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连登三元难吗 科举制度与小三元大三元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共1318年,正式的科举制度是秀才才可以参加的,要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秀才之前,普通读书人要取得秀才的资格,还要参加三次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一个冷知识,“秀才”这个称呼早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前就有了,其最初为汉武帝官制改革,命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每年举荐一个人,这个人,就被称作“秀才”,东汉时,为了避光武帝的讳,改“秀才”为“茂才”,三国时期复称秀才。
县试考试为童试考试的第一级,在各县举行,由知县主持,时间在每年的二月,要连考五场,此为预备考试,通过者取得府试资格。
府试考试为童试考试的第二级,在各府举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在每年的四月,需要连考三场。参加县试、府试的考生都称“童生”。
院试考试为童试考试的第三级,也在各府举行,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时间并不固定,每三年举行两次,连考两场,通过院试的考生成为“生员”,即俗称的“秀才”,其中生员分三等,成绩最好的叫“廪lǐn生”,意为国家每月发放粮食,其次为“增生”,国家不管饭了,“廪生”和“增生”有一定的名额,第三等叫“附生”,即一般考试通过者。
童试考试的三级考试,每级的第一名都称作“案首”,连中三次案首的,俗称“小三元”。
与“小三元”相对的是“大三元”,是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三次第一名。
乡试,为正式科举的第一级,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由朝廷委派的正副考官和当地政府的官员组成的临时机构主持考试,时间多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闱”,遇到皇帝生日、新皇登基等大型喜事,还会临时加科,称为“恩科”。乡试考试需要考三场,每场三日,考生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考试地点就在贡院,多在各城的东南角。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xiè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至第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
江南贡院
会试,为正式科举的第二级,在北京的贡院举行,正副主考官为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担任,时间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二月(乾隆之后改为三月)举行,因此叫“春闱”。会试考试也需要考三场,考试提前一天入场,考试后一日出场。考试通过者成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顺天府贡院
殿试,为正式科举的第三级,在皇宫举行,武则天时期首创,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明清时期,殿试时间为四月二十一日,在保和殿举行,之后将参加殿试的贡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级叫一甲,有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也被叫做“天子门生”,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占贡士的1/3,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lú”;三甲为剩余部分,赐“同进士出身”。
连获“解元”、“会元”、“状元”者,称为“连中三元”,也叫“大三元”。
连获童试考试三次“案首”,以及随后的“解元”、“会元”和“状元”者,称为“连中六元”。
历史的长河中,共产生文科状元596人,武状元182人,而获得“三元及第”称号的,一共有21人,其中文科17人,武科4人,所谓“三元及第”,是指没有连续不间断的完成“大三元”,注意这个“连续”二字。获得“连中三元”称号的,是其中的文科4人和武科4人,武科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而获得“连中六元”称号的,则只有1人。
文科三元及第
唐朝
1. 崔元翰,博陵安平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及第,此人应该是中国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
2. 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
3. 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
宋朝
1. 孙何,蔡州汝阳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2. 王曾,青州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为宋仁宗时名相,智除丁谓,政绩卓著,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3. 宋庠,开封雍丘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4. 杨寊zhēn,庐州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
5. 冯京,鄂州江夏人,字当世。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
6. 王岩叟,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人。《宋史王岩叟传》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
辽朝
1. 王棠,涿州新城人,字号不详。辽兴宗重熙十五年(1046年)丙戌科状元。官拜南府宰相,后病逝于任上。
金朝
1. 孟宗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金世宗大定三年(1164年)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
元朝
1. 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人,字元举。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明朝
1. 李骐,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1417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且为明代科举福建省“连中三元”唯一的人。
2. 商辂,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状元。
多说一句黄观,在不少媒体上,也把黄观认为是连中三元,甚至连中六元的人,因为他受到“靖难之役”的牵连而被朱棣除名。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明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是他三次获得案首以及获得会元和状元的记录,他获得解元是在一本野史杂记里记录的,可信度并不高。
清朝
1. 钱棨qǐ,江南长洲人。字振威,号湘舲。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
2. 陈沆hàng,蕲水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嘉庆十八年(1813年)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保和殿对策,中第一甲第一名。
3. 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状元。官至江苏巡抚。
上述人中,真正有史记载获得连中三元的,其实只有宋痒、冯京、李骐和钱棨,而钱棨则是古往今来唯一一位真正的连中六元。当然了,如果看过小说《官居一品》的话,里面的沈默沈黑犬,其实也是的。
武科三元及第,实际上武科的三元及第全都是连中三元。
1. 尹凤,字德辉,别号在竹,南京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著名抗倭将领。
2. 王名世,字史可,号翼宇,浙江永嘉人,万历年间官授锦衣卫千户。
3. 王玉壁,字楚衍,浙江富阳人,顺治初年连中三元。
4. 顾麟,字号不详,河北文安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连中三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