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测谎仪(学会这几招你也是)

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 | 武夷山

8月,美国Rodale Books图书公司出版了心理治疗医师David J.Lieberman(戴维·J.利伯曼)博士的著作Look Inside Mindreader:The New Science of Deciphering What People Really Think, What They Really Want, and Who They Really Are(本文作者译为“读心者:破解人们到底想什么、要什么及他们到底是谁之新科学”)。

作者利伯曼是高水平的测谎专家,曾给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等多家安全机构做过培训。他已出版11部著作,其中Get Anyone to Do Anything(《让任何人做任何事》)和Never Be Lied to Again(《再也不被谎言所骗》)两本书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在这部最新著作中,他将“读人”“读心”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我们在生活中非常需要读心——读别人的心。例如,老板发的那封邮件到底是什么意思?帮你修东西的人是不是在歪曲事实?反正无论是闲谈聊天还是事关紧要的谈判,理解一种情境的潜台词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代的新情况是,很多交流是通过电子邮件、短消息、视频聊天等方式在线上进行的,这样就难以捕捉到对方的表情和其他线索。另外,现在很多人都懂肢体语言是怎么回事,会有意识地掩饰自己,使识别他人的真实思想和意图变得更加困难。

在本书中,作者讲授了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别人的思想、动机和情感的方法。他借助自己的心理学背景,告诉读者如何解码一个人的价值观、心理健康状况、诚实性和隐秘情感。

作者讲述的实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以下列举几个例子。

如何发现消极语言、个人化或非个人化的描述、描述的详细程度之背后的意思。

作者说,考察人们对挑战的反应,能部分揭示其人生观。例如,动不动就说“一切都毁了”的人往往心理健康不佳,因为他们看问题比较绝对,遇到了挫折就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了。

如何判断某人对一件事的叙述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胡编的。比如,真丢了小汽车的人在报案时,往往说“我的车”“我们的车”,而没丢车却报假案的人则往往说“the car”“that car”(那辆汽车) 。

还有如何判断你新雇用的员工、交友软件推荐的约会对象,或者刚请的临时看孩子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人还是隐瞒了要紧事情的人。

利伯曼声称,一个人议论别人时的先后顺序可以揭示议论者的真实感受。例如,利伯曼有个朋友有一回展示了其爱犬的多张照片,然后才显示了自己孩子的两张照片。这说明,这位朋友与孩子的关系比较复杂微妙,他不想多谈此话题。

利伯曼详细讨论了如何识别谎言。他发现,想藏事儿的人会不自觉地将身体朝向出口,他们针对别人的批评指责会进行无休无止的辩解。

作者对自己的种种经验之谈尽量提供一点学理依据,比如心理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

心理语言学告诉我们,人的口语和书面语都埋藏着一些线索。比如,代词的使用有时揭示了说话者是否想抽身离开某一情境。一位真心表扬对方的人往往会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报告”“我很喜欢你在会上表达的观点”。而敷衍性夸奖的人则是另一种表达:“漂亮的报告”“看来你做了不少研究”(此时,说话人完全抽身在外了)。

看起来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在讨论识别谎言,其实作者在探讨人性。比如他区别“自尊”和“自我中心”的论述就相当精彩。

作者说,自尊的人是悦纳自己的,他们不需要强求别人的尊重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自我中心的人认为世人是充满敌意的,需要严加防备,至少他们会竭力找出需要防备别人的理由。自我中心者是色厉内荏的。作者指出,“缺乏安全感的人才会告诉我们,他们是多么自信——因为他们若不说,我们真看不出来他们是自信的”。

从总体上说,作者在为自己的论述提供研究支撑方面做得不够。好在一般读者对此并不介意,他们仍会觉得利伯曼直截了当的解释言之有理,逻辑通顺。

《中国科学报》 (2022-09-23 第3版 读书 原标题为《测谎专家怎样“读别人的心”》)

编辑 | 赵路

排版 | 志海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测谎仪(学会这几招你也是)(1)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