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是怎么火起来的 胡彦斌自述创业成长史
文 | 安西西
校对 | 赵星雨
编辑 | 董露茜
以下内容根据胡彦斌接受音乐财经的专访资料整理:
我17岁就签唱片公司了,2007年正好十年,那时我和金牌大风的(合约)到期了,我也不太想再继续做这样的工作,因为做艺人就是一直透支自己,觉得自己已经被掏空了,我想休息、想喘口气。后来公司就跟我聊说可以让你休息一段时间,看看还能不能再合作,但其实我已经不想签约了。公司就说“要不我帮你弄一个厂牌吧,你看陶喆也是有一个厂牌。”
因为我一路在做艺人,根本没有思考过别的路径,所以公司和我讲这些我基本上是蒙的,虽然那时候年纪也不小了,27岁,其实应该懂的都懂了,但是我真的什么商业逻辑都不懂,我就觉得做厂牌这事挺牛逼的,我有面子,加上公司说给我签点新人,我再带带他们,一块做,做起来以后可以接他们的商演。
我一听,这事靠谱,我就问“我要做什么呢?”公司说“你写写歌,出去的时候就带着他们走一走。”这事容易啊,反正都是我平时干的事情,行,做!正儿八经注册公司,我占大头,投资款第一笔也是公司出,那个时候还没什么天使投资的概念,只知道是公司出钱。所以那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叫“风风火火”的厂牌,签了一个组合叫青鸟飞鱼,还出了唱片,现在两个人也挺火的,其中一个演了《太子妃升职记》里的绿王。
但是后来我发现了问题,因为我是完全不参与管理和运营的,我只管写歌,带着他们演出,财务到底什么情况我根本不清楚,一团乱,整个到最后我觉得有点“挂羊头卖狗肉”,这事不太靠谱,也做不下去。但是那个时候为什么这么做呢?还是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当初公司的想法一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留住我,等于把我的合约又延续了三年;第二,他们也真的想试试看到底能不能做起来,真的有天使投资的概念在里面。那个时候,我还很稚嫩,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让你成长、学到很多东西的经历。
我是到了2010年的时候,三年到了,我就跟公司说真的不想干了,要不咱们把公司关了吧,该清算的清算一下。关了之后我就去美国读书了,那个时候国内电影还没兴起呢,但我就特别想去读电影导演,就去了美国纽约电影学院。我一直有拍电影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不急,我觉得导演都是老的有味道,而且拍的东西会比较有厚重感。
这段学导演的经历在我整个商业的成长里,对我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我学了导演之后最重要的是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因为导演永远是上帝视角,在他眼里,其实每一个演员、每一个情节,所有的东西都是俯视的角度在看。这一点和企业家的逻辑是相似的,基本上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高度,如果你一旦有了高度,之后很多事情你就会比较容易了。所以有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太聪明,当我们不理解一个看起来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在做一件那么傻的事情呢?其实可能是你的境界不够高。像《阿甘正传》里阿甘一样,一件事无限重复后,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那是不一样。
从美国回来之后,我就好奇国内的电影导演是什么样的,于是又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读了一年电影导演。读完发现还真的不一样。北电对于整个故事剧本结构方面是领先的,但在实践解决、方式方法以及管理的严谨方面不如人家。我就放弃了先拍电影这件事,觉得还是做音乐吧。而且你会有歌迷的呼声,你也会觉得说要赶快做点事情,不然对比别人,你在哪?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自己出唱片了。
其实当时几乎所有唱片公司都找我聊了一遍,我第一句话是问:“你能给我什么?”其实很多人给不了你什么,那我说“你要跟我谈什么?”其实唱片公司就是帮你出钱做专辑,也想分成,然后我问“有没有一些我干不了的事情你可以帮我做的?我们一拍即合?”但是谈完了发现也没有,因为时代变了,以前牛逼的是渠道,但互联网一打开渠道弱了。所以我就说,咱们就别签约了,你绑我、我绑你,这事也不合适了,我们就谈合作吧。我觉得这个行业不同的时代都应该有一种商业精神,现在不是我绑你你绑我的时代了,因为你根本就绑不住,而是你要有自己的价值,让别人需要你。
