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洪水(央媒看湖南湖南娄底)

央广网娄底8月31日消息 “多亏政府帮我们找到水源、加装水泵电排,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新南口村种粮大户胡志敏的近3000亩水稻有了稳定水源。

湖南抗洪水(央媒看湖南湖南娄底)(1)

(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娄底市地处娄邵衡干旱走廊,7月中旬以来出现罕见的连续性高温天气,导致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发展迅速,农业干旱和因旱饮水困难情况露头并呈发展态势。为做好防旱抗旱减灾工作,娄底市委书记邹文辉、市长曾超群多次来到抗旱一线调研,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持续奋战在抗旱工作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一道抗旱保苗、调运用水,千方百计抓好抗大旱、保成活、促生产工作,用实际行动切实打好抗旱攻坚战。

河渠疏浚 蓄水充足

“我这220亩水田,是利用车田江水库引来的渠水灌溉的,每天能持续灌溉8个小时。我心里的‘大石头’可算是落了地。”8月18日清晨,看着从水泵管道抽出的河水奔向稻田,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村民吴龙图喜笑颜开。

湖南抗洪水(央媒看湖南湖南娄底)(2)

“有效缓解旱情,得益于河渠疏浚、蓄水充足。”古塘乡党委委员谢礼介绍,7月以来,全乡共计增加抽水设备86台,不间断灌溉周边农田,平均每天抽水1.4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200多亩。

此轮旱情中,涟源市受灾面积有12万多亩,情况严峻。7月以来,涟源市主要库区电站关机停止发电,蓄水保灌溉,蓄水量达1.056亿立方米,并通过市乡村三级联动,组织3000余名党员干部坚守抗旱一线,水利、应急等部门组建21个抗旱救灾技术指导小组,深入乡镇村和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开展抗旱工作。

提前谋划 全民抗旱

受连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娄星区水田受旱面积4.66万亩,旱土受旱面积5.5万亩。连日来,娄星区提前谋划部署,组织和发动干部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全力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

湖南抗洪水(央媒看湖南湖南娄底)(3)

“我自己请了20个工人抽水灌溉,加上水利部门的帮助,受灾的200多亩水稻基本有救了。”新南口村种粮大户胡志敏一边查看水稻发育情况一边说道。

在蛇形山镇新南口村、扶洲村,部分水田由于严重缺水出现了干涸开裂的情况。为此,当地政府新建了6个电排站和1口150米深的抗旱深井,帮助农户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在旱情来临之前,娄星区提前启动了山塘、渠道清淤等工作,完成山塘清淤加固52口,增加水量5.8万方,渠道清淤47条、37.6千米,覆盖灌溉面积3760亩。8月初,娄星区派出9支水利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因地制宜、科学抗旱。

湖南抗洪水(央媒看湖南湖南娄底)(4)

娄星区水利局抗旱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旱情最前线(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在扎实推进“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工作中,娄底市抗旱保粮、保民生效果明显。其中,全市水利工程共蓄水至6.74亿立方米,各类水库累计向在田作物提供抗旱用水2.61亿立方米;累计出动送水车辆191台,应急送水6630立方米,有效解决了460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累计打井96口、新增供水13.64万立方米,有效解决5.56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累计出动抽水设备14055台次,引提水累计供水472万立方米,保障灌溉面积7.67万亩。此外,娄底市财政专门安排500万抗旱专项经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县级已累计投入抗旱经费5611万元。

“全市水利部门要坚持一天一会商,一天一调度,分阶段精准抗旱、精细抗旱。”娄底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松涛表示,要对全市5个县市区和经开区就73处千吨万人水厂和44处大中型灌区的供水保障能力进行再摸底,对做好用水保障工作进行点对点现场指导。(央广网南方应急融媒报道中心 黄雄 通讯员 杨国栋 苏霞 李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