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

双减下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1)

“每周一问”第184期

“每周一问”是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栏目,意在与教师和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教学技巧心得,讨论教育热点话题,实现共同成长。

每期话题展示结束后,下期主题将在文末提出,欢迎积极留言讨论。每期幸运微友将获赠最新《人民教育》杂志哦!

“双减”落地后,教师们在校工作时间延长了,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提高了,作业设计更加别出心裁了,压力也随之增大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关爱教师,如何为老师们减负?

上周的【每周一问】中,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

每周一问

“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

@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 李爽:把时间还给老师

1.实行弹性工作制。即老师根据自己当天的时间安排,在无托管的情况下,可以提前下班,或者处理自己的事,这样老师也能够在工作时间全力以赴而无后顾之忧。

2.整合大小会议。学校的各类会议很多,老师们常常分身乏术。建议将各类会议进行合理整合,线上线下相结合,部门传达分工,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老师们也能够根据会议轻重缓急及时进行处理。

3.鼓励创造性合作。即同组或者跨学科的老师进行教案、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布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整合。如同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老师,可以通过联合教研,进行课程、作业设计等方面的整合,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也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王逸乔:合理计划,阳光面对

1. 不“打地鼠”,事分轻重缓急。老师们可以把近期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分出轻重缓急,把一些事情归类,集中处理,不要遇到事就“打地鼠”,弄得手忙脚乱。

2. 不抱怨,体验酸甜苦辣。“双减”之后,作为教师在面对延时服务以及繁多的教学任务时,尝试转化负能量。工作、生活本就有“酸甜苦辣”,学会苦中作乐、品味酸甜,以阳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 马军刚:排干扰,转作风,强师能,为教师减负!

过重的工作负担会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削减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教师减负,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

1.排干扰,不做“额外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责主业。给教师减负,首先各级政府要严格禁止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干扰学校工作,赋予学校、教师对非合理性工作说“不”的权利,切实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不做“额外功”。

2.转作风,少做“无用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转变工作作风,杜绝形式主义。在工作中要尊重教育规律,理清工作思路,避免“瞎指挥”、“乱要求”,各种评比、档案、报表能省则省,能简则简,让广大一线教师少做“无用功”,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3.强师能,多做“有用功”。工作之余,教师要多做“有用功”,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时,才能够轻松应对,减轻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的负担感。

@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 齐欣:敬业创新,教学相长

教师减负要纳入系统管理,注重整体建构推进。从制度设计上考虑教师负担,教师要与时俱进融入其中,持有一种执著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情结,重视创新与家校合作,注重单元整合与推进深度学习。注重教学相长,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和调整,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善于等待、宽容、分享、选择的精神,并由此达到沉静,从容的境界。教学中,我们既要使学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又要通过教学活动愉悦自身的精神,真正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相长的契机。

双减下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2)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石喜凤:减负很难,用心至上

1.精神关怀,抚慰心灵。随着“延时服务”的到来,老师们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校长会在群里提醒我们注意保暖,这样暖心的叮嘱也减轻了工作一天的疲惫。

2.利用资源,减轻负担。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学校为分担教师压力,可以聘请家长、社会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补充师资。也可以调动更多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避免少部分教师工作量过大。

3.关爱教师,调动积极性。不少学校推出关爱举措,如建立教师子女课后托管班、给教师安排“零星假”、“关爱假”等,让教师能够安心、放心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重庆市奉节县教师研修中心 李大美:“多多少少”为老师“卸担”

“双减”之路上,老师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行动一致,才能更好地为老师“卸担”。

1. 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批评。“双减”政策下,上级主管部门是任务下达者,是审查者,更应是老师们的“领路人”。请多多给予老师们指导,让老师们清楚自己前行的方向,工作的方法,不要让“批评”成为老师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2. 多一些关爱,少一些高压。学校是老师们工作的地方,也是老师们最坚强的后盾。“双减”政策下,老师们迎来新的压力,学校应多关心老师们的身心健康,在管理制度上更加人性化,不要让“高压”打掉老师的职业幸福感。