2010年成立太歌文化,第一是解决我自己发片的问题,我需要一个团队帮我来运作;第二,我那时候就有一个想法,既然有这么多的歌手跟我面临一样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把这需求解决了?以前唱片公司有制作部、宣传部等等,其实公司想要的是你的经纪权。那我不要跟你聊经纪,因为经纪这东西很敏感,经纪是什么?是我答应你切掉一块收入给你。那我们可以只要代理权做增值服务,做你做不到的事情,我帮你赚来钱然后咱们俩分。因为你一个人没有话语权,10个人就有话语权,我觉得我的概念到现在都挺牛逼的。
我们当时不需要天使投资,我赚的钱足够拿一部分出来做启动资金,但很多事情吧,还是执行力的问题,没有推起来。现在太歌也签了一些新人,发了唱片,但主要职能还是服务我。
后来我琢磨了好多想法,那两年我和老汤差不多把音乐产业所有的逻辑都分析了一遍。我老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哈哈,很多事情跑得太快也不现实。不过有一个方向比较符合我们的资历,成本也是可控的,就是教育。如果我能把牛班做起来,这才是我们的第一桶金,才是资历,才是行业对你的认可,并不是钱。
你能不能管理一家公司?把公司做到一定规模?这个资历我们当时是没有的,那我们就先做这件事,至少大家不会饿死,不然0到1这个过程好像永远起不来。然后他们说“行”,我们投了500万下来,先做了一批小视频,就这样,牛班开始了。
牛班从1.0、2.0、3.0,其实真的就是一路摸索,一路都有摔跟头。为什么?就是音乐教育这个专属的细分产业没有人在做,我们没有Copy的对象,包括在国外,我们找了一圈APP,工具类的APP多,培训类好像没有。所以我们一开始做1.0,就做明星教你去唱歌,大师陪你玩音乐,后来发现成本高,也无法回收。
我们其实都不是做互联网的人,我们这些音乐人聚在一起想做一个PGC的公司,出自己的内容。但是你发现做了内容去跟很多平台谈的时候,他们不会给你保底也不会给你回报,因为这些东西都没有人做过。你会发现做一家单纯的内容制造公司会很辛苦,回报太慢,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上。而且你觉得自己的价值感好像没有达到我们自己内心的认可,所以我们选择自己开发APP。
第二点,有明星以后就有粉丝导入,但是正儿八经留下来学东西的人,他们其实没有care你的明星,他们只care自己学不学得到东西。这个时候我发现内容有点专业,小白用户无法够到。当小白无法够到的时候呢,我们就做了一个2.0的版本,希望可以引入娱乐化,降低进入门槛。所以那时我们做了一个叫音乐圈的美图秀秀—“音乐滤镜”,等于我唱了一个风格,可以美化变不同的风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慢慢发现,路线其实有点偏了,因为真的进来的用户偏娱乐化,教育的这个属性有一点偏离了,这不是我们的主心。那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选择忍痛割爱,做了3.0的跟进。
第三点,我不做全产业链。因为只有这样我才有核心竞争价值。很简单,如果说你连艺人都做掉了,那请问美妙音乐要跟我合作什么?我们90%是小白用户,但有一些学员有职业诉求,我可以有很多渠道对接给他们。牛班已经在筹备设立一个“学员输送监督”部门,有一点带职业规划的性质,我觉得我们需要为学员来打开这条路,让他们看到其实自己离梦想很近。因为努力需要目标,不然的话你坚持不下去。我们也没有想在这部分赚钱,我们精力不够,培养人是一个部分,把他们捧成巨星是另外一个部分。
这三年创业遇到很多坑,我忘记是在哪里看的一本书,我一般看书就是在机场,那本书给我的启发非常大,里面说“其实能够推动这个国家进步的所有行业,都是要有最好的商业模式才可以推广的。”因为如果你全部是免费,你根本无法长久生存,你想做的事情就不可能成功。所以后来我们改了,有用户收费这个模式,你会发现,付费之后,用户因为有购买这个特征,他会认真的学。
我不知道你讲的我们聪明在哪里,我也不觉得我们聪明,我们是因为遇到了一些坎,就决定说了,哦,我们就往那个方向转。当然最主要还是人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我们非常注重公司员工的价值观,这部分现在变成我们首要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我觉得如果寻找到不对的人,可能会毁掉你整个在做的企业的事情。而且我觉得我们在做教育这件事上,员工需要更大的是初心、胸怀、情怀以及大爱。
我们希望2017年能真正打通线上线下的用户,因为之前牛班都是线上用户在看教育,现在线下的学校形成了一个生活里的生态圈 ,很多同学会去到那里玩音乐,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把线上线下打通,做O2O音乐教育。
