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直播带货需要投资吗(直播带货是快手商业化的)

快手作为一个短视频软件,近年来也频频在电商领域上发力本文作者基于这次618活动,从三个角度分析快手是如何商业化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快手直播带货需要投资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快手直播带货需要投资吗(直播带货是快手商业化的)

快手直播带货需要投资吗

快手作为一个短视频软件,近年来也频频在电商领域上发力。本文作者基于这次618活动,从三个角度分析快手是如何商业化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

618刚刚落幕,尽管在疫情阴霾下,但今年电商平台的狂欢热度丝毫不减,你方唱罢我登场,明星登台,千亿补贴,各电商平台的捷报频频,一时间热闹非凡。

但你有没有发现,618期间,快手和抖音的直播带货并没有安排太多的“节目”。从2019年开始,抖音和快手开始打造电商,直播带货模式被行业一致认定为内容流量平台变现的终局模式之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内容直播平台,为何集体失声了?

终归来看,618的主场终究还是属于电商平台。没有供应链,无法打造交易闭环,内容直播平台在这场合纵连横的电商游戏里,充其量算是一名手握半个“虎符”的大将,只有调兵遣将的能力,没有生杀大权。

对于快手而言,现在锣鼓擂的再响,也是空赚吆喝。而吆喝显然并不快手想要的,也不是平台老铁们想要的。

一、快手的“老铁”经济

在2019年前,作为两大短视频内容平台,在商业化模式上,抖音和快手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抖音向左,商业化广告;快手向右,用户付费,即“老铁”经济。

依靠成熟的广告系统,以及头条在广告业务上多年的耕耘,抖音很快在广告商业化的市场上打出了一片天地。在2018年9月,有一个公开数据,头条预计2018年总收入超290亿元;而抖音方面的广告收入有望超过180亿元。而现在,抖音的DAU已经破4亿,对于这样一个非交易的APP来说,百亿级的营收显然满足不了抖音的胃口。

相比之下,2019年前,快手的商业化主要靠“老铁”打赏。依靠粉丝直播打赏支撑起来的内容商业,不能称之为商业。就如同公众号文章给作者的打赏一样,靠粉丝吃饭就如同靠天吃饭。这点收入贡献对于一个活跃用户数亿的流量平台来讲,如同九牛之一毛。

纵观互联网圈内,用户量级过亿的APP不多,就平台流量商业来看,显然交易类的流量平台日子会好过一点,如2018年美团财报中公布全年的营业收入达到652.3亿元。淘宝和京东这类电商交易类平台在商业世界里就如同庞然大物,他们的全年营收更不用说,早已突破万亿级别。

通过广告变现已经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流量变现模式之一,快手商业化为何“舍近求远”?

在几乎所有的流量平台,都将广告变现作为商业化的一个重点途径,而就目前来看,广告收入却不是快手发力的方向。

广告变现是卖流量的典型方式,确实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平台的盈利问题,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广告一方面会破坏原生内容,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无法对生态做流量反哺。 日活破3亿的快手,如何能承载起宿华的商业梦想?

二、快手商业化的突围之战——直播电商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同期快手的日活突破3亿。出于商业变现的需求,抖音和快手代表的流量玩家们正在力争成为电商的另一极——流量赋能者。

“2019年,抖音与淘宝签订了70亿元的年度框架协议,其中60亿元广告、10亿元电商佣金。当时,抖音将自己定位为电商生态中的 “流量提供方”,赚营销和CTR(效果广告)的钱。”

“直播电商的故事已经进入到了‘流量 供应链’的全面合作阶段,最终落地在双方流量和供应链的资源置换上。”

但是相比电商平台年度万亿级的GMV来说,这种模式显然吃不透电商市场,只能说是刚刚拿到了电商赛道的入场券。

就在这次618前夕,字节跳动成立了电商事业部。这样的组织架构调整,释放出了很多的信号,其中一个信号是抖音并不只满足目前在直播电商游戏里的“配角”位置。头条成立电商事业部这样一级业务部门,不仅仅是要在现有直播带货上实现营收增长,更多的想象空间在于向电商行业纵深的供应链发力。

显然,在电商赛道上,快手和抖音都不甘心沦为卖流量的渠道。

快手在这个直播电商的突围之战里,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2018年7月,快手上线快手小店;

2018年的双十一前夕,快手举办的「卖货王」活动中,仅散打哥一人10个小时带动1.6亿的销售额;

2019年618期间,共有66位头部红人进行了京东直播;

2020年5月,快手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红红火火的带货直播,展现了快手生态的带货能力,也为快手商业化寻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路径。

快手在直播电商“赛道”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难道这就是快手的终极宿命了吗?

