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模式分析及思路(美团IPO前夜的痛众包物流刮骨)

距美团5月强制派单骑手罢工刚刚过去两个月。7月16日,有媒体爆料因配送价格低距离近,西安多区域近百名美团小哥停止接单,抗议美团降低配送价格。消息称,事件起因是美团骑手一单提成由原来的6块起步降到现在的4块,导致骑手不满。

对于上市在即的美团来说,这个前奏打法有点怪。如果说上线派单模式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那么降低配送费显然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对于急于上市的美团来说,这可以给投资人好的表现,从而谋求一个更高的市值。但被“牺牲”利益的群体数量众多的众包骑手频频罢工,对于其品牌损害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众包配送价格:不止西安,全国都在下调

① 众包骑手被薅羊毛?

据记者求证结果,骑手反应与原有媒体报道相差无佐。美团将原来的6块左右的起步价调低至不到5块,且原有的高温补贴2-3元/天,今年的补贴则跌至1元/天,且随机性很高,有骑手表示,甚至拿到过0.1元的补贴费。

此次众包骑手起步价调低,或许更多的还是受派单模式推行的后遗症影响。而在此背景之下,美团全国的众包骑手或将都迎来改革。来自合肥的骑手小张(化名)就表示,不止西安,全国很多城市价格都调低了。

美团模式分析及思路(美团IPO前夜的痛众包物流刮骨)(1)

(截取记者与美团众包骑手聊天记录)

根据美团目前公开的回应:配送难度大的订单价格更高。没有直接说明价格为何会降,但是将派单模式带来的价格影响作为结果给出反馈,并建议骑手:“配送难度大的订单给到了更高的价格”。

记者也多方求证,美团这边暂没有给出直接答复。但也有圈内人士表示,其实只是因为系统调整了,导致骑手觉得邮资有所下调。

② 抗议过后,仍要生活。

不管怎么样,骑手拿到手的钱确实少了。当记者在向西安美团众包骑手求证配送费调低情况时,大家却显得比较淡定。当记者再次追问时,骑手表示,再低下去可能就换平台了,没有办法。“目前已经开始在接饿了么单子”。

另据记者了解,美团虽然单价相对低,但因为单量大、稳定而吸引大批骑手,放弃离开还是继续留下,尤其对于众包骑手这个缺乏稳定基因的群体,只能以骑手个人情况来看。

美团IPO的压力和取舍

① 众包成智能技术升级“众矢之的”。

目前美团骑手分众包和专送两种:专送骑手待遇相对稳定,以其接单快、服务好受到商家喜爱,不少连锁品牌商家为了提升品牌形象,用专送居多。但其服务半径在3公里内,且服务时间有限制。众包刚好形成互补。众包配送半径支持3公里以上,且骑手24小时配送。刚好可以帮助商家覆盖更远的客户。

除了此次西安发生的抗议事件以外,今年5月至6月间,美团外卖的众包骑手在重庆、上海、烟台、临沂等多地都出现过抗议事件。美团在上市关键时刻,与众包骑手摩擦不断,或许一切都源于美团众包APP上线的派单模式。

早期,由于快速抢占市场的需要,美团众包一直采用抢单模式。但由于抢单模式使得远单、难单很少有骑手接单,这让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从平台本身来说,智能派单带来的是降本增效。而随着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之麾下,其自带的智能派单系统给饿了么带来了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显然,美团开始着急了,尤其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技术的壁垒尚未突破,这不仅不好看,也不好说。或许于王兴自己来说,落后也是不能容忍的。

② 派单志在必行,背后的品牌损失难估量?

这些年,为了搭上技术升级的快车,美团外卖也做了不少努力。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资源,自主研发O2O实时配送智能调度系统,AI技术构建的智慧物流系统等不断提高配送时效和服务品质。

美团的这种转型,其对手滴滴同样走过。在共享出行混战时期,滴滴出行用的也是抢单模式。2016年8月合并Uber中国(派单模式)之后,滴滴出行开始从抢单转向派单。刚转型时,滴滴也曾因调度不合理或派单过远引来骂声一片,而目前来看,其派单技术已有很大改善,市场也逐渐接受。

“众包配送平台肯定需要技术和机制双向管控才能提升配送服务。骑手所谓的严格惩罚机制,根本原因还是派单技术不成熟造成的。”业内人士表示。

技术的变革是企业必经之路,没有好坏,阵痛是必然的。

③ 成本管控越来越严:到底差不差钱?

按理说,美团是不差钱儿的。根据其6月22日公布的招股书,截至2017年年末,美团现金及等价物达到约194亿元,短期理财258亿,合计约452亿元,拥有着大笔资金沉淀。

但对于急于拓展边界的美团来说,这个数或许不够用。过去三年,美团点评累计净亏损了141亿元,侧面反映其在各个领域激烈的交战。而同时,美团目前要拓展的多领域中,外卖对上了进入阿里系的饿了么和百度,新兴的打车、酒店面临头部级对手,都对资金“嗷嗷待哺”。

一方面,每单配送成本在降低。按招股书来看,餐饮外卖次数由2016年的5.93亿次增至2017年的23.19亿次。骑手成本由2016年的51亿元增至2017年的183亿元。按照该数据简单计算,2016年每单骑手成本约为8.3元,而2017年成本为7.89元,骑手每单成本在降低。

除此以外,记者在美团今年5月4日公布骑手群体报告中留意到,美团现有骑手待遇在一万以上的几乎没有,与外界传闻的轻轻松松过万并不一致。自营骑手的收入相对可观,每月4000-6000元的比率在31%,6000-8000元之间的有25%。而众包骑手由于接单不稳定,骑手收入近半数月入不足4000元。

美团模式分析及思路(美团IPO前夜的痛众包物流刮骨)(2)

(图片来自美团点评研究院)

另一方面,美团也在提高佣金。7月13日,有媒体曝出鄂尔多斯东胜区200多家店铺联合在门店门口挂上“拒绝美团“,据该消息,美团要求东胜区商家的抽成由22%涨到23%。由此引发商家不满。

美团模式分析及思路(美团IPO前夜的痛众包物流刮骨)(3)

(图片来自搜狐科技)

去年,美团外卖曾公开其平均客单价超过40元,其中白领客单价在46元,目前这一数字仍在上涨。骑手的配送费在减少,商家佣金在变高。早期为了吸引骑手、商家、消费者给出的利好,在市场稳定、用户习惯养成后,平台开始收割。但收割的时期是否已经到来?商家和用户养成的习惯在面对涨价的冲击时,是否能坚持?

④ 雇佣关系存疑。

此外,记者从其招股书中留意到,截至2018年4月30日,美团点评全职雇员一共是46662名,也就是说,美团的骑手都不在雇员范围内。

美团模式分析及思路(美团IPO前夜的痛众包物流刮骨)(4)

(图片截取自其招股书)

那美团是如何定义骑手的雇佣关系的呢?用的是配送合作伙伴的定义。

美团模式分析及思路(美团IPO前夜的痛众包物流刮骨)(5)

(雇佣协议截图)

从上面截图可以看出,美团并不直接雇佣骑手,而是跟配送合作商建立合作关系,骑手是合作商的员工。无论是专送骑手,还是众包骑手,美团都只是一个平台。

类似于菜鸟,本身不提供快递服务,而是通过把快递服务商引入到平台上来供客户选择。也就是说,称为基石的即时配送网络与美团本身并无直接关系。这样的用工模式,不知是否会引起香港联交所的质疑?

由此,美团上市之路是否会如想象中那样平坦?

(掌链传媒记者 吴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