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筑广厦万千(万千广厦托起安居梦)
鹿寨县中渡镇山尖村农村危房改造成果通讯员 秦钟明摄
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更是奋进的脚步。纵览近年来八桂大地城乡建设的历史性巨变,一幅记载着非凡“城迹”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城乡建设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时时展现蓬勃活力,处处透着“春”的气息,一座座环境优美、山水交融的现代化城市正悄然崛起。
“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第一追求,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办好民生实事,在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新征程中展现住建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努力建设大美城乡,促进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加快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住房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多措并举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启动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重大惠民工程,一项项住房保障举措在“一砖一瓦”中落地见效,走出了住房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公租房作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决城镇收入困难、住房困难“双困”群体住房问题。广西积极发展小户型、低租金公租房,强化广覆盖和分类保障相结合,精准保障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截至今年9月底,广西累计建成公租房47.59万套,帮助153万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2012—2022年,广西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01.56万套,满足居民“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住房需求,老城内集中成片、环境脏乱差的棚户区得到了有效整治和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此外,广西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2021年以来,计划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52万套,已开工建设5.98万套,尽最大努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家的向往、对亲情的守候。
城市更新擦亮“幸福底色”
这十年,随着城市更新加速推进,一批批民生工程先后落地,一个个改造项目相继建成,全自治区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不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曾经的规划蓝图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3.53%提高到2021年的55.08%,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西城市燃气普及率、城市道路路网密度、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稳定向好;广西成为全国第7个、西部地区第2个“镇镇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省区,运营水平稳定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南宁市那考河整治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一座城市的品质如何,不仅体现在拔节生长的高楼大厦和新城建设,还体现在沉淀记忆的成熟社区和老旧小区里。2019年以来,广西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累计开工4767个小区、涉及50.74万户居民。通过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增无障碍设施2389处、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5614个,以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37个,有效改善了城镇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广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12年34.15%提升至2021年的39.87%,建成区绿地率从29.29%提升至35.1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0.02平方米提升至13.57平方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方便了住户”“改造后背街小巷重获新生”“黑臭水体治理后环境更美了”“园区绿化提升了”……如今,广西城镇化建设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治理愈发精细,市容环境更加优美,走出了一条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彰显广西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城市发展之路。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垃圾遍地、尘土飞扬、村容村貌差……曾几何时,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脏乱差”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最突出的问题。
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助力全面提升乡村“形实魂”。实施13万个村庄基本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全区“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280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量居全国第10位。
如今,一幢幢农房错落有致,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干净整洁的道路连接着家家户户,一幅美丽宜居、生机盎然的新画卷正在八桂大地徐徐展开。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内容。作为曾经的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广西把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历史使命。2012—2021年,广西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9万户,156.3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为广西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并连续5年在国家扶贫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作出重要贡献。
“广西建造”装点大美城乡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户户企业安家落地,一项项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建筑业从现场搅拌砂浆的传统粗放的工程建造方式,发展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建筑工业化时代,“广西建造”不断改变着八桂大地的城乡面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建筑业加快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工程材料优化升级,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施工技术持续创新,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增强,为推进城乡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迅速抢建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等12个后备应急医院、3个边境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29个边境执勤点以及4个“三非”人员隔离点建设,展现了“广西建造”速度,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从“多跑腿”到“少跑腿”、从“现场办”到“网上办”、从“一网通办”到“跨省通办”……近年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持续深化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措施务实、亮点纷呈,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这十年,“互联网 政务服务”范围逐步扩大。207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腿”办理,93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现场即办;取消审批事项25项,精简、取消申报材料472项,29项高频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告知承诺制审批,18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区通办,2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9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证照电子化,3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智能审批,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不断提高。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报建审批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以内,样本城市南宁、北海两市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改革成效逐步显现。2021年广西总体改革评估结果排名全国前列、位居西部地区第1位。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审批正确率排在全国第3位,10分钟信息共享率排在全国第3位,项目单位信息完整率并列全国第1位。
农民工欠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全国首创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桂建通”),建立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长效机制,广西实名制考核指标连年排名全国前列,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并向全国推广。
广西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审批时限和办理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模式在全国推广。
时光的年轮镌刻下奋斗的足迹,更见证着波澜壮阔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坚定不移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城乡更美丽,让人民群众更幸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