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1)

新课程要求改革教学,首先改学生的学, 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 在“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指导下, 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大显身手”,进而优化课堂教学呢?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这里想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优良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我们教师的职业和

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指导、教育, 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 而是 要点燃“火炬”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作为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学生思维, 引导思维, 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轻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陶冶情操, 发展良好个性品质, 启迪创新思维。

二、导入独具特色,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基础。语文课堂上的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优美意境,可以叩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跃,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进入师生“情感共振”的境界中。如学习《浙江潮》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浙江潮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浙江潮的壮观和雄伟,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想要了解它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三、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教学《怀念母亲》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母亲”一词提问:“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接着问:“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情感的基调。有学生提出“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啥意思?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与同桌讨论交流,最后找到了答案。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励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这种做法在本质上仍然是注入灌输的)方式;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重视动手动脑, 让其自主思考探究

体验语文动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 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 这种方法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实 验和思考 ,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口在强调动手的同时, 也不应忽视动脑, 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亲近语文, 体验语文。教学中, 教师 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 产生学习兴趣, 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动手实践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第二, 要强调对知识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第三, 要提倡合作交流;第四, 要围绕一定主题进行,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和思考。同时上好语文活动课,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性训练,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在语文活动课中,要多开展一些应用性的语言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诸如成立小文学社,组织小读者团,开设红领巾广播站,开展作文、朗读、演讲、书法等竞赛,与附近学校的孩子通联,组织学生深入街头巷尾消灭广告牌上的错别字等。培养他们独立开展语文活动的能力,提升语文应用素养。

五、注重学习结果, 但不忽视学习过程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强调一节课学生会认了几个音节, 会写了几个生字,会读了几个词语, 会悟了几篇课文, 会背了几首古诗……而应注重学生学习知识 的过程。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当然, 这不是说就不强调学生的收获。但是学生的 收获和学习的结果不是成正比的, 也不是那么唯一、绝对的。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特别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有趣 ” 和“成功”的体验, 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课改理念下, 我们强调语 文的学习不是仅凭死记硬背进行接收知识的, 而应以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语文。实践活动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 经历思考与策略, 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可以运用一些直观的教 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使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而不至于在 深奥的语文迷宫中迷失方向。

六、多向生活学习, 重视学生实践活动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作为语文教学来说, 岂不也是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呢? 生活离不开语文, 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再密切不过的了。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 在教学中, 我们就要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写标语, 广告语, 宣传语, 社会调查等经常让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语文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从而感悟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会用语文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 想身边的事情, 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