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高铁南站扩建规划(太原高速铁路枢纽改西线)

太原高铁南站扩建规划(太原高速铁路枢纽改西线)(1)

2021年12月,随着太忻经济区各类规划浮出水面,在太原、忻州两地同时宣布开工建设,贯穿两市的一条主干道项目上马,标志着山西中部城市群基础设施迎来又一轮热潮,一路向北搭乘雄忻高铁拥抱北京两翼,成为太原、忻州两地的未来发展方向。由此,争论多年的太原高速铁路环线走向最终敲定,为人们追逐热点区域安居乐业提供了方向。

太原都市圈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太忻经济区担当着北引擎的重任,搭乘雄忻高铁通道,才能紧密连接雄安新区。雄忻高铁作为北京至昆明高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骨干交通网络中,连接首都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未来由忻州西站引出后,将沿大西高铁穿越太原继续南下,前往西安、成都、重庆等地。京昆高铁穿越太原市区,究竟该选择东线还是西线方案?可谓一波三折来之不易。

太原高铁南站扩建规划(太原高速铁路枢纽改西线)(2)

穿越太原市区有两条铁路,包括同蒲铁路和石太客运专线,设计时速在每小时250公里之内,无法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速,不满足高速铁路每小时350公里的标准,因此需要建设新的太原高速铁路环线和第三高铁站。

起初,最早规划设计的是东线方案,考虑到城市建设重心往南发展,将第三高铁站设在南内环东街东峰路口,地处东山腹地。

后来,出于该车站与北侧太原站、南侧太原南站距离过近仅有数公里,密度大过于集中,便将车站改到北部的丈子头,填补城北没有高铁站的空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尽管山区拆迁征地成本低,但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东山属湿陷性黄土,对高铁桥基安全稳定有影响。根据石太客运专线的建设经验,受东山地质条件的影响,长期运行有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何况高铁对桥墩基础的安全稳定要求高。

太原高铁南站扩建规划(太原高速铁路枢纽改西线)(3)

最后,西线方案胜出东线方案。一来,京昆高铁进入太原境内首站为阳曲西站,在今后阳曲县改区后,按规定应更改为太原北站,与规划在丈子头的第三高铁站只有16公里,鉴于两个高铁站过近存在设施浪费,丈子头的第三高铁站予以取消;二来,京昆高铁从阳曲西站引出后,走西线沿现有绕城高速公路铺设,将第三高铁站设在迎泽西大街长途客运西站附近,可填补河西地区没有客运铁路枢纽的历史,对带动太忻经济区腹地发展,提高汾河以西的产业人口布局具有积极作用,沿西山脚下坚硬的地质层,要比东山普遍湿陷性黄土好,但需要防范这里的交城山前地震断裂带。

太原高铁南站扩建规划(太原高速铁路枢纽改西线)(4)

数百年来,途经太原市区的同蒲铁路、石太客运专线铁路枢纽,长期位于汾河以东主城区,此次将高速铁路调整到汾河以西,兼顾了东西统筹发展的理念,在未来更好服务于太忻经济区,无疑将促进汾河以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