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沧桑历史过程(扒一扒香港历史179年)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战转向主和,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1841年1月琦善与义律在清廷与英国政府不知情下草拟《穿鼻草约》,包括“把香港岛和海港割让给英国”。但由于清廷及英国政经界分别认为有辱国体及获利太少,故双方不承认《穿鼻草约》的存在,但英国军队并没有撤出香港岛。直至1841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正式割让给英国。此后,香港人口渐增,逐渐发展成一个以贸易业、货仓业为主的转口港。

香港的沧桑历史过程(扒一扒香港历史179年)(1)

鸦片战争

英国于1841年正式殖民香港岛后,即宣布香港为自由港,不断没收原居民的土地,是为“香港开埠”。英国的商人,包括鸦片商贩,逐渐将香港建立成与东方自由贸易的枢纽。美国的鸦片商贩及银行家亦有到香港参与跟中国华南即广东福建台湾一带的贸易,而华中一带的贸易则主要经上海进行。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不少华南商人迁往香港逃避战乱。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w多人,增至1865年的12万多人。香港成为列强与中国的主要转口港,香港开埠后,英国人的公司(以鸦片为主)都改以香港为中心,亦由香港运到五口通商城市。除了货物的转运外,香港亦成为华南中国人移居海外的中转站。从1851年至1900年期间,超过200万广东及福建人经香港移居海外,当中主要是四邑人。

香港的沧桑历史过程(扒一扒香港历史179年)(2)

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日的界限街。

1873年,香港人的职业以渔民、水手、农夫、屠夫、铺东及差役等为主。

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也包括大鹏湾和深圳湾的大片水域,租期99年至1997年止,但九龙寨城在清政府力争下未被英国所据。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踏入20世纪初,香港发展成为与南中国贸易的转口港。香港人口稳步增加,市区面积亦按此增大。1876年香港人口14万人,至1914年已增至50万人。随着城市发展,香港一路增设各种现代市政建设,例如电车、火车、水塘、医院、煤气、电力、电报等等设施逐渐在香港出现。而于1912年成立的香港大学,为香港培养技术人材。

香港的沧桑历史过程(扒一扒香港历史179年)(3)

1931年起,随着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香港更开始面对日本的威胁,使英军考虑加强对香港的防卫。而当时全球经济大萧条及银本位货币制度受到冲击,都对香港经济构成一定影响。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除了使大量难民涌入香港,更代表日军的威胁更接近一步。香港的良好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军占领而中断。

日军在偷袭珍珠港当日,即1941年香港时间12月8日早上,由酒井隆指挥的日军从宝安进攻香港。负责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国、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义勇军。日军不单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开战的首日便取得制空权。英军和印军撤退到醉酒湾防线,然后撤出九龙半岛。英军和渡海后的日军继续激战。最终英军失去唯一的水库。因此,港督杨慕琦于同年12月25日代表英国殖民地官员向当时总部设于九龙半岛酒店三楼的日军投降,香港人称这一日为黑色圣诞节。香港经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本占领时期。战后香港的居民人数大减至60万左右。

香港的沧桑历史过程(扒一扒香港历史179年)(4)

1967年,总督麦理浩在任内推行多项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廉价出租公屋政策,使低下阶层逐渐由山边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环境。另外,麦理浩成立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打击政府内严重的贪污问题。政府亦推行“九年免费强迫教育”、大学生资助计划、廉价和优质医疗等,使香港步入现代化城市之列。再加上经济迅速增长,香港与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四个地方并称“亚洲四小龙”。

1984年12月19日,中国代表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的主权归还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香港的沧桑历史过程(扒一扒香港历史179年)(5)

香港回归仪式

香港1990年代中,香港楼价一直上升,董建华上任后,于1997年的《施政报告》提出八万五建屋计划,希望压抑楼价升幅。建议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希望十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年半缩短至3年。但此政策导致楼市供求失去平衡,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使香港楼价一落千丈,普遍私人物业在其后5年多的时间内贬值七成,令很多中产阶级成为负资产。

香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建议发展资讯科技,作为未来香港经济发展方向,1999年3月3日,董建华发表施政报告,表明将兴建数码港。

2004年7至8月,香港开始出现轻微的通货膨胀,7月按年通胀率为 0.9%,正式走出持续68个月的通缩时期。

香港的沧桑历史过程(扒一扒香港历史179年)(6)

2007年12月2日,香港地铁与九广铁路公司合并,合并后更名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港铁)。此外,港铁在2008年10月起拆除美孚站、南昌站和九龙塘站的转线闸机。

2018年10月24日,首条横跨粤港澳三地的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深化珠三角区域及港澳融合的战略,目标到2022年,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湾区内市场实现高水平互联互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