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写过的书(莫言写书只会吹牛)
众所周知,莫言,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家喻户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学语文课文就收录了好多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等,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以说,这两位作家是我国文学史上殿堂级的人物,代表了中国文学史的最高荣誉。然而,却有一个作家,竟然敢对这两位作家“口出狂言”。
在一次读书会访谈中,他被问到关于莫言43天写完49万字的《生死疲劳》怎么看时,他说:
我和莫言在一个宿舍住了两年。他在说他创作的时候,就是谈他如何创作的那些话,比他创作本身还要虚构,所以不要当真。
《生死疲劳》出来以后号称四十天就写完了,他写得飞快,一群人批评他。你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一部小说写了三十八天,写得快不一定是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
这意思是说:我告诉你们,莫言在“吹牛”,你们不要当真。
谈到鲁迅弃医从文时,他说:“鲁迅走上文学,完全是一个偶然因素。根据我读了鲁迅那么多作品,我相信鲁迅还没那么幼稚,认为他能够救国救民,拯救民族的灵魂。谁都拯救不了,民族的灵魂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拯救得了的。”
而且他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小的时候,他觉得鲁迅的文章很沉闷、灰暗,甚至无聊透顶,读了17年的鲁迅,都不知道他写了什么。上学的时候,只要是鲁迅的文章,老师都要求背诵,这就让他更讨厌了。
在他生活的60年代,鲁迅是被标签化、神化的。他小时候与哥哥吵架,总是吵不赢,但只要他跟哥哥说:“这是鲁迅说过的话。”,他哥哥就认输。仿佛只要鲁迅说的话就是对的,孩子们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直到他36岁的时候,鲁迅才从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作家,这时候的他才真正读懂了鲁迅。他说“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是需要时间的。鲁迅是不属于孩子的,他属于成熟并且敏感的读者。”
这个敢“口出狂言”的作家就是《活着》的作者余华。看到这,我们当然知道,余华和莫言是好友,对莫言的“狂言”就是一种调侃,而对鲁迅,其实是一种自我成长的剖析。其实,不管是鲁迅,还是莫言,对余华的写作生涯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2.和鲁迅一样,弃医从文
1960年,余华出生在浙江杭州,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他的母亲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父亲在防设站工作。
在他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了实现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理想,离开杭州去了海盐,终于如愿以偿。
在海盐顺利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后,余华的父亲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母亲,“花言巧语”地把海盐夸了一番,于是,他的母亲就放弃了杭州的工作和生活,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海盐。而余华就在这个小县城里生活了30几年。
在余华的印象中,父母总是很忙碌,上班后,就把他和哥哥锁在屋中。兄弟俩人就经常扑在窗口,观察窗外在田里耕作的农民。
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和其他同学不同,余华从小就很喜欢闻酒精和福尔马林的气味。那时候,他一放学就去医院,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游来荡去,对从手术室里提出的一桶一桶血肉的东西也习以为常。
他的父亲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从手术室出来的模样,他的胸前总是有斑斑的血迹,口罩挂在耳朵上,边走边脱下沾满血的手术手套。
在余华10岁的是时候,他父亲的单位分了一套职工房,就在医院里,而他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每隔几天,都会听到凄惨的哭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余华对此没有丝毫恐惧,也一点都不害怕看到死人。
这样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对后来余华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早期的小说总是充满了血腥、暴力、死亡。
在他小学毕业那一年,县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他的父亲给他哥哥办了借阅证。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徜徉在小说的世界里,基本上把那个年代所有的作品都读了一遍,也因此,对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1978年高考恢复,不务正业只喜欢看小说的余华落榜了。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成了一名牙医,一当就是5年。
但是这种一板一眼、按时上下班的工作让他觉得反感,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比较自由、有想象力、可以发挥的工作。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入县文化局,他觉得那样懒懒散散的工作很适合自己。
于是他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写作,而且是非常勤奋地写,终于,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县文化馆。之后的工作就都和写作有关了。
03.一部作品就享誉世界,连莫言都嫉妒了1984年,余华开始发表小说,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峰文学”,因其犀利的笔锋,也被看作是鲁迅先生的精神继承人。
1993年他创作的中篇小说《活着》享誉国内外,使他成为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后来《活着》还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了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
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迅速占领全国各大书店畅销榜,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冰心文学奖”等众多奖项,还一举拿下堪比诺贝尔文学奖的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4年,余华还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使得他成为国际上最有名的中国作家。
在这几年经典文学遭遇网络文学冲击后,余华的《活着》销量仍然执着强劲,截止目前销量已经突破2000万册,每年还在以300万册的数量增长。
连莫言都有点“嫉妒”了,感慨道:
余华的书少我一半,但影响力大我一半。以后我要好好对待我的作品,不要写些可发不可发的东西。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活着》这本书中,余华会告诉你答案: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说起《活着》,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路遥的《人生》,这两部小说都是中篇小说,虽然写作的时代不同,但都是讲的一个主角的一生。
《人生》讲的是知青下乡那个激情壮阔的年代,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又再次回到农村的故事。高加林在村子里的教师岗位被顶替之后,在苦闷中接受了同村姑娘刘巧珍的爱情。
后来,高加林在叔父的帮助下转到了城里,碰到了昔日的同学黄亚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放弃了巧珍。不幸的是,高加林的美好未来因为一封检举信被断送了,高加林只得再次回到农村,而此时的巧珍已经嫁人了。
相比较起福贵所遭遇的苦难,高加林所遇到的挫折那还真算不了什么。但其实两部作品都讲的是关于人生选择或者说是命运的故事,如果福贵听家珍的话,不去赌博,也就不会有后面一连串的不幸,而如果高加林不移情别恋,也就不会失去善良美丽的巧珍。
所以,人生啊,就像《活着》里,富贵最后说的一段话: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但不管怎样,这两本中篇小说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人生》有很多困难,但我们不应该放弃生活,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全两册精装版原价74元,现价只有59.9元,如果你喜欢文学小说,诚挚推荐你看一下,戳下方链接【看一看】即可下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