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

历史君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可边听边看

阎锡山,这个名字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他一生有过诸多称呼,“阎老西”、“山西王”以及“晋系军阀”等等,这些代号隐约昭示着此人种种不平凡的身世,今天历史君就和大家一起回首这位乱世枭雄的生平。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1)

图为阎锡山抗战时期留影

阎锡山,小头圆脸,戴着一副托里克眼镜,留着挺浓的八字胡,猛然望去俨然不是个军人模样,却是个商人脸庞。传一相士曾见阎锡山后,谓其有帝王之相:除袁世凯外,国内无一胜者。而李宗仁第一次见阎锡山的印象是:中等身材,皮肤黢黑,态度深沉却不冷漠,说一口正宗的山西本土音(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人),寡言不常笑,四十有余,却已显老态,一望便知是个工于心计的人物。阎锡山为人呢,喜怒不形于色,粗中有细,精明且会算计,与西北军阀冯玉祥的豪放风格呈鲜明对比。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2)

图为阎锡山晚年留影

阎锡山,并非草莽从军,他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曾担任晚清陆军军官。辛亥革命期间,被推举为山西都督,不久后被政府授为“同武将军”,兼任山西省长,管理山西的军政事务。阎锡山幼年成长于殷实家庭,六岁丧母,小时候聪明且顽皮。九岁时进入私塾读书,十岁时读《四书五经》和《朱子家训》就能过目不忘,可见才智非同一般。某日,他上课前在先生座位上插根针,先生大怒,用板子猛打其手掌,阎掌心红肿也不屈服。又某日,有个同学名叫曲满堂与阎锡山玩耍,骂阎一句“有娘生,无娘教”。阎不吭声扭身回家。没过一会飞奔而来,举一小刀,直刺曲满堂。曲满堂没防备,倒地后鲜血直流。同学见状吓个半死,无不说:“万喜子(阎锡山小名)不是好惹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件趣事,某日阎锡山从山里抱了两只小狼崽,捆在自家村口的大树上,第二天母狼寻仔,绕着村子嚎叫,村里人吓得白天都不敢出门,后来在众怒之下,阎锡山将狼崽抱回了山中。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3)

图为当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阎锡山

阎锡山16岁随父亲阎书堂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昌”钱铺学商,照料铺面,印钱帖子,登记账簿,计算利息,外出讨账,初学“驴打滚”“利滚利”和“死契活口粘条子”等经营之道。后来其父破产,阎锡山就随父亲躲债流落太原(山西省会),卖过烧饼,当过马夫,站过柜台。所以说,阎锡山年少时随着家道中落也吃过很多苦头。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4)

图为阎锡山书法作品:能自谋者始能为人谋,能自计者始能为人计

1902年,阎锡山参加了山西武备学堂的招生考试,并被录取。此后,万喜子改名“锡山”",随着其官位的不断晋升,阎锡山大名渐渐为世人所知。1904年,经过考核,阎锡山获北京清廷官费赴日留学资格。阎回忆:“出国之前山西巡抚张曾歇对留日学生谆谆告诫:到日本后千万不可接近革命党人,以免误入歧途。提到孙中山先生,尤其极尽诋毁之能事。但当我登上日本的船只,就不禁有无限的感慨,人家船上的员工做甚务甚,谦虚和蔼,人少事理,与我们中国人的做甚不务甚,骄横傲慢,人多事废,显然是一个进步与落后的对照。比至日本之初,虽对日本何以国小而强,中国何以国大而弱,不断在脑中萦回,然因临行时清官吏之言犹在耳,仍比较抗拒与革命党人往来。”然而,阎锡山于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与李烈钧、程潜等28人成立铁血丈夫团。1907年,阎锡山奉孙中山之令,与朋友赵戴文携炸弹回山西组织革命。到上海过海关时,检查甚严,阎锡山暗取炸弹集于己身,对赵戴文说:“若被检查出来,我一人担之,你不可承认是与我同行之友。"接着又说道:“检查时,我站前列,你站后列。”赵不解,问:“为何?”阎答:“站后列有畏惧检查之嫌,易引起注视,所以我站前列为宜。"果然海关检查后列更严格,阎锡山凭借胆大心细顺利携炸弹过关。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5)

