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庄镇金点子推动村级经济增收(五老来引路庆安镇小婆婆丁栽出大产业)

夏日刚刚来临,庆安县庆安镇的婆婆丁已经卖了3茬,农民靠它鼓了腰包,过上了富日子,齐声称赞“五老”,说他们独具慧眼,把小婆婆丁办成了大产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陶庄镇金点子推动村级经济增收?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陶庄镇金点子推动村级经济增收(五老来引路庆安镇小婆婆丁栽出大产业)

陶庄镇金点子推动村级经济增收

夏日刚刚来临,庆安县庆安镇的婆婆丁已经卖了3茬,农民靠它鼓了腰包,过上了富日子,齐声称赞“五老”,说他们独具慧眼,把小婆婆丁办成了大产业。

庆安镇位于城郊,有铁路、公路汇集,有很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福安村关工委主任、老党员褚井发瞄准这一地缘优势,动员农户利用庭院种植婆婆丁。但农户并不认可,认为那是一种山野菜,吃惯了高口味蔬菜的城镇居民谁还喜欢吃它?老褚对农户说,别看婆婆丁是野菜,但吃起来口感脆爽、清凉美味,城里人特别爱吃,保证在市场上畅销,可农户仍有点不相信。他觉得农民最讲眼见为实,信不信得拿出样板看。于是,他到荒山挖回婆婆丁根,栽在自家的菜园里,第二年刚开春就扣上大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棚里的婆婆丁就绿莹莹的了。因为是开春抢鲜蔬菜,一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60平方米的大棚纯收入2500元。左邻右舍一看,这玩意真挣钱,老褚没说空话,纷纷效仿扣大棚种婆婆丁。当年就发展到32户,初步形成了规模。

福安村把婆婆丁作为产业推进发展,引起镇关工委的高度重视。镇关工委主任安凤义建议全镇大力发展,得到镇领导的支持。于是,他们组织“五老”和村民到现场参观,通过运作,全镇各村“五老”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老技术员杨义发现有些农户到荒山野地里挖根种植婆婆丁,但野地里不易挖,品种还杂。他经过市场调查,看到市民最喜欢吃那些角长肉厚的婆婆丁,就建议合作社向种植户提供优良品种,挖根变成了播种种植。这种激励保障措施,既撬动了产业发展,又提高了产品品质。

过去婆婆丁都是春季一茬生长,进入夏秋季节,婆婆丁变老不新鲜,也卖不上价钱。镇关工委主任安凤义把专家请来,进行指导开发出多季种植法,根据不同品种适应的季节,开发出五六种新品种,由一季变成了四季。这样,可以确保居民常年吃到鲜嫩婆婆丁,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由过去大棚每平方米收入20元提升到65元。

要使婆婆丁真正实现产业化就离不开组织化,为此,“五老”中的种植大户牵头执行作业标准,“五老”中的技术人员入户指导,把散户种植集中为规模种植,形成了集群发展。婆婆丁产业快速发展以后,“五老”人员还牵头抓销售。他们一方面帮助农户提升产业品牌,以品牌带动品质,依靠品质闯市场;另一方面“五老”出面,在附近市县建立销售网络,同14家大型超市签定销售合同,产品打入到哈尔滨、大庆等地,确保产品不积压,始终保持新鲜。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进一步扩大了生产。姜家屯的“五老”曲玉波是种植大户,她联合其他12家种植大户,建起拥有80栋大棚的产业园区,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平方米,纯收入达到7万元,全镇仅婆婆丁产业年增收120万元,成为致富优选产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