3. 多一些温度,少一些冷漠。“双减”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是单靠老师就能落实好的。整个社会需对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多一些理解与温度,不要让“冷漠”寒了老师们炽热的心。

4.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老师们实施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是老师最好的“合作伙伴”。在“双减”的道路上,家长应对老师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不要让指责成为老师的“捆绑绳”,家校共育,方能达到双赢。

@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 李硕:从“心态”减起

心态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心态真的十分重要。减负,首先要减掉心态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焦虑。与同事,可以经常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与家长,可以经常沟通,求同存异,尽量争取家长的理解和帮助。同时进行双向教学,学生已经会的不需要讲,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可以不讲。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争论和探究。

@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 史雨田:营造氛围为教师减负

1. 丰富生活,为加班老师增加营养。学校从细节出发组织教师舞蹈、篮球社团,丰富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

2.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给予教师自我管理的空间,让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去思考;让老师能够安心地备课,上课,研究教学。

3. 帮助家长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指导家长给予教师尊重、理解、信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教师,配合、支持教师的工作,还教师宽松的家校共育环境。

双减下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3)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 胡继东:做好加减法,给老师幸福感

1.减去对老师时间的占用。“双减”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备课、改作业更细致,管理更深入等,这需要老师投入更多时间。所以,给老师最好的支持,就是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工作和休息。比如会议统筹安排,适当合并,让会议变少变短。又如,减去教师与教学无关的任务,避免教师承担不必要的工作。平常也要关注老师的休息,确保他们有不受打扰的“小憩”时间。

2.增加对老师必要的辅助。“双减”不应是老师的孤军奋战,而是各方的群策群力。学校努力做到“教学上添助力,管理上有依靠”,让老师们工作起来更轻松。比如分享“双减”的具体做法和先进经验,介绍提高工作效率的实用工具等等。又如,举行班主任沙龙活动,讨论“双减”背景下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等等。

减去负担,增加辅助,让“双减”下的老师更幸福!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陈玲:一举多得,助力幸福感

当老师们的在校时间变得充裕,我们也可以发展一下自己的小爱好。比如:栽培一些可爱的小植物,一方面给自己减压,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植物带入班级,邀请学生一起来观察和照顾,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此外,还可以作为进步学生的奖品来发放。这样一举多得,提升老师和孩子们的幸福感!

@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 相焕香:幸福连连看

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老师的在校时间更多了,我们学校为了给老师们减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老师们每天上班打卡,每个月给5次补卡机会,可以在时间上随机安排。

2.为了弥补老师们陪伴家人的时间,除了公假之外,在父母、爱人、孩子生日时,给假专门陪伴家人。

3.为了提高备课效率,减轻老师们的负担,每个学科统一安排时间集体大备课,轮流由主备人发言,论述课题授课措施,个人只负责个案调整。为了减少师生负担,老师们通过大集备讨论上课方法,调整自己的课堂方式,准确把握重难点,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当堂达标。

@大连市甘井子区利民小学 丁艺莹:调整身心,恬淡自然

教师需要快速适应“双减”大环境,调整自己的心态。多些自己的时间精心备课,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老师也要乐观看待学生的不足。学生课业压力减轻,难免存在小失误,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多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综合看待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多鼓励学生,也肯定自己的付出。

双减下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4)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方莼:老师要“减负”,清单来相助

“双减”背景之下,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列出清单来给自己“减负”。

1. 时间管理清单。我们可以利用番茄时间表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还可以借助手机电脑中的各类软件对每天的事务性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2.关爱自身清单。我们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不仅有必要定期进行体检,也要有意识地利用课间操时间和学生一起进行锻炼,强身健体。尽最大的努力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3.专业发展清单。在有限的时间内,只有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减轻自身的负担。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自身钻研,还可以通过和同事探讨、网络学习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陈跻云:合理统筹,高效转达