冯玉祥(左)蒋介石(中)阎锡山(右)

另外,阎锡山虽然面相生的老旧,但思想可不老旧,自1912年担任山西都督以后,开始通令全省男人剪辫子,所有女人不再缠足,同时兴办学校,当时由于一系列比较前卫的政策,引来民间百姓议论纷纷,坊间流传一段顺口溜:阎锡山,瞎胡闹,剪了辫子留了学,拆了神堂立学堂。虽然当时的政策引来百姓的不满,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当地的新文化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6)

图为晋系军阀阎锡山相片

1918年1月5日,晋北地区突发严重肺病疫情。阎锡山闻报立刻通电各县,遮阻交通,严格检查,并要求官民清洁隔离、埋尸封室。然后,内务部派出美国医学博士杨怀德赴山西,阎锡山立刻授其医务全权,并聘请当时在山西的各国医生、牧师和教士,参与救治。阎当机立断的决策,两天之后就控制了疫情的发展,体现了阎锡山很强的政治管理能力,让历史君不由得联想到当下的疫情,天灾亦是天灾,但是最可怕的莫不是处理不当、不及时所带来的人祸。阎锡山的管理能力可谓是当时众多军阀中出类拔萃的一个,阎锡山在山西创建了包括采煤、采矿、炼焦、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建材、毛纺、皮革、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厂矿的实业公司,整顿了山西省银行,新设了铁路、垦业、盐业等银号,发行钞票,总资产达到2亿银元。据称,阎锡山治军山西,兼管民政、修武备、讲吏事、兴教育、拓实业、革陋俗,三晋治绩冠绝海内。使社会安定,生产力快速发展,获国民政府授予的“模范省”称号。河南、山东、河北等邻省的灾民大量涌入山西,寻求安居乐业之所,所以那时的山西乃是全国富庶安全之地。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7)

阎锡山年轻时与孙中山先生的珍贵合影

1933至1937年,阎锡山下令建成了同蒲铁路。筑路经费既没有向外国借款,也没有国民政府支持,只是靠山西自己印发的纸钞, 故人称为“纸糊的铁路”。阎锡山造的铁路自成一体,全是窄轨。时任正太铁路局局长的朱霁青屡屡建议,让同蒲和正太两条路与全国铁路成为同样的轨道,以便衔接,阎锡山斥之为无知,置之不理。为何呢,这个山西的“土皇帝”并不想让山西过于对外开放,假如与外省车同轨,一旦出现军事上的变故,可能导致山西处于危险境地。阎锡山本意也是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个山西的“土皇帝”以此保境安民。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8)

图为即将参加会议的阎锡山

阎锡山统治时期,山西教育领先全国。1916年,山西每万人中有小学生290名,居各省之首。从1924年起,山西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在80%以上。阎锡山在家乡河边村创办的川至中学也设附属小学,共7排140间瓦房,礼堂、 会议室、生化研究室、标本陈列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头4年不收学费,每年还给学生发一身校服、一.双皮鞋(后改为帆布鞋)。这都是阎锡山自己掏的钱,所以阎锡山虽然爱财抠门,却愿意发展民生教育,这一点实在无可挑剔,以至于现在的山西人还享受着当年这个“土皇帝”留下的各方面红利。阎锡山被称为山西“土皇帝”,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行政办事封建色彩浓郁。每发言讲话,称为“训话”,其批阅信函,签“上阅”,亲复之信,批“上复”,其手批称“手谕”。阎锡山定期召开阎统区朝会,属下各县领导以无线电联络收听。凡阎出场与退场,同志会专职干部均带头高呼口号:“会长万岁!”“会长万岁!”或振臂大喊:“志会长之志,言会长之言,行会长之行!”可见阎锡山对个人崇拜之风也心存好感。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9)

