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优秀建筑(十大建筑记录成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体,是北京首批“十大建筑”之一,也是展示中国体育的大舞台。今年年底,改造复建的新工体将重回大众视线,成为北京市民健身娱乐的“后花园”。
首都的发展日新月异。70多年来,一座座地标性建筑在北京拔地而起,由北京日报社发起的“十大建筑”评选,见证了不同时代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关村,由一个京西北籍籍无名的“小村”一跃成为全国的创新高地,《北京日报》最早赋予其“中国式硅谷”的称号;北海公园静心斋,“北京城最美的园中园”,在《北京日报》的呼吁下得以腾退还园于民……翻阅老报纸,北京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北京日报》默默记录和推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座城市里完美融合、交相辉映。
发起北京“十大建筑”评选
地标建筑的变化,是一座城市蓬勃发展的缩影。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为国家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第一批“十大建筑”诞生于新中国“十年大庆”之际,它彰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族自信。
这十座工程中,有8个出自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了把十大工程设计得更好,各省市著名建筑专家受邀来京参与方案设计。由于任务紧迫,只能边设计、边施工、边备料,设计院60人的设计队伍,下到大会堂工地现场指导,同时以大会堂工程为重点,汲取经验,指导其他7个工程的设计。
1959年9月25日,《北京日报》1版报道,人民大会堂以空前高速度建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人民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宏伟画卷。而仅用了10个月,总面积达67.3万平方米的十大工程全部完工,为国庆献礼。
改革开放后,北京经济迅速发展,首都“一年一个样”,地标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京华大地上。北京又陆续诞生3批“十大建筑”,全都是由北京日报社主办发起评选、市民自发投票产生的。
1988年的评选共发行印有选票的报纸80余万份,回收选票22万余张。到了2000年的那次评选,活动共收到选票63万多张,是上一次的近3倍,就此产生上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参与度的提高,反映了市民对身边建筑和城市面貌的关注。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09年3月,北京建筑又迎来一次“选美”。这一次市民通过网络、报纸投票共计971万余张。当年9月,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南站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出炉。
新时代,北京城市新的发展风貌也在地标建筑中深刻体现。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老首钢工业园“涅槃重生”,“冰丝带”等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惊艳世界……首都北京正打开更广阔的城市空间。
1988年4月3日,《北京日报》第2版发布“十大建筑”评选启事。
2001年5月16日《北京日报》第9版,上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评出。
2009年9月25日,《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当代十大建筑产生。
首提“中国式硅谷”力挺中关村
在北京,还有一些地标建筑,虽然不是“十大建筑”,却承载了首都几代人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北京的飞跃。
在中关村大街南侧,有一座矗立多年的双螺旋雕塑名为“生命”,它既是中关村最具地标意义的城市雕塑,也见证着中关村创新精神的传承。如今,闻名中外的中关村,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它的发展历程,也折射出70多年来首都创新发展的轨迹。
改革开放之初,一些科技人员开始走出实验室,在中关村白颐路两侧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生产以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产品。“不务正业、投机倒把、倒爷滋生地……”一时间各类声音接二连三。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上发表了《开创中国式硅谷的探索——海淀建设新型经济区的调查》,首次提出这里是中国的硅谷。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此,中关村从一片争议走向一片赞扬,迅速发展。到1987年年底,中关村地区有各类科技企业148家,被称为“电子一条街”。这个曾经籍籍无名的“小村”,开始被世界看到。
《北京日报》一路记录中关村的成长——1988年,国务院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批复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包括一区五园的“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国务院第一个批复建立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如今,中关村示范区正着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高精尖产业,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1版,首次提出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
1998年的中关村双螺旋雕塑
如今,蓝天下的中关村广场,“生命”雕塑分外耀眼。 王海欣摄
一篇报道推动静心斋腾退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北京一直在努力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世界遗产和老城的整体保护。
《北京日报》也通过报道,推动老城保护。
秋日的午后,北海公园静心斋格外舒适惬意。园中虽面积不大,但是殿堂华美,亭榭精巧,怪石争奇,移步异景。这个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的小花园被称为北京城最美的园中园。殊不知,它也曾有过一段曲折的过往。
上世纪80年代,北京部分公园和古建筑物被占用,实地采访后,北京日报记者编发了读者来信《园中之园“静心斋”不应占为办公室》,并且配写短评《应迅速退还占用的公园绿地、房屋》,刊发在1980年6月10日的《北京日报》头版。
曾在北京日报工商部当记者的黄华昌这样回忆42年前的报道:
“1980年,我先后到北京市园林局和几个大的公园采访。市园林局的同志介绍:据他们统计,十年浩劫中,被侵占的公园、绿地面积共有470多公顷,相当于21个中山公园。我到天坛公园,了解到该园内有十几个驻园单位在办公,被占用的古建筑面积和绿地达1400多亩,整个公园的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北海公园的马主任向我介绍,北海北岸的著名古建筑静心斋、澄观堂、天王殿、先蚕坛等均被占为办公室,不对游人开放。公园宣传科的李景生同志同我一道进园中实地了解。
回到报社,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向部门领导和立行(时任北京日报副总编辑王立行)同志作了汇报。立行同志听完汇报,沉思了片刻,果断地说‘要抓紧组织报道,还要配发评论。’工商部城建片的负责人王增翔和我赶忙抓紧落实。
我们根据北海公园和天坛公园的同志反映的材料,编写了两篇读者来信,并且配写了短评,这组稿件于1980年6月10日在《北京日报》头版的显著位置发表。”
这组报道发表后,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指示要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对首都建设方针的指示,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用实际行动支持首都的园林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国务院参事室克服困难,腾出了全部办公用房。1981年11月29日静心斋交还北海公园。1982年5月,静心斋首次向市民开放。
进入新时代,北京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同时,大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北京坊集纳东西文化和古今特色,隆福寺汇集美术馆、精品书店、特色餐饮等于一体,什刹海再现“银锭观山”历史景观……百姓身边沉寂的历史建筑重焕光彩,为市民游客带来城市文化新体验。《北京日报》也为老城复兴倾注了更多的笔墨。
北海公园静心斋每周二到周日对市民开放。 田慧丽摄
1980年6月10日,《北京日报》头版刊发读者来信,并配写短评。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