这条直播带货的商业化道路看似火热,其实道路尽头危机重重。

危机一:“内忧”

1.从多方数据来看,目前直播带货的主力军是平台的头部主播,如散打哥、辛巴这类超级“流量王”。内容生态真正的主力军——“腰部”和“尾部”主播带货的能力一般,给平台创造的商业价值远远不及其产生的流量价值。这个原因主要归结于:一方面,主播的议价能力较弱;另外一方面,平台的抽成较高,所以留给直播间的卖价就没了市场竞争力,这类直播间的销售变现情况自然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2.“记录世界,记录你”的品牌定位,其实和直播带货的商业氛围是格格不入的。这类强交易性的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侵蚀快手的品牌形象。屡屡翻车的直播带货事件,已经伤害到了一部分“老铁”的心。如果平台不对主播带货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去用生态规则约束交易双方,仅凭主播和用户的自制力去经营自由市场,必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快手3亿“老铁”给平台支撑起来的绝不是品牌经济,而是“草根”经济。草根经济能不能给快手打开电商世界的大门,这个不好说,至少我觉得这条路似乎不是那么顺畅。或许你会说,拼多多不就是通过“下沉市场”逆袭成功的吗?果真如此吗?拼多多最初切入电商赛道,可是通过在一二线城市做水果拼团起家的。到2019年的8月21日,拼多多创始人及CEO黄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拼多多一二线城市用户的GMV占比已经攀升至48%。这就表明电商市场的核心人群永远都是“五环内”的消费者,下沉市场消费者只是电商市场开拓的重点方向之一,但绝不是全部。

危机二:“外患”

快手做在电商赛道上的外患主要来自两个“集团军”的力量:一是竞对“强手”——抖音,一是电商平台——淘宝、京东和拼多多。

抖音在电商直播领域与快手的竞争,是有目共睹的,堪比当时天猫和京东掀起的电商之战,这时候的直播平台的关键资源争夺(主播和电商平台)就像那个时候电商平台争取商家入驻一样,都给合作资源方设定了“二选一”的规则。以目前对主播资源竞争格局来看,快手和抖音平分秋色,平台上的头部主播阵容旗鼓相当。

但我相信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会出现特殊主播群体向单一平台靠拢的局面,这里的特殊主播群体有几类:明星、社会公众人物、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抖音俨然成为了媒体、企业、甚至是政府机关在视频媒介平台上的重要发声通道,快手在这类特殊群体的布局上,似乎稍显迟疑。孰是孰非?这里就不评价了。

上面说了快手“外患”的另外一个“集团军”是电商平台。我这样说,你可能会感觉奇怪,做直播电商,快手和电商平台难道不是“同盟”关系吗?怎么就变成“敌人”了呢?

亦敌亦友,不好说。

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之间其实是“貌合神离”,其实可以理解为生意上的“朋友”,对这样的朋友只因利益而存在。合纵连横的故事在历史上频频出现,形容现在快手和淘宝、京东这类电商平台的关系也恰合时宜。快手联合京东的一些动作,并不能理解为快手和京东就成为最终的“盟友”。这只是一种眼前的关系,这个关系能维持多久,不单单取决于双方,还取决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竞争态势。

淘宝直播,京东直播俨然已经成为电商平台布局的重中之重。对于淘宝和京东来讲,加强自身内容建设就如同在自己的电商版图上修筑了一个坚实的“堡垒”,只要这个“堡垒”越来越坚固,自己的电商市场份额就不丢。淘宝直播现在已经成为淘宝电商生态里的一个坚固“堡垒”,这个“堡垒”里培养出了两名捍卫疆土的大将:李佳琪和薇娅。这两名“大将”的声望已经超越了抖音和快手上的任何一个主播,甚至是比肩现在的当红流量明星。

快速切入电商供应链,谈何容易!

如果内容平台将自己仅定位为流量平台,赋能电商的这条路不会走太久。如果仅限于合作模式,直播电商的路不会走太宽。

电商的产业纵深绝对不是流量,而是供应链。如果快手想在电商“战场”上撕开一道口子来,最核心的最稳固的打法还是需要完成自有供应链体系建设。

淘宝通过1688聚集了全国绝大部分中小商家货源,京东通过自建仓储和供应链整合了全国相当比例品牌商家。对于快手来说,和淘宝、京东的合作,似乎能快速的补齐自己没有供应链资源的短板。从短期来看上,这个操作没有什么问题。

但想借他人之手修补自己“低矮的城墙”,这绝不会是引君入瓮,而是引狼入室!在古代历史上,想接他人之手解决“内患”结果却招来杀身之祸的案例屡见不鲜。这其中的权益利弊,还需要快手自己细细琢磨。

但,如果快手现在就快速切入电商供应链,势必会大举收拢商家货源自建供应链和物流体系,而供应链被所有电商平台视为其核心中的核心。一旦快手在供应链上进行布局,这一刻就是快手和京东、淘宝决裂的时刻,是敌不是友,战线势必快速拉开。

快手自建电商供应链的路到底行不行得通?

