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的经典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

今天走向地铁的路上忽然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一首老歌《野百合也有春天》,且不管罗大佑做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就单说这最后一句歌词“别忘了山谷里寂寞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这句歌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我们无论是谁都有权利拥有世间的一切。但被各种不被自己接受的外力剥夺了,就会酿成人间悲剧,这样的案例好像屡禁不止,虽说是少数极致的案例,但假设对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心理健康指数按0—100分之间打分的话,我们可以得多少分呢?

罗大佑的经典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1)

刚写到这里估计您不知道我要说什么,我是今早在看了一篇描写北大弑母案的帖子中想到了教育孩子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养和育到底要给孩子们输送什么样的养分才可以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当今父母给孩子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多,这种情况也和我国的国情有些相关,比如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偶尔见到孩子一面,估计还能正颜厉色的教育孩子不良习惯或秉性的父母是不多的,大部分都愧疚在不能长期陪伴的情感里进而原谅了老人带孩子所形成的坏习惯或其他不如意处。其次是独生子女政策惹的祸。让全家六口人的目光只聚焦在一个小娃娃身上。

这些是造成孩子被娇纵的原因之一,但该管教还是要及时纠正他们存在的不当处的。因为如果社会长期伦常颠倒、本末倒置,父母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只是在消子孙的福。他们在还没有自理能力的时候,由于父母的溺爱行为无意中消减了他们未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福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开始在悄悄的推动着万物生存发展的车轮向前走,而我们却还不自知,因为看不见所以我们不会相信。

罗大佑的经典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2)

什么样的行为出现了才会让长辈们唏嘘不止呢?比如经常在公共场合听见几岁的孩子在那里和父母大呼小叫,甚至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止,父母马上缴械投降;还有就是唯我独尊,不知尊重父母及他人,我行我素,稍一不如意,就和父母或和陌生人出言不逊;更有甚者,违法乱纪,败坏家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和父母没有按照传统文化的序位观点去教育和以身作则有一定的关系,言教不如身教。

让孩子接触圣贤教育,培养孝心善心,明白德行与学问是在未来人生道路中不可或缺和偏颇的两样宝贵财富。唯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用功学习,不交恶友,不染恶习。古人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孩子要从小培养,进行扎根教育。扎什么根?孝心。孝心一开,百善皆来。教育子女,培养后代良材,当分时间段来管教。一至八岁,主要培养德行,教育做人做事之道理,并身体力行,为孩子作出榜样。人的修养德行,外交礼仪,将影响一生的成败。等他八岁以后,再让他学习世间基本学问,文化常识。十六岁后,精固血暖,三宝充实,四大调和,五脏安泰,百骨精髓充满后再学习世间千万学问也不为迟。

罗大佑的经典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3)

写到这里让我们回看北大学生弑母案的例子中,母亲的教育只是简单地压制,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他的优秀成长是在压抑了天性的释放的前提下换来的,一味只被家长要求学习,没有对心的关怀,他只是母亲在外人面前显贵的工具,忽视了他内心的诉求。换句话说重视了孩子学问培养,忽视了德性的养成。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应该不是少数,只是发展到杀人泄愤的程度是少数而已。如果只知养不知育,让父子(女)、母子(女)无话可说,形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应该是彼此间最深的痛。如何“育”好子女比如何让他们吃好穿好更加的责任重大,这让我想起来了国学名家蔡亮华教授的一句话“父母爱孩子的程度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不同”。

只给了肉身没有塑造灵魂,应该是做父母最不愿意见的结果。任何人都有权利拥有他本自具足的面目,父母只是引领人,按照他的天赋去成长就好,外界的一切体制要求对于真正开发出智慧的孩子来讲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不会是本质的束缚。我们该做的只是去挖掘、去陪伴、用智慧的行为去影响他们。

罗大佑的经典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