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史推荐书籍(探寻荆轲刺秦中的)
《督亢史探》
崔玉谦 著
东北大学出版社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户晓,“图穷匕见”是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成语,“图”即为“督亢”地图。“督亢”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同的历史文献对其有不同的释义,主要有两种解释:狭义释义为古地名、地界,广义释义为膏腴之地。近日,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副教授崔玉谦所著《督亢史探》一书(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面深入地解析了“督亢”这一历史文化概念的形成、演化、流变过程,为学界准确、深入、科学地认知“督亢”这一历史概念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依据。
该书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地域文化概念“督亢”的含义变迁为主线,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共七章,包括“督亢”概念的形成、“督亢”的实际遗存分析、“督亢”的后期衍伸概念、“督亢”与早期燕赵分疆问题、现存的题涉“督亢”文献等内容。
就研究视角而言,该书以长时段的视角,精准锁定“督亢”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概念,全方位梳理“督亢”的相关历史文献,对“督亢”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进行全视角审视,并结合田野调查对“督亢”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全链条梳理,对“督亢”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演化、流传进行了史学层面的深度解析。
“督亢”作为一个古地名,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地望均有所不同,结合正史及地理志记载,“督亢”作为一个古地名,其最初出现是在战国时期燕国后期,其在文献记载中最初以“督亢图”的形式出现。至汉代,遂有“督亢亭”这一基层地方建制出现,东汉时期起到了基层治安与馆驿的双重职能,其大致方位是在今河北涿州东南处,汉代之后唯一的一次增修出现在明穆宗隆庆年间,清世宗雍正年间仅存遗址,但在清代前期“督亢亭”以景观或旅馆的形式继续存在。
“督亢”作为古地名,应在今河北涿州市东,跨涿州市、固安、新城等县界,这一观点基本得到史家的认同。“督亢”之地之所以为秦王所垂青,并由之而引出悲歌慷慨、壮士别离、勇刺秦王等诸多故事,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秦王对“督亢”的浓厚兴趣。秦王何以为之“垂涎”?当时的天下形势为“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在赵国灭亡后,秦国的兵锋直指燕国,但秦国劳师远征,战争粮食的补给极为困难,要是能够得到“中有陂泽,周五十余里,支渠四通,富灌溉之利”的“督亢”,无疑可以使秦国在征伐燕国战争中获得丰厚的粮草补给,从而为秦国吞并燕国增加胜算,秦王一统中华的霸业也可加速。所以,秦王在接见荆轲的时候,对膏腴之地“督亢”情有独钟,最终导致“荆轲刺秦”的悲壮上演。“督亢”地区土地肥沃,对于秦燕两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至于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与两国的国运相连,演绎出诸多故事。秦国一统华夏当然不会因为一个“荆轲刺秦”的历史插曲而中断,但是透过历史的故事无疑可以窥见“督亢”之地的丰饶。以致,在后期的历史演进中,“督亢”除作为一个古地名出现以外,更多是作为土地膏腴之地的代指,多被史家提及,见诸文献。
该书作者认为,作为膏腴之地的泛称,“督亢”这一泛称概念形成于西汉时期,唐宋元时期以来各个阶段各类文献均有关于“督亢”“膏腴”的记载,“督亢”作为膏腴之地的泛称在唐代之后不断被提及,其中不乏域外文献。雍正年间京南区域、畿南诸河、永定河区域水稻种植的朝野争议与“督亢”区域稻作文化的长期兴盛密切相关,虽然这一时期“督亢”已成为故地,但提及的核心意指依然是土地的肥沃、水资源的利用。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京南区域、畿南诸河、永定河区域水稻种植时兴时废,“督亢”一词的提及频率也与稻作农业的兴衰产生多样化的“共振”,“督亢”直接或间接地被提及或可认定是河北平原区域不同时期稻作发展时断时续的体现。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研究结论,“督亢”文化包含的两方面内容共同促成了“督亢”这一文化符号的形成与流传。
该书是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保联动发展研究院主题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作者崔玉谦,是中国史博士、博士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是唐宋史、文献考订,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64批)、河北省高层次人才项目、河北省发展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齐泽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