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齐家治国平天下(品读曾国藩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五百年来之两大完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曾公文正一生奉行以耐烦为从政第一要义,凡事主张勤劳节俭,不可为官自傲他严于律己,以德待人,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真真正正地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曾国藩齐家治国平天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曾国藩齐家治国平天下(品读曾国藩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五百年来之两大完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曾公文正一生奉行以耐烦为从政第一要义,凡事主张勤劳节俭,不可为官自傲。他严于律己,以德待人,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真真正正地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简单地说,就是修身养性。使自己的心境修为在常人之上,而不单单是有一技之长。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心修身为万物之本,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学理,养气,正心,修身。更是定下了“日课十二条”作为自己一生的行为准则,奠定了他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短短十二个词,展现出曾国藩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是很多人一生无法做到的,更是需要我们不断去用一生的时间身体力行。

齐家,家为社会的最小整体单位,如何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同样是一门大学问。孝悌和家是曾国藩对于齐家的准则,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爱子敬亲,不忘家庭,先后写了近1500封家书,更是体现出他对自我修身和家庭的重视程度。齐家的本质为“和”,家和万事兴,而和的准则为孝悌,孝为对父母的爱,曾国藩对父母极其孝顺,但也常常因不能常侍双亲而感到懊恼,深深自责;悌为对兄弟姐妹之爱,对父母子女爱容易,对兄弟姐妹爱不易,但曾国藩一直用爱对待着他们,关怀之至,起到了“长兄如父”的作用。对于子女,疼爱有加,并且提出严格要求,希望他们成为有用之人。勤俭持家也是曾国藩对待家庭的准则,虽官位至上,但不敢骄奢淫逸,身体力行,节俭持家,不沾染官宦贵族之气,认为这样才能保持家族长久不衰。

治国平天下,其实这为两个词,治国是指治理诸侯国,平天下是指使天下黎民百姓安居乐意,但是现代我们可以把它合并说来。曾国藩以耐烦作为从政的第一要义,这一要义在我们今天也极其实用。没有上司赏识,要耐得住冷清;工资薪水低,要耐得住清贫;工作杂乱琐碎,要耐得住辛苦;场合应酬多,也要耐得住诱惑……很多人因为耐不住,而没能成为一任好官,就连靖节先生陶渊明不也因没能耐得住官场的繁琐才隐居田园么。曾国藩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对于幕僚同窗,以德服人,对于黎民百姓,以礼在先,对于国家,更是忠贞不贰。正因如此,他才能建立湘军,打败太平天国。主张洋务运动,建造起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打开了中国近代大门,极大地维护了国家统治,造福黎民百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公文正用自己的一生努力诠释着。无论是对自身,对家庭,还是对国家,都可以说是尽心竭力,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他无愧于每一个人,无愧于世人对他的恭敬赞赏,更值得后人不断学习。

文/沈思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