图为阎锡山一家合影

民国时期有个传言,说阎锡山在理发的时候,都会命令卫士用枪对准理发师,以防理发师图谋不轨,这人在江湖行走,可能背后总有一些债,害怕被人报复也能理解。不过这件事被当时的小报记者报道出去,头版头条,让阎锡山大为冒火,但是阎锡山并没有对记者报复,而是回敬一篇文章反驳。也反映出阎锡山作为晋系大军阀,心胸还是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凡古之立大业者尖酸刻薄的小人基本是无缘的。

与其成大事的心胸相比,更为重要的是阎锡山的御人之术。阎锡山喜欢用两句话回答部属的意见:一句是“你说得好”,一句是“你说得对”。说好的不采纳,说对的采纳。时间长了下属才明白:“好并不等于对呀!”阎锡山的用人之道:“聪聪明明的坏人,与糊糊涂涂的好人,皆不可令其任要职。”1942年6月,阎锡山听闻军政官员有扰民害民的行为,受害人骂阎为“匪首”。不久,阎锡山令人刻制“匪首”印章,凡有阎签署之文件,均加盖“匪首”图章。军政要员们收到复函都惊慌不已,要求"彻底追查,严予惩办”。阎阅后暗喜,即口述“手谕”,发给下面的各部门。手谕大意是:“此事乃由于军队行政有扰民害民行为,致使人骂我为‘匪首’。欲除此污,责在大家。望我军政人员,不再侵民扰民,则此污可脱,此耻可雪,此章即可不用。”属下纷纷严明纪律,至1944年秋“匪首"印章便弃置不用了。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10)

图为阎锡山生活照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11)

图为阎锡山戎装照

生活中,阎锡山为人极为节俭,很会精打细算,虽说是个虎豹豺狼般的大军阀,却有着晋商一贯的精细作风。他三餐喜好粗茶淡饭,阎家宅院附近便有一家禽场,但养殖的鸡鸭仅是为了招待贵宾,阎锡山自己从不享用。生活衣物也是常常缝补,除了那一身走场的戎装,从照片中也能看出阎锡山的日常衣,着并不奢华。除此之外,阎锡山在行政上更是把商人做派发挥的淋漓尽致,哪里要修路建桥,阎锡山自己都会亲自估价,对成本复核算,完工后他的估价往往和专家们差不多,谁也不能从他口袋里多扒走一颗子,精明至极。还有,每年逢年过节,阎锡山总是习惯性的留遗嘱,在阎锡山的日记中曾出现这样一句话:“去年遗嘱成废纸,今年遗嘱将如何?”与某些人的“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相比 ,阎锡山不仅多了分对生死的豁达,也有对亲属部下更多的责任感。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12)

图为抗战时期阎锡山留影

当日军的铁蹄踏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以“剿共”为名率军进入山西,当时阎锡山对下属说道:“迎蒋是引狼入室,降日是卖国汉奸,反共没有好处,我乃是站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个都不行。”然而,老奸巨滑的阎锡山,选了一个较为折中的办法,不降日,不迎蒋,但是愿意完全服从中央的指挥,但中央必须下拨军费,枪炮。其实此时的阎锡山已经在山西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工体系,能够自给自足,但是多一分便是赚,阎锡山自然不会不收钱白干活,西安事变后,又缓和与共产党的关系,在第二战区与八路军配合抗击日寇,守住了身处沦陷区的三晋土地,就民族大义而言,阎锡山并无明显过失,尤其对于三晋的百姓更是如此。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录音(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13)

图为现存阎锡山故居

从军阀混战再到八年抗战,中国涌现出的众多军阀中,阎锡山无疑是最具特色的一个,你说他保守的只为守住山西的一亩三分地,有道理;你说他保境安民,在乱世中护得一方百姓亦有道理。他精明却不吝啬,他有褒也有贬。历史长河里闪耀的每个传奇人物,总是那般花非花,雾非雾,道不尽的闲谈故事里,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这可能都不重要了。历史君只想同大家一道,在读史中察人,在读史中思辨,在读史中明志,让前人的光辉给我们一丝启示,让前人走过的阴霾给我们以警醒,大道虽远,经久不靡,为何?——于书本任何之所学,必将化作个人之思想意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