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生活记录(沈阳00后大学生拍了部)

沈阳00后大学生为共享单车拍了部“大片” 记录共享单车运维员的一天

共享单车生活记录(沈阳00后大学生拍了部)(1)

共享单车生活记录(沈阳00后大学生拍了部)(2)

在喧嚣的街头,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已成为沈阳人出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一块人性试金石,乱停乱放、强加私锁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人对其进行“改造”,让共享单车变成了“私家车”。

日前,一部以共享单车和共享单车运维人员为主题的纪录片正式上线,这部纪录片由辽宁传媒学院的两名大二学生拍摄,首次以大学生的视角,全程跟拍共享单车运维人员的一天,完整地记录了他们的工作内容。“这些共享单车运维人员真是太辛苦了,每天工作的繁重程度简直超乎想象。”作为拍摄者之一,00后大学生孙博文坦言,他希望通过这部短片,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行业,从而珍惜共享单车运维人员的工作,从点滴做起,文明用车,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

00后大学生为共享单车拍摄纪录片

00后大学生孙博文告诉记者,这部时长为24分钟的纪录片是他和同学王涛共同拍摄的,他俩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是室友。而生活中的他们都是共享单车的忠实用户。

在接到老师布置的拍摄一部纪录片的作业后,他俩一拍即合,将拍摄的视角对准了共享单车和支撑共享单车良性运转的运维人员。

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是哈啰出行沈阳的运维人员孟令卓。

“自从认识了这位共享单车运维员小哥哥,我的微信步数排行榜封面上,就没有出现过别人。之前一直以为,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就是修车的,而‘修车人’在脑海里就是岁数很大,在隐蔽的街角有个摊子,没想到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孙博文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拍摄的机会,使得他们第一次近距离与运维人员打交道。

他们如此艰辛只为方便您骑车出行

与孟令卓的相处,为孙博文和王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都很年轻,跟自己差不了几岁;他们会使用很科技化的后台,需要做很精细的数据报表;他们是管理岗位,手下有不少兼职司机、运维;他们用脚步和车辙丈量城市,每天能走上两三万步,或者骑行十多公里;他们需要管理数以万计的车辆;他们除了需要有文化、懂管理,还得有过硬的修车技术……

下车库,上高楼,从早上7点,到傍晚5点,孙博文和王涛全程用单反相机记录着孟令卓的一天。而一天跟拍下来,两人最大感受除了累,还是累。但对于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们来说,这样的生活就是他们的日常。

“这些运维人员真是太辛苦了,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辛苦,一开始没以为他们的工作会这么繁重,一天跟下来,这种繁重程度简直超乎想象。我们了解了这个职业,也就更理解和心疼他们,文明城市的建设和用户的安心用车,离不开这些小哥哥们的辛勤付出,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这个行业,然后从自己做起,从一点点小事做起,文明用车,文明骑行,让城市更整洁,也让大家用车更便利。”孙博文说。

90后运维小哥的城市情怀

新兴出行方式,孕育出新兴职业。共享单车运维人员,就是共享经济催生出的新时代产物。

“刚入职的时候基本相当于‘小白’,那个时候主要就是学习,每天都在卸车,因为那时候是新车集中投放。真的很自豪,那么多用户等着骑车,即使卸车到半夜,依然感觉累并快乐着。”孟令卓说。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事业,而不是一份工作。“团队从小到大,人越来越多,事儿越来越多,有时候感觉累,有时候感觉委屈,但是第二天醒来,依然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是想把它做好。”孟令卓说。

“从早到晚,下到完全没灯的地下仓库,上到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每天的步数在三万五都太平常了。找车、修车、调度、做数据,经常半夜回家,还曾被女朋友误会。因此,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部片子了解我们,尤其当我们去找失联车或者被私藏私占的车的时候,理解我们的工作。”孟令卓说。

据了解,目前,沈阳共享单车的运营管理人员大多都是90后,甚至95后。在大多数人们眼中,他们是叛逆而个性的一代,其实在他们心里有杆秤,他们不止能接受最新潮的生活方式,也愿意做最底层最踏实的工作,坚守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守护着沈阳的每一处角落,温暖着这座城市。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 白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