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广东重注制造业当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黄浩博 丁莉 广州报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东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广东重注制造业当家)

广东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黄浩博 丁莉 广州报道

制造业是广东的“起家本领”,未来还将依靠“制造业当家”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如何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如何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1月12日,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

站在新起点上,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为广东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政策驱动力。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强调“制造业当家”既是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发展格局下,广东立足本省产业发展实际状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短期看,广东制造业是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助力,从长期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够辐射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机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新能源等成为新万亿级产业集群

如何突出制造业当家?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已然指明方向: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

此次《报告》对此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开展“亩均”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自2020年,广东启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来,战略性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广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广东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绿色石化、现代农业与食品、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9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40%。

因此,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首先便是全面提升当家产业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若干5000亿元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术、深海空天等领域抢占制高点,推动家居家电、纺织服装、食品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在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看来,培育壮大战略性集群是广东延续制造业发展优势、开拓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战略性产业集群包括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柱产业规模较大,对于稳定经济大盘至关重要,体现出‘稳’,新兴产业则体现了‘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除了现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广东万亿级产业集群后备军。对此,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谢宝剑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分析,这三大产业具有产业基础规模大,增长势头良好的特征,并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较强的产业带动能力。

“比如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都迫在眉睫,这也促进制造企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它会应用在经济社会各场景,广东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就位居全国领先。可以说,这三个产业都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创新趋势,这也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未来广东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谢宝剑说。

产业平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东将健全支持制造业当家的资源要素配置新机制,强化城产、产城融合,建设一批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撑型产业园区和“万亩千亿”大平台,支持高新区、经开区、产业转移园等打造符合产业生态的2.0、3.0升级版园区,高质量升级改造村镇工业集聚区,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

“过去1.0版园区,更多是划一块地方,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些企业,虽然在企业在地理空间上接近,但并未在产业链上产生协同效应,这也导致不少园区专业性不强,信息流通不畅通。”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园区从1.0升级到2.0、3.0版本,实际上是从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创新生态的培育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增强园区平台建设,实现企业间信息流通,园区应加强与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的联动,促进产业要素高效配置。同时,园区应避免卖地赚快钱的思维,真正通过提升园区企业生产力水平、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提升用地产出率。”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企业的竞争力直接决定广东制造的竞争力。《报告》提出,要全面提升当家企业优势,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

王理宗认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群既需要链主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也需要“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领域做精做深做透。“‘专精特新’企业一方面能够弥补国内产业链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参与世界分工,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以重大项目助力产业链补短板、提韧性

随着广东省制造业规模体量持续壮大,如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进广东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进阶,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具体来说,这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二是提升产业效益。

在确保产业链安全方面,广东省正积极推动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基础软件、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提升。

以广东省汽车产业为例,2022年,广东省工信厅发布《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到2025年,在全省差异化布局5个省级零部件特色产业园,并培育营收超百亿元的零部件企业集团3-5家。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出以“链长 链主制”为抓手,制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1 N”政策措施,并加快补齐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

“工业重大项目对于扭转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推动产业链补短板、提韧性具有重要意义。”陶锋表示,目前广东省制造业发展偏重消费品制造业等产业链下游,而对于关键基础部件等上游发展不足,而这些大项目往往集中在目前广东急需的产业链上游环节。

与此同时,大项目往往意味着大投资,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谢宝剑看来,重大项目能够带动相关行业就业,刺激核心技术创新,吸引人才集聚,带动配套厂房设施建设,从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总投资100亿欧元的巴斯夫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首套装置投产,这是我国重化工领域首个外商独资项目、也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粤芯二期、华星光电T9生产线、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等项目建成投产;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获批建设,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迈出坚实步伐。

接下来,广东将继续推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三期乙烯、茂石化技术改造等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等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此外,在提升产业效益方面,数字化已经成为重要推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累计建成5G基站超21万座,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底座得以夯实。

《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数字经济提出新目标,2023年,广东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深化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新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