学校应做好合理统筹,减少集中会议的频次。“双减”后,新增了延时服务,原本教师们集中开会的时间被占用,而调课又非常困难,因此可以改集中开会为年级组长转达,辅以“告老师书”下发的方式,将近期重要的事务分条列出,还可用红色字体加粗提醒,每组安排老师助手进行温馨提醒,落实工作是否达成,以此减轻老师们的工作负担,不用在一次次忙碌的换课中倍感慌乱。

@甘肃省金昌市第八小学李艳:上下级协同,让老师减负

1. 改变上级对学校的考核,让学校有权拒绝社会性事务。现在地方上依旧存在一些干扰教学的行为,如其他部门来检查、写材料报材料、手机答题等,不仅让老师无法静心,有时还会牵扯到家长,让家长也疲于应付。首要减去这类事务,老师才能减负。

2. 改变学校对师生的评价,让师生能关注过程性学习。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成绩不再是教师考核的重点,那么师生就不会如此焦虑。改变评价方式,让老师能专注于过程性的付出,看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未来发展;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而非功利性的刷题拼分数。

3.改变教师上课满堂灌,让一课一得有实效。“双减”后老师要精用时间,将更多时间用在研磨教材找重点上,“磨刀不误砍柴工”,上课着力突破重难点,当堂解决重点问题,讲透练足,师生皆轻松,双减变双赢。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嵇怡:青蓝结对,事半功倍

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的推行,可以让彼此的工作更得心应手。

1. 老新配合。老教师主动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给年轻教师,协调教学进度和任务;年轻教师则可以在教学形式,特别是教学技术支持方面给老教师提供帮助。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共享与支持,能事半功倍。

2. 教育协同。新老班主任可以协同组成管理体系,共同管理彼此的班级。老班主任丰富的管理妙招加上年轻班主任的新鲜活力和干劲,合作型管理模式下能适时减轻彼此的负担,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双减下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5)

每周幸运微友

本期的【每周一问】,有三名留言微友获得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李大美、@胡继东、@李艳。恭喜这三位老师,杂志会在近期寄出,请以上老师注意查收!(也请这几位老师将详细邮寄地址与邮政编码在留言告知,感谢!)

本周,我们特别邀请崔清明老师给大家带来分享:

双减下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双减之后如何关爱教师)(6)

(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 崔清明)

三方协力为老师减负

教师是“双减”的第一践行者。我们要学会给教师减压,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关注学生、研究教材、钻研课堂、优化作业,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优化教育资源

学校应首先转变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学生发展的实际,着眼培养核心素养,从重智育、唯分数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从真正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角度看到教师的育人实效。

学校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通过学科教师共同体、班级教师共同体、“青蓝工程”结对子等为年轻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导师制管理,聘请音、体、美、心理等学科教师担任学生发展导师,实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丰富课后服务的类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学校还要善于做加减法。做好加法,充分利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文化和体育部门的作用,发挥这些机构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做好减法,适当拒绝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各项检查,减少与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无关的各类会议,让教师能够安心投入教育中。优化教师管理,实施弹性考勤,允许开展课后服务的教师提前回家处理教师家庭事务,以人文关怀给教师减压。

教师:发展教育素养,提升教学能力

“双减”背景下,教师首先要转变育人理念,立德树人,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体验,善于从学生的优势智能区突破,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专注于有效备课、上课,用好教材,理解学生,预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生成高效、有趣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用高效课堂给自己减负。

教师还要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力量,优化作业设计,集体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作业。同班级教师既要严格控制本学科作业量,又要协调各学科的作业总量,在教师共同体当中互相减负。

家长:提升自身素质,家校共建共育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用心陪伴孩子,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避免因为家庭教育跟不上导致学校教育效果不佳。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老师也是极大的减负。

家长也要转变家教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也要重视孩子的体质健康、劳动技能、品格塑造等方面的培养。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孩子,不盲目攀比,学会理解教师工作,积极支持班级的家校共育活动,不给孩子和教师增加额外负担。

来源: 人民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