这届毕业生为什么这么难)

都知道今年就业形势难,想不到居然难到这个程度。

最近,关于某北航本硕应届生入职2个月被小米裁员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

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这届毕业生为什么这么难)(1)

这个消息之所以引发大量关注,有三个要点:

一是北航本硕,二是计算机专业,三是小米,想想看,知名985计算机本硕,知名互联网大厂,结果居然被裁员了?

换在2年前哪里敢想象?

这个问题显然刺痛了很多人,特别是今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所以这个问题提出以后短短一天时间,知乎上面已经有600多个回答,浏览量300多万。

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这届毕业生为什么这么难)(2)

要知道,在职场方面,开掉应届生是非常败人品的行为,很多公司,尤其是要点脸的互联网大厂,轻易不会裁员应届生。

更何况,前些年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非常抢手,前脚离职,后脚马上就一堆猎头等着呢。

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北航计算机本硕被裁员了到网上发帖求助的新闻。

这真的说明,今年就业形势实在太严峻了,就连985名校热门专业,就连互联网大厂都如此了。

看最高赞回答的分析,

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这届毕业生为什么这么难)(3)

实际上这个情况在互联网大厂已经不是新闻了,最近2年,互联网产业从曾经的烈火烹油,从增量市场,也逐步发展到存量市场了。

所以就是一个内卷过度的问题。

但是如果只看到内卷加剧,并不能看清楚这个社会问题的全貌。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是经济周期的问题。

这个不能展开多说,既有计算机行业本身的周期问题,也有整个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问题。

只能说,任何人,任何行业,甚至是任何国家,都逃不过经济周期,正如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样,这是自然规律,任何行业既有大发展的时期,当然也会有收缩的时期。

这纯粹是命。

好比都是在山洞里修炼,人家出去遇到了夏天,到处都是野果子吃;你出去就遇到冬天,一片白茫茫真干净,你能说啥?

都是命。

不怪你不优秀。就像河北省高考一样,不是你不优秀,奈何名额有限。

所有的内卷,本质上都是名额不够。

遇上了只能认命。

第二,其实是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第一点咱们说到了内卷,其实内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岗位相比少了;另一方面则是求职的人相对多了。

行业经济周期收缩带来的结果是就业岗位减少。

也要看到,咱们国家大学生数量和质量也在提高。

这样两方面共同加剧了中端和高端岗位的稀缺性。也就是内卷加剧了。

但与此同时,其实国内在工地和工厂这些低端岗位方面却是越来越缺人。

所以这就是结构性失业。

前段时间,关于超龄农民工清退的问题引发广泛讨论

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这届毕业生为什么这么难)(4)

就是60岁以上的农民工,为了安全考虑,不允许他们继续在工地打工了。

网上对此有一些争议,有些人还不理解,为什么人家干得好好的,不让人家干了?

其实这个问题,搞不清状况的人根本不懂。

如果你对如今的工地情况比较了解,现在工地最大的问题是愿意干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工地农民工都是45甚至是50岁以上了。

你要回顾咱们国家的历史,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如何出现的?

其实在80年代初期之前,大多数国企建筑公司没有农民工这个概念,那时候工人都是国企养着的队伍。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被土地束缚的状态释放出来,进入市场,这才有了农民工。

和以前国企自己养活的队伍不同,农民工没有编制,干一天活结一天工资,不用缴纳五险一金。有了这么灵活而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建筑市场,再也没有哪个施工单位愿意养活队伍。

所以后来咱们大国基建,说说人口红利,这是一种优势,但又未尝不是充满了血和泪。

因为农村释放的劳动力市场太过于庞大,所以他们没法得到更好的保障。这也是一种内卷。

当年的农民工太艰辛了,黄渤成名作《生存之民工》想必很多人都看过,那个时代,干活拿不到钱非常普遍。

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这届毕业生为什么这么难)(5)

经过30年的发展,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各种低端的鞋厂、服装厂,都是这些从农村释放的大量劳动力去处。

曾几何时,我们的就业市场,是由这些低端岗位为主。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在2000年代还只有100万,200万,300万,那么当年这些毕业的大学生自然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物以稀为贵嘛。

但问题是如今每年毕业大学生突破了1000万。

所以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其实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在发展,产业在发展,我们从曾经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那种低端岗位为主的时代,发展到现在国产家电,国产手机,国内互联网企业都起来了,我们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更多的中端岗位和高端岗位。

但是这种产业升级的速度始终还是跟不上大学生毕业的增长速度。

因为如今大学生失业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问题。

第三,是如何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通过前面两点的分析,咱们知道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所在。其实是中端岗位和高端岗位不够。所以造成了内卷。

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了。

还是有3种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继续产业升级,在国际上,和美帝和西欧,和日韩竞争,比如搞死日本和德国的汽车产业,咱们自己的国产汽车搞起来,这就又会释放出百万个中端岗位和高端岗位出来;

但这个思路的难点在于,难度很大,而且见效比较慢。

高端产业,不是说你想抢过来就能抢过来,现在咱们和美帝最大的冲突,其实就是因为在争夺高科技产业的主动权。为了这个,两个大国已经........

对吧?所以很难。

第二个思路,是咱们要想办法消灭低端岗位。

前面咱们重点说了建筑工地农民工。

其实农民工的收入真的不低啊,大多数技术工种,尤其是架子工、加工模板的这些技术工人,日工资可以达到400-500元,一个月收入1万不在话下。比大多数施工单位的施工员、安全员这些都高多了。

但为什么没有大学生愿意去干?

太简单了,就是没有五险一金,没有保障。农民工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编制,没有保障,老了干不动了,就回老家。

你让大学生怎么愿意去干?

同样是没有五险一金,我还不如去跑快递呢,至少时间比较自由啊,还在市区,不像工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所以咱们看到985毕业大学生会去跑外卖,但他不会去工地。

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这届毕业生为什么这么难)(6)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要消灭农民工,要让中建、中铁这些央企、国企重新开始养自己的队伍。当作自己的职工来看待,缴纳五险一金,有退休保障,再把劳动时间,休假这些待遇逐步解决好,自然就有大学生愿意去干了。

但这个思路的难度在于钱从哪里来?

以及现存农民工的出路。不能央企自己养活队伍了,民企还在用农民工。这样央企也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

当然这是大势所趋吧,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农民工,顶多再过10年,等这批最后的70后农民工老了,后面没有人补上了。

还是那个词,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了,咱们国家大量低廉劳动力正在逐步消失,未来劳动力价格还会继续上涨,未来发达国家蓝领工人和白领收入差不多的情形,迟早要出现。

所以还不如现在就主动介入,可以顺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三个思路,就是继续搞各种缓就业,把大学生就业的节奏再放慢点。

以前是本科生就业为主,后来变成了多读3年硕士再就业,这其实就是缓就业的思路。

其实还可以继续搞这个思路。给毕业大学生设置一定年限的缓冲期。

比如应届大学生毕业2年内,或者3年内没有就业,或者是就业半年就被裁员的,依然给予应届生身份,可以继续考公,考研,在这段时间,财政发钱(具体发多少可以研究)养活他们。

这样可以解决很大毕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这上面3个思路,可以三管齐下,一起考虑。但不管是哪个思路,都要付出很大代价,要花很多钱。

但是要看到,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妥善解决,会带来大量社会稳定问题——当年阿拉伯之春的起源,其实就是毕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所以哪怕是花一大笔钱,只要能把这些毕业大学生稳住,不出乱子,都是利大于弊,得大于失。

大家觉得如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