我身份上的转变是我自己选的,其实创业者内心都不满于现状,希望可以去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所以我招技术总监时,他问我了一个问题,“我们能改变世界吗”,他讲得非常大。但是我很喜欢他,我就是因为这句话把他招进来的,内心有没有热情非常重要,不能变不能减,不然的话还是坚持不下去。
音乐行业为什么很多人现在做不下去了?因为大家不栽树,都等着摘果子,我觉得这不行。为什么我绕了那么一大圈回来做教育?第一当然是情怀,因为你不能只等结果不栽树,第二、我希望能在这个时代寻找到音乐产业的一种变现模式,栽树的过程中你也要赚钱,否则你生存不下去,到最后还是会死。
教育行业无论以后会怎么样,它永远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而我们这种O2O模式在国外是没有的,美国的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完善,现阶段可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但中国不一样,我们对音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素质没有提高,永远还是延续俄罗斯老一套的东西。老汤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他写的歌肯定都没我的好听,就是这样,基本上被条条框框框住了,哈哈。音乐是很感性的,是玩出来的,这也是牛班的理念,你如果用那种很技术的东西去框住它就不对了。
从未来来讲,创业是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体验,企业家是理性的,他会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下一段干嘛,可能我做的是五年、十年以后的规划,非常清晰理性。但是艺术家不是,艺术家就是在内心里面绕,所以艺术家是为大多数而活的。
我现在没有负能量,我很清楚明年要做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我现在也写不出钻心的那种歌,创作也是写开心的歌。其实如果我不创业的话,我可能一辈子不会去思考管理企业的问题,所有员工晋升的渠道,怎么样留人,企业怎么发展,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机会去接触到这一些。所以对于这些体验我很珍惜,我觉得这些体验很值钱,你看我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也是,人家改一首歌只需要一天,但是我要花一个星期,我就非得把它搞得特别折腾我才爽。那么我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这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是我个性的原因。
音乐人出来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能出来一个爆款,行业才会热闹起来。很简单,影视行业只要是有一个演员做导演成了一部电影,其他演员当导演的就蜂拥而上,因为大家就知道说有成功案例了我就敢做。但是没有这个成功案例死活都不敢做。所以,我就特别希望有一个音乐圈的人,做成一件事,这样的话,所有在音乐圈做事情的人就都是受益者。这个行业需要大家的毅力以及一颗初心去坚持,我觉得其实不是难,而是我们一直在等待或者是寻找一个最好的方式去把音乐行业做起来。
现在已经进入到“大人被小孩玩”的时代,00后也16岁了,我觉得他们很有思想和想法,因为他们出生的时候就接触全世界了,他们的思维没有被锁定,可以飞得很远,而我们多少又一点固化了,这也是最恐怖的事情。我会害怕哪一天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了。”
像Bilibili,所有的流行趋势全从那出来的。微博的使用群体也都是中学生。比如我们看微博,我们从来不会去刷一刷,评论,什么转发,有也有,频次很少。在下面评论、骂人、夸奖、追随,全都是小孩。但是呢,只要一上热搜我们就会去看吧?其实你看到的是很小的一个世界,是95后、00后的这个世界所注意到的观点。但是30多万刷的量就可以上微博搜索的头条,这是小孩子的观点,但是因为互联网的作用,所有大人都被小孩“玩”了。
音乐财经长期招聘财经记者、分析师,有意者可投简历至:songzixuanbox@126
还想看点别的?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商业丨投资人胡海泉:“我的工作是保证不成先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