快手的公司基因是否适合做电商,暂且不论。就如上面所说的,一旦在电商模式上发力,快手的平台生态是否能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电商的本质是卖货,交易属性太强了,对内容生态的流量的使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促进成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用户对内容电商的感知,只有“低价”这一个诉求点。“低价”维系着粉丝与主播之间脆弱的关系,一旦直播“翻车”或是供应链出了问题,这仅存的一点好感也会遗失殆尽。

而“低价”策略对品牌商家来说,并不是一个长期策略。据网络上部分品牌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型电商带货活动一场办下来,品牌主想通过直播带货来盈利基本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贴近成本价 直播坑位费 直播提点 平台扣点,最后留给品牌的利润所剩无几,甚至是负利润。

为何品牌主还乐此不疲的在内容电商上做投入呢,最大的收益在于两点:一是品牌声量的提升,一是快速清理库存。但这不是一个友好且长期稳定的商业环境。

缺少稳定供应链的直播带货模式没有未来。

三、快手角逐商业化的终局之战——本地生活

快手最终的对手不是抖音,也不是淘宝和京东,而是本地生活的几个巨头玩家。

我抛出这个观点,肯定有很多人会喷我,我觉得,快手在本地生活赛道上取得成功不是没有可能。

快手为什么要选择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突围?

我认为,电商内容入驻是对内容生态的一种破坏,而本地生活却能和视频内容生态完美融合。同样都是交易型业务,但本地生活交易的核心不在于货品,而在于服务。货品好不好,图文就能讲清楚;而服务好不好,单凭图文很难感知,恐怕需要更多的信息做支撑,而目前来看,信息的最大承载体就是视频。

本地生活,谁做成功了呢?你可能说是美团,其实,还有支付宝和微信。美团的成功是在餐饮和酒旅行业,而支付宝和微信的在本地生活的成功则渗透到了任何的场景环节,在本地生活上,大家着力的点不一样,各有侧重罢了。

快手在商业化上一直是保持着理性和克制的,长久不变的主页和原生内容生态,是对用户良好体验的极致追求,这点和张小龙做微信这个产品时坚守的信仰十分类似。

但,从微信公众号上线后,可以看出微信在商业化的路上就开启了狂飙模式。微信用户可能会被部分“无效”的公众号消息不断打扰,但公众号几乎成了给几乎所有品牌和商家的标配,商家可以没有官网但不能没有一个官方公众号。可以没有官方公众号,但不能没有用户微信社群。微信在商家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心中的位置是无可替代的,同时,这几千万个公众号给微信流量生态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无限的,毫不夸张地说,公众号和社群撑起了一个十亿社交用户的商业世界。

不论是公众号还是美团的商家内容,大都属于图文时代的产物,而短视频时代,必将产生一个新的本地生活“流量之王”。

而快手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打造“记录真实生活”和建立用户间的社交关系,这样“生活 社交”的生态属性,则完美地暗合了本地生活的森林法则。

从目前的态势分析,我认为,快手的本地生活突围之路有三个方向要做:

方向一:通过商家号搭建本地生活内容生态

比如,百城百强本地品牌商家号扶持计划,邀请头部品牌开通快手商家号,在站内给予品牌商家流量倾斜,站外联合品牌玩视频内容创作活动,邀请和发动品牌全国门店参与活动,让合作品牌的全国门店同时入驻快手商家号,形成品牌商家号矩阵。其次,授权外部广告代理机构,联合搭建快手商家号培训体系,让品牌商家形成做官方视频内容就上快手的认知。

对于一个商家来说,商家号存在的价值主要有两点:品牌内容建设和交易闭环。

所以,作为企业第二官网的商家号,不仅要提供内容建设的能力,还要进行底层产品能力建设,实现不同行业的本地生活商家基础线上功能,比如商家线上开店、商家小程序功能自定义开发。实现商家的三个基础运营能力:可拉客、可运营、可转化。

方向二:成为消费者寻找本地生活服务的第一入口

在快手创始人宿华看来:视频是“新时代的文本”,归根结底是一种信息载体。

我觉得,快手如果仅作为信息载体的视野未免太窄,商家号如同曾经的微信公众号,不单单是商家展现内容的一个窗口,更是商家实现商业交易能力的一个入口。如果快手能整合本地生活各行业商家入驻平台,我大胆预测,快手将成为视频时代,消费者寻找本地生活服务的第一入口。

方向三:赋能商家,让流量变现

所有的泛娱乐化的互联网产品如果寻找不到有效的商业变现路径,都会很快迎来生命的“终局”。但如果你的产品能成为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时,就能够更长久地活下来。对本地生活商家的赋能,将是快手发力的一个重点,让流量聚集到商家号的同时,也要让流量转化到线下的消费场景中去。这需要快手对各个行业进行深耕,完善商家流量赋能和用户线下交易的闭环。

胜负未分,一切皆有变数,何况内容平台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专栏作家#

一文,如是一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流量地图》作者,前滴滴用户增长运营专家,擅长用户增长体系搭建和流量运营,带领过从0到1的增长项目,长期关注网约车、汽车、电商零售、在线教育等行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